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鳳松
摘 要:傳統的教育理念就是將教師定位為知識的傳授者,將學生定位為受教育的一方。而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就強調了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學生雖然是受教育的一方,但是完全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育活動要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為工作重心,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的過程,并對學習產生興趣。
關鍵詞:歷史;興趣;主體;方法
通過歷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歷史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并且使能力得到提升,還能進行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但是,由于歷史教學內容的枯燥性、理論性以及與現實生活的脫節,使得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不高,這直接影響著歷史教學的效果,使歷史教學失去了本應有的作用和意義,因此,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成為歷史教師的首要任務。
一、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讓學生親近歷史
學生喜歡歷史課的前提就是對歷史感興趣。只有學生認可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并且喜歡上學習歷史,老師的課堂才是有價值的。我在給學生上歷史課的時候,并不是一味傳授書上的知識,而是先和他們講一些歷史事件,并且告訴他們從這些歷史事件上我們能得到的經驗和教訓。我很喜歡引用的一句話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正是因為有了前人的經驗,我們在現在的為人處世上才會少走很多彎路。
二、教師要轉變觀念,以生為本
過去,老師一直提倡讓學生背誦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來完成歷史考試。現在,我們提倡的是素質教育,強調的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歷史為什么是這樣發展的,社會是怎么變遷的,讓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學生要能根據歷史事件的發展,總結出興衰的變化規律,并且從中獲得經驗和教訓。以往的教育方式中,老師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了老師,學生根本沒有辦法自己獲得知識。而如今我們提倡“以生為本”,真正地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而考慮,而不單單是為了檢測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多少。郭思樂說過:“我們必須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p>
三、精心導入
在我們看小說的時候,都能在書的前面看見“引子”,引子的作用就是讓讀者產生興趣,想要知道后面發生了什么,或者是直接交代主題,讓讀者有繼續讀下去的欲望。歷史課堂同樣需要這樣的“引子”。教師要在課程開始之前,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的內容和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且通過一些小故事和問題導入新課。教師最好是能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并且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
四、采用多種形式的直觀教學方式
直觀教學方式的優勢就是可以將知識更加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學生在思考抽象知識的時候能夠加入感性的觀點,也可以使學習難度大大降低。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1.重視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加強直觀性
在講解近代史各國爭搶中國領土時,可以很好地運用《時局圖》。這張圖上將侵占中國的國家比作各種不同的動物。動物們的形象能很好地反映出當時各國的態度。學生就可以通過這張圖理解當時國家的境遇和實際瓜分土地的情況。
2.利用多媒體教學強化直觀性
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豐富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因為歷史的既往性和與現在的關聯度不大等問題,學生在理解歷史知識的時候一般都比較死板。利用多媒體設備就能通過熒幕重現歷史場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解《甲午中日戰爭》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鄧世昌和黃海大戰的相關影像。在講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一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國歌》和《松花江上》這一類紅歌?,F代化的教學方式比較重視歷史事件,學生也能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歷史的學習中去。
五、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
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評價,可以幫助老師感知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疏忽的地方。在歷史教學評價體系中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提升學生對自己和對他人的評價能力,同時也能鼓勵學生從多個方面探討問題。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也能找到自己在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多元化教學評價也可以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程度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歷史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參與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研究歷史,學習歷史就能獲得不一樣的收獲。教學評價設立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并且喜歡上分享學習成果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王麗.歷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J].新課程:中學,2010(09).
[2]黃瓊霞.歷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考試周刊,2014(21).
[3]梁春平.淺談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學周刊,2013(1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