周祝君 陳育群 胡靈莉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婦產科 湖南 永州 425000)
胎兒宮內缺氧是導致圍產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在我國因胎兒宮內缺氧、高危妊娠、臍帶繞頸、前置胎盤、產程延長等引起的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約為13.6%[1]。目前臨床主要是使用生物物理評分、監護胎心及彩色多普勒超聲等無創傷檢測方法判斷胎兒是否發生宮內缺氧的情況,其中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臨床應用最為廣泛,其優點為可直視觀察胎兒情況,能在早期發現胎兒宮內缺氧情況。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預測及診斷胎兒宮內缺氧的準確率較高,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在我院產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婦124 例,高危妊娠孕婦35 例,兩組孕婦平常月經規律、末次月經明確、檢查記錄均完整。正常組孕婦無任何妊娠合并癥,孕婦平均年齡(29.31 ±2.11)歲,平均孕周為(35.94 ±2.17)周,高危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孕婦平均年齡(28.81 ±2.24)歲,平均孕周為(35.88 ±2.23)周,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所有胎兒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檢查時孕婦采取平臥位,平靜呼吸,調整探頭頻率為3.5MHz,取樣容積2mm 后對胎兒做常規檢測,在檢查羊水及胎盤,最后觀察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方法:選定標準雙頂徑測量平面之后將探頭向顱底移動,找到成對的蝶骨大翼后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觀察顱內動脈血流信號,并獲取5 個以上清晰的血流頻譜圖。
測量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收縮期值峰流速(Vs)、舒張期末峰流速(Vd)、平均流速(Vm)、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收縮期值峰流速/舒張期末峰流速(SD)。
使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結果采取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結果采取X2檢驗,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正常妊娠組124 例孕婦中圍產兒實際發生缺氧者14 例,通過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檢測預測宮內缺氧胎兒12 例,其預測準確率為85.71%,高危妊娠組35 例孕婦中圍產兒實際發生缺氧者31 例,通過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檢測預測宮內缺氧胎兒26 例,其預測準確率為83.87%。
高危組胎兒腦顱血液動力學指標顯著低于正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對比
宮內缺氧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及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的窒息兒也會因缺氧導致其神經系統損害、殘疾及智力發育不良等不可逆轉的后遺癥,因此如何檢測并避免新生兒宮內缺氧時醫學界研究的課題。以往預測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缺氧是通過檢測胎兒的臍動脈血流參數變化情況來確定的,但是臍動脈是胎兒與胎盤循環的橋梁血管,其血流參數與胎兒自身、母體均有密切的關系,不能真實的反應胎兒宮內情況,因此預測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缺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胎兒大腦中動脈是大腦半球血供最為豐富的血管,可直接反映胎兒顱腦血液循環的動態變化,胎兒顱腦血流動力學指標S/D、PI、RI 值是測定胎兒顱腦血管循環阻力指標,其變化可反映血液循環阻力及血管徑的變化,并能間接反映血流量的變化情況[3 ~4]。本研究中通過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檢測預測宮內缺氧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正常妊娠組中檢測準確率為85.71%,高危妊娠組中檢測準確率為83.87%;高危組胎兒腦顱血液動力學指標顯著低于正常組(p <0.05),說明胎兒發生宮內缺氧時血液動力學指標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胎兒發生宮內缺氧時血液動力學指標顯著降低,產前檢測胎兒顱腦血液動力學指標對胎兒宮內缺氧的預測及診斷具有臨床實用價值,可有效預防胎兒宮內窘迫。
[1] 張瑞,蔣麗君,李秀蘭,等.圍術期胎兒宮內缺氧對產婦氧化應激損傷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9(6):894-895.
[2] 李天剛,楊磊,王藝璇,等.胎兒臍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血流參數及其比值在診斷胎兒宮內缺氧中的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5):311 -314.
[3] 解婷婷,范雪梅.臍繞頸胎兒臍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分析[J].現代醫學,2011,39(2):165 -168.
[4] 熊文.CDFI 檢測血流預測胎兒宮內缺氧的價值[J].中外醫療,2014,11(5):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