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軍
摘 要: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社會治安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技校面臨的重要問題。鑒于此,本文分析了技校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提出了一些改進策略,以期能夠為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保障校園的安全穩定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校園安全 教育 安全意識 改進策略
校園安全教育,是指學校根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通過多種教育形式對在校學生進行的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安全意識等方面的教育,旨在提高學生安全方面的素質,維護校園的安全穩定。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是保證教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需要學校給予高度重視,更需要學校師生的積極參與。
一、技校學生校園安全教育現狀
1.日常安全教育情況
目前,由于受教學條件、師資力量的限制,多數技校還沒有設置安全教育課程。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安全教育模式和體系。另外,學校開展安全教育的途徑比較單一,對安全教育的內容涉及面較窄,學生對安全教育的直觀體驗還比較模糊。
2.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狀況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學生已達到人人上網的程度。傳統的安全教育對新時期的社會交往安全,尤其是網絡安全的教育涉及較少。然而,網絡信息的虛擬性和隱蔽性等特點,使得網絡犯罪不斷上升。在這種新型犯罪中,成為受害群體的學生不在少數,因此,有必要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
二、安全防范意識的改進策略
1.加大安全防范宣傳教育工作
學校首先要提高對校園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設立學校安全教育管理部門,拿出專項安全教育管理經費,采取多種宣傳教育手段,如召開安全教育大會、觀看安全教育片、發放安全教育圖書、設置開展安全教育技能課程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安全意識。
2.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學校和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和變化,不斷提高安全教育水平,及時了解安全教育的動態,通過設置安全教育課程等方式,廣泛開展對學生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普及常見事故的預防知識,重視新生入校的首次安全教育,培訓時間要充足、內容要具體,使學生在提高安全意識的同時,也學會使用安全器材,在危險情境中做到不慌不忙,迅速找到解決方法。
3.建立穩定長效的管理機制
校園安全教育工作重在平時管理,只有保證各個環節不出問題,才能實現安全穩定的管理目標。學校要把安全教育納入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校園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管理措施,明確安全管理目標。在具體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同時,要做好管理過程的監督工作,查看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施是否到位,驗收管理成效,把校園安全教育貫徹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中,實現校園安全教育的連貫性和長效性。
4.重視安全預防及安全監督工作
安全教育關系到廣大師生切身利益的必要舉措。校園安全教育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綜合治理”的管理方針。在安全教育的工作中,一旦發現苗頭性、規律性、傾向性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分析,做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廣大師生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并對安全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和效果進行監督,促使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細致有效。
5.加強自身知識的學習和豐富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和未來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技校學生應該不斷加強學習儲備,通過吸收豐富的知識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主動學習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自覺遵守安全規定,增強法制觀念,學習崗位操作流程,熟悉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注意事項,增強自我防護的能力,為創建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奠定基礎。
6.創新安全教育知識的途徑和內容
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安全教育主題辯論賽、安全教育主題征文、安全教育講座、安全教育網站等新形式,來進行安全教育,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以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學校應設立安全教育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傳授學生比較貼近生活的安全知識,如人際交往特別是異性交往的安全常識、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范、心理健康知識、地震、水災等生態安全知識等,教學生學會自我保護,使其面對危險時能做到自我調試,掌握更多防范風險的方法與途徑。
三、小結
校園安全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證正常的學習環境和學校的快速發展。廣大師生要增強安全意識,主動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技能,為創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蔣津輝,鐘之華,胡俊杰.高校安全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0).
[2]韓標,劉再起,黃學永.高校學生安全教育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市第五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