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祥
(甘肅省蘭州市中醫醫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在妊娠期女性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便是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有報道稱產婦的發病率約為0.2%左右。處于妊娠期的女性由于解剖結構以及生理結構發生改變,使得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癥狀不典型,若是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有可能導致胎兒發生死亡。本次研究將分析妊娠期急性闌尾炎采用兩種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將2013 年11 月-2014 年11 月期間收治于我院的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患者84 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42 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其中對照組年齡19 -27 歲,平均年齡(23.3 ±2.2)歲;觀察組年齡21 -30 歲,平均年齡(25.3 ±2.1)歲。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惡心、腹瀉、下腹疼痛等。排除患有嚴重心腦腎肝功能疾病患者以及手術禁忌癥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和年齡等均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行開腹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在麥氏點進行手術切口。將病變闌尾全部切除后,對術腔進行全面沖洗,術后縫合止血。觀察組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給予所有患者氣管插管,使患者處于仰臥位,掌握孕婦宮高位置,在劍突以及宮底切開患者皮膚,采用氣腹針向頭側方向進行刺入。為患者建立人工氣腹,保證CO2 氣腹壓趨于10mmHg 左右,將氣腹針傾斜穿刺約10mm,取患者頭低位,采用無損傷鉗對患者腹腔進行檢查。對闌尾進行全面探查后,將膿液吸干,采用鹽水對腹腔進行沖洗,放盡腹腔中殘氣并關閉穿刺孔。
在經過不同的治療方式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切口長度、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
本次數據采用SPSS20.0 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X2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不同的治療方式后,觀察組患者無論是手術切口、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都優于對照組(P <0.05),具備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在妊娠期女性中,急性闌尾炎屬于一種最為常見的急腹癥[1]。由于妊娠期婦女解剖結構以及生理結構的改變,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癥狀以及體征表現都不典型,在診斷時極有可能發生誤診或是漏診情況,若是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便可能形成流產或早產等。同時當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后需要盡早及時的采用手術進行治療,防止腹腔炎癥對胎兒產生的不良影響[2]。
針對于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治療,認為孕中期應當采用保守治療,但是由于病理特點容易發生感染以及穿孔等,若是單純采用保守治療可能反復發作,所以認為應當及時盡早的采取手術治療,而保守治療只能夠針對于急性闌尾炎癥狀較輕且診斷不明確的患者。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較,腹腔鏡手術能偶有效降低患者發生感染以及腹腔粘連的幾率,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同時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了腹腔炎癥對胎兒的影響,降低了孕婦的應激反應,同時由于是在腹腔鏡直視下手術,增加了手術視野,避免了對患者造成的進一步傷害,腹腔鏡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進而縮短了手術時間[3]。但是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應當防止對子宮造成刺激,避免引發孕產婦早產情況[4]。
在經過本次研究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無論是手術切口、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都優于對照組(P <0.05),具備顯著差異。進一步說明針對于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患者而言,選擇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會明顯優于開腹手術,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感染率,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1] 陳偉民,楊綠舜,鄭定容.兩種治療方法在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治療中的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2):146 -148
[2] 李貴.應用兩種療法治療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1(10):123 -125
[3] 任遠平.淺談用保守療法與手術療法治療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4,11(2):110 -115
[4] 任遠平.淺談用保守療法與手術療法治療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下半月),2014,10(2):135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