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無錫市史志辦公室、市中共黨史學會、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舉行《新四軍在無錫》、《新四軍無錫籍人物選編》首發式。至此,歷時近六年的無錫籍新四軍人物建檔工作全部完成。
為客觀記述新四軍指戰員在無錫地區抗擊日偽的英勇事跡,從2009年冬啟動《新四軍無錫籍人物選編》征編工作,通過發函聯系無錫籍新四軍老戰士、組織人員查閱文獻資料,于2011年完成首批234位無錫籍新四軍老戰士的人物建檔工作。之后又陸續發現100多位無錫籍新四軍老戰士的人物資料。今年正值抗戰勝利70周年,《新四軍無錫籍人物選編》得以修訂出版,分為上下兩冊,約50萬字,共收錄400位無錫籍新四軍指戰員以及部分參加過新四軍的革命烈士。 (無錫市檔案局)
9月28日,“陽光伙伴關愛成長”青少年公益項目啟動儀式暨西倉橋小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及小小護檔志愿者授旗儀式在常州市檔案博覽中心隆重舉行。市婚姻協會會長金鈺如主持儀式。市教育局副局長沈梅、市檔案局副局長張敏、團市委副書記李磊、運河五號創意街區總經理唐琦、西倉橋小學校長邱玲、市檔案博覽中心主任章慧初參加了儀式。
章慧初對西倉橋小學的小志愿者們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常州市檔案博覽中心與西倉橋小學共建社會實踐基地的公益項目,對于全國中小學檔案教育基地的探索與常州市的檔案志愿者隊伍的培養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邱玲帶領200名學生代表參加儀式,并表示本次與檔案博覽中心共建社會實踐基地的活動對于學校的課程建設與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是寶貴的資源與機會。李磊為西倉橋小學志愿者隊伍授旗。沈梅與張敏共同為“校社共建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西倉橋小學學生代表作了《爭做小小護檔志愿者》的發言。儀式后,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運河五號創意街區以及常州市檔案博覽中心。 (張 慧)
9月18日,中國絲綢檔案館建設專家研討會在蘇州召開。中國絲綢協會名譽會長弋輝等來自中國絲綢協會、商務部以及全國各地的絲綢專家齊聚一堂,為中國絲綢檔案館的建設出謀劃策。
蘇州市委常委、秘書長王少東在致辭中表示,在蘇州建設中國絲綢檔案館,對于蘇州和中國絲綢是雙贏之舉,對振興絲綢產業和再創絲綢文明都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他希望,經過大家共同努力,蘇州將打造一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中國絲綢檔案館。
中國絲綢檔案館項目被列為蘇州市政府2015年度民生建設重點項目,總投資1.8億元,已完成館址選址,進入建館總體規劃設計和土地儲備,各項資源籌備工作正在跟進。目前已建立了2個絲綢研究中心和8家絲綢樣本檔案傳承與恢復基地,為絲綢企業服務,發揮檔案部門在傳統絲綢產品保護和恢復過程中的獨特作用;面向國內各重點絲綢產地征集到各類絲綢檔案8000余件,館藏資源得到不斷充實和豐富;舉辦絲綢類展覽20次。研討會上,蘇州市檔案局長肖芃介紹了中國絲綢檔案館定位與功能研究后,該館設計單位負責人就項目設計概念與方案同與會專家進行了交流。 (陳秀雅)
9月18日,南通市檔案局組織全市多家具有一定規模的檔案中介機構召開改制企業檔案進館規范座談會。近年來,隨著全市改制企事業單位檔案處置力度的不斷加大,改制企業檔案進館量逐年攀升。但由于承接檔案整理業務的檔案中介機構水平良莠不齊,少數從業人員責任心不強,再加上檔案形成主體監管缺位或不到位,造成部分進館檔案整理質量較差,直接導致其與檔案規范保管和有效利用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座談會上,市檔案局重申了國家有關檔案規范整理標準,明確了進館的程序步驟,并對前期發現的問題予以規范。同時,還提出了全宗號申請辦法、三期整理(初期、中期、終期)檢查制度和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等,為下一步改制企業檔案進館奠定了基礎。 (陳軍燕)
9月17日,“檔案記憶”專版工作座談會在淮安市檔案局舉行。市檔案局局長金德海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檔案局副局長王保山主持會議,淮海晚報社副總編周熔熔、主任記者劉權以及市直相關部門專家參加座談。市檔案局與淮海晚報社合作推出“檔案記憶”專版始于2014年12月,每兩周刊出一期,旨在從檔案的視角挖掘淮安社會變遷中的歷史故事,宣傳檔案文化,發揮檔案資政、存史、維權、育人、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座談會圍繞淮安市歷次“五年規劃”編制工作,討論報道線索和素材,為“檔案記憶”系列組稿工作做好準備,力爭為全市“十三五”規劃的編制提供有價值的檔案史料。金德海指出,一要立足檔案找線索,盡可能地掌握第一手情況,努力還原歷史真實。二要選好角度出精品,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二維視角,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三要改進提高樹品牌,突出系列性,講求表達藝術,讓“檔案記憶”品牌在廣大讀者的腦海中“落地生根”,成為記憶中的精美篇章。 (淮安市檔案局)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鹽城市檔案館精心籌劃,梳理整合館藏資料,編撰了《鐵血鑄魂——鹽阜區人民抗日斗爭資料匯編》一書。該匯編記述時間為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11月鹽城解放。全書共計25萬字,記述了鹽阜區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新四軍八路軍會師鹽城、粉碎日偽“掃蕩”等鹽阜區的戰斗歷程。 (滕建平 王 靜)
9月3日,鎮江市檔案局(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檔案史料展”在大市口廣場展出,吸引了很多市民觀展。史料展以館藏檔案資料為主,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發動侵華戰爭蓄謀已久,記錄了日軍占領鎮江后燒殺搶掠的暴行,反映了江南新四軍的抗日活動以及中國共產黨推動的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局面,展示了鎮江各界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的情形。本次展覽的部分檔案圖片是首次向社會公開,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在史料展現場,市檔案局人員向市民免費發放檔案局近年來的編研成果560冊。史料展還在行政中心市民大廳、社區、學校等地展出,均收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市民還可以登錄鎮江市檔案局網站觀看網上展覽。
(吉星昇)
近日,淮安市檔案局LOGO通過江蘇省版權局審核,正式對作品著作權進行登記,并獲得由江蘇省版權局頒發的作品登記證書。淮安市檔案局LOGO以篆書“淮”字為設計主體,顯示淮安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用檔案密集架及資料架作為構圖元素,彰顯檔案工作的特色;用金色及鉆石外形,寓意淮安檔案資源是豐富的寶藏。
(吳修文)
老周在1960年代末隨同父母下放到農村,1975年回城,被招工到南京市鼓樓區蔬菜公司,1991年離開該公司,以后一直到處打零工為生,現在到退休年齡了,卻找不到個人的檔案材料,無法辦理退休手續,領不到養老金,生活沒有來源,非常著急。他到原單位、勞動部門等尋找相關的個人檔案材料,但都未果。在別人的指點下,他來到鼓樓區檔案館尋求幫助。接待人員在問清了他的需求和困難后,立即以多種模式進行組合查詢,在館藏人物專題中查到了老周六條相關信息,經過按時間順序排列和梳理,將他下放、招工、定級、三次增資(最后一次是1990年)的原始檔案材料全部整理、復印出來,為他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提供了重要依據。
(南京市鼓樓區檔案局)
近年來,無錫市錫山區在寺廟、基督教堂等宗教場所推進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部分宗教場所先后建成星級檔案室。今年9月份以來,區檔案局、區民宗局針對部分宗教場所檔案管理存在的思想上不重視、缺少專職人員和專用檔案室等問題,選派業務骨干走訪轄區內多家宗教場所,實地開展檔案檢查與指導。區檔案局配合區民宗局召集宗教場所負責人舉行推進會,詳述檔案工作的重要作用,強化管好用好檔案的思想意識,對進一步做好宗教團體和宗教場所檔案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以點帶面,確保所有宗教團體和宗教場所檔案管理規范。二是堅持長效管理,強化檔案基礎工作,提高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三是加強與檔案部門的主動對接,特別要加強在建寺廟專業圖紙、財務與人員等檔案的收集整理。接受檢查指導的各宗教場所負責人一致表示: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今后一方面要確保硬件到位,安排專門的檔案室,實現宗教檔案妥善安全保管;另一方面要確保人員到位,安排專人負責檔案工作,并積極參加市、區檔案局組織的培訓,不斷提升業務素質。 (無錫市錫山區檔案局)
近日,太倉港疏港高速公路工程項目竣工檔案通過了由省檔案局、省交通廳組織的專項驗收。該項目于2011年3月開工建設,2013年10月建成通車。路線全長15.4公里,項目總投資17.03億,是江蘇太倉港集疏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提供貨運特別是集裝箱運輸通道,是太倉港主要的疏港動脈。蘇州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和各參建單位高度重視項目檔案工作,將項目檔案建設納入了工程建設全過程,保證了項目檔案工作與工程建設同步推進,取得良好成效。 (業務指導處)
9月29日,海安縣檔案局與海安縣實驗小學“江海小記者”團聯合舉辦的“檔案伴我成長路”夏令營活動閉營儀式在縣實驗小學報告廳舉行,海安縣實驗小學近200名“江海小記者”參加了閉營儀式。海安縣實驗小學教導處主任徐吉元在閉營儀式上致辭,海安縣檔案館副館長陸海鷗宣讀了成長檔案制作小能手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征文比賽獲獎名單,并向獲獎選手頒發了獎品和證書。此次夏令營活動于7月8日開營,歷時兩個半月。通過引導中小學生走進檔案館,了解個人成長檔案的內容、作用,指導學生們制作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成長檔案,使他們認識到檔案并不神秘,檔案就在身邊。 (陸海燕)
近日,南通市通州區檔案局部署對網站進行全新改版優化。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此次網站改版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各科室必須全力配合完成好網站的框架結構、排版布局工作;二是進一步提高上傳信息質量,做到更新及時;三是確保網站信息的安全性、準確性,堅持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網,上網信息不涉密”。改版后的檔案網站將新增手機客戶端,實現移動查詢、瀏覽等功能。 (張凌云)
日前,句容市天王鎮前進村兩名村干部前來句容市檔案館查閱1987年前進村征地補償協議及村民領取補助花名冊。原來前進村一部分土地于1987年被鎮政府征用進行開發后付給村民一部分補償款,并于2009年及2014年又進行了兩次補償,但是現在有部分村民認為補償款分配不合理,因此對村干部意見較大,幾次去村里吵鬧并去鄉里上訪。為此,村委會派人前來查閱檔案,工作人員很快查到了1987年301市政府全宗前進村征地補償協議及村民補償名冊,村干部將檔案復印件帶回去后公布上墻,并且將村民歷次補償款明細也公布于眾,讓全體村民審核,做到公開透明,便于群眾監督。 (束九英)
今年以來,昆山市花橋開發區對區內700多家工業企業開展環保大檢查,并對企業初步分類分級,開展“一廠一檔”平臺建設,形成企業分級管理手冊。開發區加強對區內重點企業及廢水直排、廢氣排放企業規范化管理,將檢查記錄、整改通知、落實方案等納入每一個企業檔案中。根據執法檢查要求,商務城內的許多企業均積極對環保等設施提升改造,相關材料也將動態充實到檔案中。(昆山市檔案局)
9月17日,寶應縣檔案局與縣委農工辦在小官莊鎮農經站聯合召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檔案工作現場會,全面推開這項工作。今年以來,在省、市檔案局培訓的基礎上,縣檔案局在小官莊鎮和涇河鎮進行了試點,目前試點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場會上,小官莊鎮介紹了工作經驗。縣委農工辦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培訓。縣檔案局對這項工作提出了要求,并表示在確權檔案工作全面推開后,將及時深入各個鄉鎮進行現場指導,確保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檔案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王婷婷)
9月28日,淮安市檔案局副局長史繼軍帶領局征集編研處工作人員,在盱眙縣檔案局局長汪玉奎的陪同下來到盱眙縣城,征集到一幅張愛萍將軍“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手跡。 (張建國 沈 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