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進
一個班級里,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后進生,他們人數雖少,但影響較大,若不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不僅會給他們本人、班級造成不良影響,還會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后果。因此,轉化后進生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以下是本人轉化后進生的幾點做法,以此供同行們參考。
一、愛心撫慰心靈
愛心就如一縷春風,吹開了后進生的心門,信任和尊重就像一陣細雨,慢慢地,悄悄地滋潤著后進生的“心田”,讓他們內心涌動起一股暖流,一股上進之流。多一些關懷,少一點責難,將更容易贏得學生對老師的感情。要注意觀察,做到對學生情況了然于心,以便在他們退縮時,推一把,跌倒時,扶一把,遇到困難時,幫一下,失去信心時,鼓勵一下;以便一有變化預兆,就能及時捕捉,并打好“預防針”,阻止其繼續(xù)下滑。還要經常來到他們中間,聽一聽他們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內心的“小秘密”。“親其師”就會“信其道”,他們會感到老師是愛他的,真心幫助他的,是為了他好,自己不能讓老師失望。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自然會認真達到老師提出的各項要求。
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我總是給那些“后進生”以更多的關注、更大的投入。在班集體中,我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到集體的溫暖、同學的友情、老師的關懷,從而感受到自己在班上和學習上也擁有一席之地,有著自己的重要性。比如安排座位時,我讓好、中、后進搭配,以實現互幫互助;課堂提問時,更是鼓勵他們積極舉手,大膽發(fā)言,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試身手、自我表現的機會;而對那些屢教屢犯的孩子,則是恩威并施,寓愛于嚴,嚴中有愛……
二、誠心換來信任
關心只能啟動轉變,而要讓要求進步成為后進生的內在需求,變“要我提高”為“我要提高”,就還需老師的信任和尊重。
后進生因為屢教屢犯,常常導致老師的惱怒、父母的責怪、同學的嘲笑,可能自己都不信任自己了,他們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信任和鼓勵。“后進生”并非是一切都落后,他們也有長處和優(yōu)點,老師就要積極尋找其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贊美。
工作中,我在用心和這些孩子的思想交流時,一旦發(fā)現他們犯錯誤,總是做到對他們心平氣和,以誠相見,以誠相待,真心換真誠。有老師的誠信墊底,在幫扶活動中,或是在處理班級事務中,我大膽吸收“后進生”積極參與,慎重地向他們委以重任,為其提供展示自身價值的平臺,樹立自尊形象的舞臺。
實踐證明:誠心換來效應。這種效應,會促使他們更加信賴老師,由此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三、齊心聚合力
有些后進生,往往是由于家庭的教育不當所造成的。曾有父母到校告訴老師其子女常去網吧上網,我問其為什么不阻止,他竟回答:“沒人管得了他。”還有的父母平時不管不問,一旦發(fā)現子女犯錯誤了,就抓起來一頓棍棒,打完后又不聞不問了。這些“溺愛型”和“棍棒型”都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認為,學校教育至關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偏忽,需要學校、家庭等多方面配合,雙管齊下,齊抓共管。為此,我頻頻走訪這類后進生家長,通過談話,推薦其閱讀一些教育刊物,并及時反映后進生的點滴進步,提高其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
如上文提到的那個愛去網吧的后進生,在和老師的多次談心后,明白了常去上網的害處,并在其家長的督促下,很快改掉了這個壞毛病,現在只在周末時到朋友的家里上網查資料。
轉化后進生,一方的力量可能薄弱了些,需要學校、家庭、社會攜起手來,創(chuàng)造和諧溫暖的教育環(huán)境,才能齊心協力,撥去后進生心頭的云霧,才能撥開云天見月明。
四、耐心期待轉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后進生”的形成狀態(tài),既非一朝一夕,而要他們完全轉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tài)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的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后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要知道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長的時間,更何況是塑造人的靈魂呢?對于后進生在轉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反復或倒退,教師要正確引導,允許學生犯錯誤,讓他們在失敗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在面對這些孩子進行轉化的過程中,我經常會遇到他們出現反復的現象。每每此時,我總是不斷地提醒自己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堅持就是成功,對他們仍要信賴、尊重、幫助,一定要鍥而不舍。所以在平時的工作開展中,我力求使自己做一個有心人、細心人,時刻關注每一名“后進生”的情感波動,及時發(fā)現他們的心理變化,為轉化他們適時適地地創(chuàng)造條件,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fā)現他們的點滴進步,發(fā)掘他們身上隱藏的巨大潛能,并對他們充分肯定,熱情鼓勵,多加表揚,大膽起用,使他們能揚長避短,重新找回自我,找回自信,獲得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由“失敗者”轉化為“成功者”。
對這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我們要時刻謹記陶行知先生的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我們要有策略地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結合自身的各種教育經驗,用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去對待,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理育人。平時,我們多給他們一些關懷,多給他們一些愛。在他們遇到困難退縮時推他們一把;在他們不小心跌倒時扶他們一把;在他們遇到挫折失去信心時鼓勵一把。
我們相信,愛心、誠心、齊心、耐心,必促其鮮花綻放,朝陽燦爛,實現“春風不使一木枯”的教育宗旨。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