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紅 吳紅梅
(如皋市檔案局,江蘇如皋,226500)
近年來,如皋市檔案館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堅持教育與實踐并重,建設與發展同行,依托扎實的教育基礎、豐富的教育資源、完備的教育場所、先進的教育設施、強大的教育宣傳,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檔案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014年3月新館開放以來,每年開展各類檔案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均不少于25個工作日,每年接待中小學生均超2000人次。
如皋市檔案館于2013年被評為如皋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4年通過國家二級館測評驗收,為開展中小學生檔案教育實踐活動奠定了良好的軟硬件基礎。為充分挖掘如皋優秀文化資源,探索建立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中小學社會實踐的機制,與市教育局多次聯合發文,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檔案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將市檔案館作為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為基地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如皋市檔案館現有檔案35萬多卷(冊、件)、圖書資料8000余冊,包括舊政權檔案、革命歷史檔案、建國后檔案、名人檔案、婚姻檔案、譜志類檔案及聲像、實物檔案等。館藏國家重點檔案數量較多,其中獲評省級珍貴檔案文獻1項,南通市級珍貴檔案文獻13項。日趨完善的館藏結構和不斷豐富的館藏資源,為開展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
如皋市檔案館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館庫面積1.2萬平方米。設有檔案資料和政府公開信息查閱服務中心、檔案目錄管理中心、“如皋印記”固定陳列展廳、專題展廳、愛國主義影片放映廳(多媒體報告廳)、數字化工作室等業務用房,配備了密集架、消毒柜、電子防潮柜、防磁柜、保險柜等。館內安裝有自動監控、恒溫恒濕、自動報警、氣體滅火、門禁系統等。
如皋市檔案館一樓大廳設有多媒體發布平臺、LED大屏等設備,多層面、多方位展現檔案資源和檔案工作。建有以館藏資源管理系統為核心的局域網,有可供社會大眾自助查閱的電子閱覽室系統及互聯網自助查閱平臺。二樓愛國主義影片放映廳配備有先進的多媒體播放設備,供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放映或進行專題學術報告、講座、培訓等。智能化的管理設施、現代化的運行機制、多樣化的服務功能,為建設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提供了理想場所。
1.挖掘館藏資源,編纂檔案文化精品。先后編寫出版了《如皋年鑒》《長壽文化研究薈萃》《如皋花木盆景》《經典如皋》《長壽如皋》《巨變如皋》《見證如皋》《紅色如皋》等系列書籍,連續8年編寫《大事如皋》,發揮存史、資政作用,得到領導肯定,在全省知名。
2.借助社會力量,開發檔案文化產品。2013年5月起,與《新民晚報——新如皋》聯合舉辦“檔案時空”文化專欄,已推出40多期,社會反響較好,市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2015年,與《如皋市報》聯合推出“史海一粟”專欄,為檔案宣傳增添了新亮點。
3.聯合新聞媒體,強化檔案文化宣傳。利用檔案館搬遷、新館開館、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名人檔案征集等時機,與電視臺制作專題節目7期;配合“國際檔案日”,邀請“如皋發布”首次走進機關——走進檔案館,組織了系列線下活動,微博達人發、轉、評微博4000余條(次),大大地傳遞了如皋檔案服務民生的正能量;借新館啟用和二級館測評驗收、“國際檔案日”等契機,在《如皋日報》刊登專版4期;近三年在《北京青年報》《中國檔案報》《檔案與建設》等報刊共發表文章80余篇、信息480余條。
4.舉辦各種展覽,擴大宣傳教育范圍。2012年,舉辦了“中國共產黨在如皋”大型圖片巡回展,市委書記姜永華親自為展覽揭幕,歷時4個月“走進鄉鎮、走進校園”,先后在全市20個鄉鎮、15所學校展出,累計參觀人數達6.5萬人次;2014年為配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舉辦了“明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電影圖片展”;2015年6月推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電影海報展”;2015 年7 月,推出“家庭檔案圖片展”,赴社區巡展;2015 年9 月,推出“如皋檔案精品展”。多種題材的專題展覽,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寬了學生視野,教育效果明顯。
新館建成后,在市檔案館一樓北側設有“如皋印記”歷史文化固定陳列展廳。展廳有四個部分,用浮雕、電視拼接屏、led顯示屏、平面圖文和獎牌實物等形式,縱貫古今,橫跨各行,簡明扼要地展示了古城如皋的人文之美、紅色歲月、建業足跡以及獲得的各項國家級榮譽、當代名人等。
在“如皋檔案信息網”網站上建立網上檔案教育基地,開辟了“網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十四軍在如皋”“如皋抗戰風云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中國共產黨在如皋”“如皋印記”“如皋大事記”“館藏珍品”“編研成果”“名人名家”等欄目。
與市教育局、團市委、婦聯等單位和有關學校聯合開展優秀傳統教育、歷史文化知識學習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使市檔案館成為大中小學生的第二課堂。與相關學校簽訂共建協議,活動范圍適當向特殊教育學校、如皋高等師范、南通大學如皋籍大學生等擴展,為大中小學生提供愛國主義教育教材,協助學校開展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利用館藏檔案、文獻資料,采取舉辦展覽、開辦講座、組織參觀、培訓演示、實踐體驗、走進課堂等形式,開展“透過檔案看歷史”觀展活動、“檔案與你相伴”體驗日活動、“檔案里的故事”宣講活動、“檔案伴我成長”夏令營等一系列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參與的檔案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