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修渠
【摘要】目的探究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中醫養生認知的相關性。方法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生活在本區的180名老年人,采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和自制的中醫養生認知問卷對其進行調查,并分析調查結果。結果180名老年人中生活質量評分42(23.33%)例良,135(75.00%)例中,3(1.67%)例差;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對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有明顯影響;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呈正相關(P<0.05)。結論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認知越豐富,生活質量越高。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中醫養生認知;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老年人各種疾病的治療、身體機能的保持和恢復提供了可能,但心理方面的問題則更多依靠老年人自我調節來解決,因此心理健康問題也是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之一[1,2]。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生活在本區的180名老年人,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0±5.63)歲,均無精神病史且配合調查。
1.2 方法:調查問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80名老年人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態、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第二部分是采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調查老年人生活質量,由8項指標35條目組成,指標包括生理職能、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前4項指標評估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后4項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總得分越高表明老年人生活質量越高。第三部分為自制中醫養生認知問卷,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有4項答案,分數為3、2、1、0分,總得分越高老年人對中醫養生的認知度越高。調查人員向180名老年人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180份,收回180份,收回率100%。
1.3 統計學分析:數據以SPSS 18.0軟件統計分析,一般資料以±s表示,采用Pearson檢驗分析,當P<0.05時,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180名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對其進行SF-36量表和中醫養生認知問卷調查,以分析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中醫養生認知的關系。由生活質量現狀分析可知,180名老年人中生活質量評分42(23.33%)例良,135(75.00%)例中,3(1.67%)例差,這表明大部分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在中上水平,少部分生活質量較低。同時,由基本資料和生活質量相關性分析可知,婚姻狀態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不明顯,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則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產生顯著影響。多數學者認為合理飲食、心理狀況良好的老年人多具有較好的生理健康狀況和較高的生活質量,這與本研究得出的生活質量好的老年人多未患有慢性疾病,且定期體檢的結果相一致,也驗證了本研究得出的中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呈正相關這一結果[3]。中醫養生提倡身心合一的整體觀,強調老年人在進行有規律的運動和科學合理飲食的同時,應保持精神、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從而預防各種老年疾病的產生,并提高生活質量,因此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隨中醫養生認知的增強而提高。
綜上所述,本區老年人生活質量有待提高,且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認知越豐富,生活質量越高。
參考文獻
[1]趙東旭,黃衛東,黃艷,等.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8):3970-3971.
[2]王莉,李明今.社區老年人對中醫養生知識與技術的認知現狀調查[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5):340.
[3]黃艷,黃衛東.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知識、態度及行為現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255-4256.
【摘要】目的探究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中醫養生認知的相關性。方法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生活在本區的180名老年人,采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和自制的中醫養生認知問卷對其進行調查,并分析調查結果。結果180名老年人中生活質量評分42(23.33%)例良,135(75.00%)例中,3(1.67%)例差;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對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有明顯影響;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呈正相關(P<0.05)。結論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認知越豐富,生活質量越高。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中醫養生認知;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老年人各種疾病的治療、身體機能的保持和恢復提供了可能,但心理方面的問題則更多依靠老年人自我調節來解決,因此心理健康問題也是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之一[1,2]。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生活在本區的180名老年人,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0±5.63)歲,均無精神病史且配合調查。
1.2 方法:調查問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80名老年人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態、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第二部分是采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調查老年人生活質量,由8項指標35條目組成,指標包括生理職能、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前4項指標評估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后4項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總得分越高表明老年人生活質量越高。第三部分為自制中醫養生認知問卷,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有4項答案,分數為3、2、1、0分,總得分越高老年人對中醫養生的認知度越高。調查人員向180名老年人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180份,收回180份,收回率100%。
1.3 統計學分析:數據以SPSS 18.0軟件統計分析,一般資料以±s表示,采用Pearson檢驗分析,當P<0.05時,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180名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對其進行SF-36量表和中醫養生認知問卷調查,以分析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中醫養生認知的關系。由生活質量現狀分析可知,180名老年人中生活質量評分42(23.33%)例良,135(75.00%)例中,3(1.67%)例差,這表明大部分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在中上水平,少部分生活質量較低。同時,由基本資料和生活質量相關性分析可知,婚姻狀態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不明顯,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則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產生顯著影響。多數學者認為合理飲食、心理狀況良好的老年人多具有較好的生理健康狀況和較高的生活質量,這與本研究得出的生活質量好的老年人多未患有慢性疾病,且定期體檢的結果相一致,也驗證了本研究得出的中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呈正相關這一結果[3]。中醫養生提倡身心合一的整體觀,強調老年人在進行有規律的運動和科學合理飲食的同時,應保持精神、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從而預防各種老年疾病的產生,并提高生活質量,因此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隨中醫養生認知的增強而提高。
綜上所述,本區老年人生活質量有待提高,且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認知越豐富,生活質量越高。
參考文獻
[1]趙東旭,黃衛東,黃艷,等.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8):3970-3971.
[2]王莉,李明今.社區老年人對中醫養生知識與技術的認知現狀調查[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5):340.
[3]黃艷,黃衛東.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知識、態度及行為現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255-4256.
【摘要】目的探究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中醫養生認知的相關性。方法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生活在本區的180名老年人,采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和自制的中醫養生認知問卷對其進行調查,并分析調查結果。結果180名老年人中生活質量評分42(23.33%)例良,135(75.00%)例中,3(1.67%)例差;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對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有明顯影響;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呈正相關(P<0.05)。結論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認知越豐富,生活質量越高。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中醫養生認知;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老年人各種疾病的治療、身體機能的保持和恢復提供了可能,但心理方面的問題則更多依靠老年人自我調節來解決,因此心理健康問題也是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之一[1,2]。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生活在本區的180名老年人,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0±5.63)歲,均無精神病史且配合調查。
1.2 方法:調查問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80名老年人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態、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第二部分是采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調查老年人生活質量,由8項指標35條目組成,指標包括生理職能、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前4項指標評估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后4項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總得分越高表明老年人生活質量越高。第三部分為自制中醫養生認知問卷,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有4項答案,分數為3、2、1、0分,總得分越高老年人對中醫養生的認知度越高。調查人員向180名老年人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180份,收回180份,收回率100%。
1.3 統計學分析:數據以SPSS 18.0軟件統計分析,一般資料以±s表示,采用Pearson檢驗分析,當P<0.05時,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180名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對其進行SF-36量表和中醫養生認知問卷調查,以分析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中醫養生認知的關系。由生活質量現狀分析可知,180名老年人中生活質量評分42(23.33%)例良,135(75.00%)例中,3(1.67%)例差,這表明大部分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在中上水平,少部分生活質量較低。同時,由基本資料和生活質量相關性分析可知,婚姻狀態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不明顯,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是否有慢性病和是否體檢則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產生顯著影響。多數學者認為合理飲食、心理狀況良好的老年人多具有較好的生理健康狀況和較高的生活質量,這與本研究得出的生活質量好的老年人多未患有慢性疾病,且定期體檢的結果相一致,也驗證了本研究得出的中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呈正相關這一結果[3]。中醫養生提倡身心合一的整體觀,強調老年人在進行有規律的運動和科學合理飲食的同時,應保持精神、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從而預防各種老年疾病的產生,并提高生活質量,因此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隨中醫養生認知的增強而提高。
綜上所述,本區老年人生活質量有待提高,且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認知越豐富,生活質量越高。
參考文獻
[1]趙東旭,黃衛東,黃艷,等.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與中醫養生認知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8):3970-3971.
[2]王莉,李明今.社區老年人對中醫養生知識與技術的認知現狀調查[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5):340.
[3]黃艷,黃衛東.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知識、態度及行為現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25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