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在峰 羅國棟
摘 要:實現現代化是貴州歷史性任務,實現這一任務對貴州來說具有緊迫性、艱巨性、復雜性和特殊性。從觀念和現代化理論素養的培養、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的認知、發展契機的把握等方面分析如何加快貴州現代化進程,對于貴州經過跨越式發展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貴州;現代化;歷史前提;發展契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7-0051-02
貴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長期以來一直排在全國后列;若按照2012年新貧困標準,貴州仍有1 570萬農村貧困人口,是全國第一貧困人口大省;2005年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指出,貴州只相當于非洲國家納米比亞的發展水平;并據中國科學院現代化研究中心組預測,全國實現現代化的平均年份是2050年,而貴州只比西藏早一步,于2070年實現現代化;又如國發[2012]年2號文件所指出的,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貴州發展直到今天仍存在特殊困難,與全國的差距仍在拉大[1]。這一切說明,貴州實現現代化是具有緊迫性、艱巨性、復雜性和特殊性的歷史性任務。因此,這就需要加強對貴州現代化進程問題的研究。
一、要夯實促進貴州現代化進程的觀念和理論基礎
一切工業革命,都要以觀念更新和理論為先導。人類發展到今天所經歷的三次現代化浪潮,都是由科學理論和技術的重大突破以及觀念的更新激發起來的。晚清在中國很少有人知曉的魏源的《海國圖志》,卻在日本家喻戶曉,極大地推動了日本的現代化。對于貴州要實現現代化來說,同樣離不開現代觀念和理論的指導與驅動。不僅需要自然科學理論,同樣也需要社會科學理論,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與變革。具體地說,首先,要通過大力度吸引人才、發展基礎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通過優化創新環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擴大科技開放合作來促進貴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這其中,尤其是要通過發展教育培養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因為這是“阻礙貴州加快實現工業化的關鍵所在” [2]。這就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創造社會條件來吸引外地人才和培養本地人才。其次,要培養貴州山地民族的現代意識。要實現現代化,觀念更新很重要。一方面,現代化的進程會促進觀念的更新;另一方面,觀念的更新也會促進現代化的進程,二者相輔相成。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首先要實現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中至關重要的是觀念的現代化。否則,假若人的觀念陳舊,既使其他條件再好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貴州山地民族心理、性格、意識以及民風民俗中存在著很多不利于社會發展的因素,阻礙著現代化的進程。如貴州“不重生女重生男”的落后的人口意識使人口膨脹,更加加劇了本來就已緊張的人地矛盾,阻礙社會發展。另外,自我管理意識、紀律觀念較差,散漫隨意、玩樂享受,不圖創業現象也較多,還有各種紅白喜事等民風民俗中存在著一些過度鋪張浪費現象和落后現象,都不利于社會的發展。貴州山地民族還缺乏現代意識,如商品意識淡薄。商品意識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意識,商品經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階段。西方已有幾百年的商品經濟發展,商品觀念很強。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商品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商品意識已普遍提高,可是貴州山地民族至今存在著濃厚的自給自足思想,確實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利于現代化的實現[3]。再次,要提高貴州山地民族的現代化理論素養。我在凱里學院教學過程中,曾提問學生“四個現代化”是哪四個方面的現代化,竟有90%以上的學生都不知所云,更不用說有關現代化理論更深入的問題了。由此可見,夯實現代觀念和理論基礎,也是貴州加快現代化進程中很緊迫很重要的任務。
二、要深化對貴州實現現代化的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的認知
無論是“內源”的現代化,還是“外源”的現代化,都必須發生于一定的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之上,并且這一前提和基礎還影響著對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現代化既是歷史學命題,又是當代發展中國家的最大課題,毋庸置疑,更是貴州這個中國落后的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的最大課題。因此需要重視對貴州早期工業化進程或貴州工業史及其現實基礎進行研究。在國外,現代化研究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興起。對中國現代化問題進行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以國外學者為主,在研究對象上,也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區,對西部地區的現代化問題研究很少。在國內,因各種原因,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現代化研究才成為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共同關注的課題。對中國的現代化進行研究,也僅主要局限于以“五口通商”為挈機而引發的以上海、江浙一帶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直到1999年實施新時期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始,研究西部、研究貴州現代化問題的學者才多起來。但總起來看,對貴州這類地區的現代化的特殊性還缺乏研究,這對于急于加快發展實現現代化的貴州來說,也是一個理論的不足。
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往往是由于歷史、自然地理、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歷史的角度看,貴州自古以來就是遠離中原文化區的發展緩慢的貧窮地區,在近代史上帝國主義對華貿易和資本輸出主要在以“五口通商”為挈機的上海、江浙一帶;舊中國的產業布局也主要集中在東部;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的三線建設雖為貴州奠定了一定基礎,“但由于布局不合理,也未能很好地發揮其效益。”[4]從自然地理條件看,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石漠化面積最大、危害最重的省份,山地居多,屬于不沿海、不沿邊、不沿江的“三不沿”地帶,交通閉塞,不利于開發。從經濟基礎看,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現階段貴州呈現出發展基礎弱、壓力大、空間廣的特征。”[1]全省生產總值(GDP)在全國排名都是靠后的,人均生產總值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財政收入遠低于財政支出,與東部地區差距繼續在擴大。由此,這就要求貴州要根據山地經濟的特點,因地制宜,探索既不同于常規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同于中國沿海地區以及西部沿邊地區的有貴州特色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和模式,走“后發趕超”和“生態立省”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加速現代化進程。
三、要抓住加快貴州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契機
由于貴州發展具有緊迫性、艱巨性、復雜性和特殊性,實現現代化是貴州面臨的艱巨歷史任務,所以,抓住發展的契機對貴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貴州雖然有很多阻礙現代化進程的不利因素,但也面臨很多發展契機。首先貴州有很多發展的國際契機。如和平和發展的時代主題;中國加入WTO,深度融合入全球化;中國參入“以中國、日本、大韓民國和澳大利亞構成的有向箭體,以東盟國家構成的羽翼為主體的有向箭式的區域合作方式”[5]的東亞太區域經濟合作以及“10+3”東亞合作。其次,貴州也面臨很多發展的國內契機。如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今天深化改革的國內時代機遇;中國正確選擇發展戰略的契機:“三步走”的“扭轉時局的跨世紀發展戰略”[6]及“面向21世紀的發展戰略”[6]和可持續發展的“21世紀的最新發展戰略”[6];西部大開發持續推進的戰略機遇;新時期扶貧開發的重要機遇;國內區域經濟合作的機遇;國發[2012]2號文件的特殊政策機遇。再次,貴州自身也具有很多發展契機。如貴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召開給貴州發展帶來的機遇;貴州作為后發省份所獨有的“后發趕超”和“生態立省”機遇;貴州因欠開發所具有的未來發展戰略性空間更加廣闊的機遇等等。利用好這些國際契機、國內契機和省內契機,對于貴州走出封閉、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開展國際合作和國內合作,讓現代化的浪潮沖擊民族山鄉,激發省內優勢,從而使各種契機相輔相成、相互激發,將極大地助推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貴州現代化進程。
以上從觀念和理論基礎的夯實、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的認知以及發展契機的把握等方面綜述了貴州加快現代化進程過程中要思考的問題。應該說,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某一落后地區的發展問題進行研究,是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理論建設需要和現實實踐需要。對此所進行的研究不僅有利于我國現代化理論研究的發展,而且也將有利于今天的決策者們以史為鑒,根據各地的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出更加周密和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進一步加速當代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文件)[Z].2012.
[2] 錢津.加快貴州新型工業化的基本點[J].貴州社會科學,2011,(5).
[3] 胡朝映.貴州山地民族與現代化[J].開發研究,1995,(2).
[4] 宋正.中國工業化歷史經驗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學位論文),2010:58.
[5] 鞏在峰.基于拓展DEA模型的東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4,(21).[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