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榮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是數學價值得以有效展示的平臺。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
一、自主探究活動的構建
自主探究活動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被廣泛推廣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能夠有效落實“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教學活動之一。因此,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力和探究能力,進而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促使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為了將課堂主體性歸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帶著下面的問題進行了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首先,引導學生思考:(1)全等三角形的定義是什么?(2)在全等三角形的定義中,如果滿足其中的一個或者是兩個條件,能夠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嗎?(3)如果一個三角形的兩角及其一角的對邊與另一個三角形的兩角及其一角的對邊相等,能否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4)如果兩個三角形中對應邊相等,能否判斷兩三角形全等?(5)如果兩個三角形中對應角相等,能否判斷兩三角形全等?……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證明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先學后教活動的構建
先學后教模式是對于以往的先教后學模式而言的,它直接沖擊了傳統的教師“一言堂”模式,從根本上將學生推向了課堂的主體地位。而且,該模式的最大亮點就是使學生自主學習,進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但是,在實施該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教與學時間上的分配,切記追求形式上的相似,進而確保該模式能夠高效地實現。本文以先學后教模式在“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應用為例進行概述,以期能夠為高質量數學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先學: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探索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及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和圓的半徑r之間的數量關系。等等。并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總結整理出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我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可以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來表述?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后教: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行講解,以確保課堂效率的高效實現。同時,再次引導學生進入“先學后教”的過程。這樣反復三次,可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本節課的基礎知識。
當堂練環節:(1)已知⊙O的半徑為8 cm,如果一條直線和圓心O的距離為8 cm,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圓的位置關系是____。
(2)已知⊙O的半徑為8 cm,如果一條直線和圓心O的距離為5 cm,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圓的位置關系是____。
……
在先學后教結束之后,我們要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一來是為了檢測學生的自學效果,以確保先學后教模式構建的教學活動的價值;二來是為了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進而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教學活動之外,我們還可以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動手操作活動、具有生活化的情境活動以及游戲化的活動等等,這些教學活動的構建只要運用得恰當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具有“生機”的數學課堂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也為數學魅力的展示以及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楊斌.論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應注意的幾點問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4(01).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