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湖南省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 湖南 懷化 418000)
在治療上消化道疾病中胃鏡檢查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無痛胃鏡檢查已經廣泛受到人們的關注,同時也越來越受歡迎,但在對患者行無痛胃鏡時最關鍵的一步則是對患者進行麻醉,麻醉效果的好壞將對患者的檢查造成直接影響。丙泊酚是目前臨床中常用的麻醉藥物,但無止痛作用,患者極有可能出現嗆咳以及體動反應,芬太尼則是臨床中常用的一種麻醉性鎮痛藥,具有起效快同時鎮痛效果明顯,心血管狀態較為穩定。本次研究將分析無痛胃鏡中丙泊酚復合芬太尼的臨床麻醉應用,現將報道如下:
將2013 年11 月-2014 年11 月期間收治于我院的接受胃鏡檢查患者112 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均分成觀察組56 例以及對照組56 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單純給予丙泊酚麻醉;觀察組患者給予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麻醉。其中對照組男29 例,女27 例,年齡26 -72 歲,平均年齡(59.3 ±10.2)歲;觀察組男32 例,女24 例,年齡28 -76 歲,平均年齡(61.3 ±11.2)歲。研究中所有患者排除患有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患者、患有藥物過敏史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和年齡等均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在胃鏡檢查前均全部禁食禁水,術前給予鹽酸戊乙奎醚0.01mg/kg 靜脈注射,幫助減少腺體分泌。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同時給予患者鼻導管吸氧一直維持至胃鏡檢查結束。采用2%利多卡因噴霧咽喉表面麻醉。對照組患者單純給予丙泊酚靜脈注射2mg/kg,保持速度在4ml/10s,患者咽喉部位完全松弛后,放入胃鏡檢查。觀察組患者給予丙泊酚復合蘇太尼麻醉:靜脈注射芬太尼0.18μg/kg,再靜脈推注1.5mg/kg丙泊酚。
本次研究將麻醉效果分為:顯效:檢查期間患者安靜,無任何反應。有效:檢查過程中患者出現輕微的扭動。無效:嚴重影響檢查操作,患者反應較大。同時觀察兩組患者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以及SpO2(血氧飽和度)變化。
以P <0.05 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2 檢驗,將數據錄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20.0 內進行分析處理。
在經過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觀察組患者HR、SpO2 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后MAP、HR 以及SpO2 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過麻醉后,發生1 例躁動、1 例咳嗽、1 例惡心嘔吐并發癥發生率為5.6%(3/56)。對照組患者發生1 例躁動、2 例咳嗽、1 例惡心嘔吐,并發癥發生率為7.1%(4/56)。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
無痛胃鏡操作需要操作熟練的內鏡醫師與經驗豐富的麻醉人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李紅靈在研究中認為麻醉醫師以及胃鏡醫師在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時需要相互配合和信賴,而胃鏡醫師則需要在麻醉醫師的提示下進行精確操作。患者在檢查時若是生命體征發生明顯變化,胃鏡醫師則應當聽取麻醉醫師的安排,對患者停止胃鏡檢查操作。胃鏡患者適應癥主要包括: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不能確定病變者、有上消化道癥狀,包括上腹不適、脹、痛、胃灼熱及反酸者以及高危人群等。但對于心肌梗死活動期、重度心力衰竭、哮喘以及呼吸衰竭、十二指腸急性穿孔等患者則不宜使用胃鏡檢查。
在對患者進行消化道系統疾病診斷中,胃鏡檢查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針對于消化系統腫瘤中更是顯得尤為重要[1]。但有相關文獻曾指出,針對于我國來講胃鏡檢查診斷率相對較低,其根本原因還是由于患者在進行檢查時容易發生腹脹、嘔吐、惡心以及各種應激反應,嚴重降低了患者的依從性[2]。若是對患者采用普通胃鏡檢查容易對患者造成一系列傷害,同時患者耐受性相對較差,從而導致診斷不徹底或不成功,有學者在研究中表示,對患者進行非生理狀態的胃鏡檢查容易對患者產生損傷。而采用無痛胃鏡則能夠進一步降低和消除患者恐懼、緊張、浮躁以及不安等諸多應激因素,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特別是針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無痛胃鏡檢查是首選檢查方式。無痛胃鏡檢查是通過注射麻醉藥物的方式,提升患者的耐受力,幫助患者減輕緊張情緒,盡可能提升患者檢查時的舒適度。在檢查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相關的生命體征監測能夠進一步保證患者安全。在對患者實施無痛胃鏡檢查時,需對患者的通氣功能進行時刻監測,尤其是針對于高危患者而言通氣功能的監測顯得極其重要。在操作時,患者若是SpO2、HR 以及BP 等指標發生變化時,不能立即采用藥物干預,可暫停胃鏡檢查,降低麻醉速度,患者若是仍舊無效時才使用相關的麻醉藥物,本次研究中共有2 例患者BP 下降超過20%,但在7s 后均自行恢復。檢查過程中患者若是DBP <40mmHg、SBP<80mmHg 以及SPo2 <85%時需要及時停止操作,避免患者產生誤吸或過敏情況。
在對患者進行麻醉藥注射時應該注意,控制好給藥速度和藥量,防止BP、HR 以及SpO2 等下降速度過快,但注射太慢則又無法達到理想的麻醉效果。若發生惡心、嘔吐或躁動時需要及時增加藥物劑量。
丙泊酚屬于一種短效麻醉藥,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同時患者蘇醒迅速麻醉較快,在臨床中早已被廣泛用于侵入性檢查。丙泊酚麻醉效果與患者的年齡、性別、飲酒史和毒癮史等諸多因素相關,所以在對老年患者使用時需要注意到個體差異,合理用藥。同時丙泊酚能夠對患者的呼吸和循環功能造成抑制,使患者心率減慢,血壓下降。丙泊酚的不足之處在于鎮痛效果較差,若是對患者單獨使用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麻醉效果。而芬太尼則屬于阿片類鎮痛藥,具有較強的鎮痛效果,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同時不會對患者的血壓產生影響[3]。因此與丙泊酚聯合使用能夠起到較好的鎮痛、鎮靜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減少丙泊酚的用量,這也提升了患者的用藥安全性[4]。
在此次研究中我們發現,觀察組MAP 為(86.3 ±9.5)mmHg、HR 為(73.3 ±6.5)次/min、SpO2 為(91.3 ±0.6)%;對照組MAP 為(90.3 ±9.9)mmHg、HR 為(80.3 ±9.3)次/min、SpO2 為(98.3 ±0.7)%,觀察組患者HR、SpO2 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0.05)。進一步說明在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時,選擇采用丙泊酚復合蘇太尼麻醉效果優于單純采用丙泊酚麻醉效果,同時安全性更高,降低了患者檢查時的痛苦,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1] 吳靜,田萍.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臨床護理,2010,11(11):27 -29.
[2] 向明志.丙泊酚復合芬太尼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3,08(7):43.
[3] 郭艷輝,趙崇法,高潔,石曉偉,馮麗華.小劑量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3(2):55 -56.
[4] 張曉紅,張旭,肖暉.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1,10(24):4963 -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