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姣 張廣楠
鞍山廣播電視大學 (鞍山 114004)
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網絡日臻完善的時代,在這種大環境下,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變革,網絡課程作為一種必然產物成為信息時代條件下課程新的表現形式。網絡課程是指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所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支持教學資料傳輸、教學活動開展的網絡教學平臺。
(1)交互性和開放性
網絡課程并不能取代傳統的書本,它更注重的是交互特征,它將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評價和管理有機整合到網絡上。學生可以通過軟件或平臺對教師進行詢問或得到教師的指導幫助,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指導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教學進行調整和改善,促進教學。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網絡對課程的難點進行探討,這樣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
網絡課程在技術上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表現出極大的開放性。學習者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制約,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用電腦甚至用手機進行網絡學習。可以說網絡課程打破了學校圍墻的限制,成為一個覆蓋全球的知識網絡。網絡課程不僅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開放,更是對所有個體的開放,個體不會因國籍、年齡、性別等因素被拒之門外,具有真正意義的開放性。
(2)資源共享性
互聯網上的所有學習資源都是共享的,如此大容量的信息是教材、電視和其它多媒體課件無法比擬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資料收集和學習,也可以把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心得整理成文檔或多媒體資料上傳到網絡上供其他人進行學習,這樣,網絡課程資源會變得越來越豐富。
(3)個性化和協作性
在豐富的網絡資源中,學習者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狀況,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學習,同時他們不受課堂上教師的主觀性控制,根據個人的經驗和視角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分析,從而發展開創性和創新性的思維。
在網絡的支持下,教師可以作為網絡學習小組的管理員,對小組中的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和幫助小組成員進行協作學習,通過協作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習效率,也提高了網絡課堂的交互能力,同時加強了學習者之間的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目前,網絡教學平臺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網絡教學平臺是指支持網絡教學的硬件系統和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系統。狹義的網絡教學平臺是指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為網絡教學提供全面支持服務的軟件系統的總稱。本文所提到的網絡教學平臺為后者。
(1)具有課程信息管理的功能
目前網絡教學平臺主要應用在遠程教育、各種知識技能培訓及中小學網絡教育等方面。教學平臺負責發布各類課程的資源,包括文字資源,聲音、視頻資源,習題類資源等等。
(2)具有課程用戶管理的功能
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用戶注冊,注冊成功后可以利用自己的權限進行學習。平臺管理員則負責審核用戶是否是本平臺的合法用戶,并提供相應的權限。
(3)具有課程資源和內容管理的功能
教學平臺為學習者提供課程的各類資源,這些資源可以由管理員負責上傳,也可以由平臺內具有權限的教師進行上傳,學習者可以進行資源的瀏覽或下載,平臺則具有對課程內容及各種資源進行審核、發布、刪除等功能,確保資源的健康性、合法性。
(4)具有課程教學過程管理的功能
網絡教學平臺除了提供相應的課程資源外,還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如發布課程作業、進行章節測試等,也可以進行在線答疑或進行課程重點難點問題的討論。教師可以對學習者進行學習過程的跟蹤,也可以與學習者之間進行互動評價。
(1)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為大眾終身教育服務
網絡的最大優勢就是實現了資源的共享性。目前,遠程教育、高校網絡教育、培訓機構和一些精品課程網站都提供了很多優質課程資源,學習者不分年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的學習,實現了真正的大眾化學習、終身化學習。
(2)實現對教學資源的拓展和補充
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打破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及教材的局限性,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拓展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和掌握,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可以在課下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化學習,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使教學環節變得更為簡單,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1)對教師的計算機能力要求提高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控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以及學習進程。而在沒有互動性的網絡課程中,如何激發教師的教學激情,如何制作出高質量的、學生都喜歡看的課件,那么對教師的要求必然提高。能夠制作出體現自己教學風格的高水平課件,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較高的教學水平,還要求教師能夠熟練使用課件制作軟件,這樣才能制作出符合自己心意的課件。
(2)學生要有相應的學習條件及能力
學生由傳統的被動受教育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這就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自控力。另外,進行網絡學習還要有較好的上網條件和計算機操作水平。
(3)對網絡平臺高效化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能夠保證很多學生在終端同時瀏覽網頁及課件,這對平臺賴以運行的硬件系統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既要保證每個學員都能準確、流暢的訪問到自己的學習資源,又能夠保證不同用戶之間的獨立性、安全性。因此重點要完善硬件系統的并發訪問率和安全驗證機制。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學習已經成為大眾化繼續教育學習的主要手段。提高網絡課程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網絡學習的必然要求。因此,社會要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加強網絡教學平臺的發展和應用,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新型人才,為創建學習型社會而奮斗。
[1]李芒,張志禎.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
[2]李博.現代遠程教育融入終身教育體系的研究[J].電大理工,2014,(03):4-5.
[3]謝楠.淺談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改革[J].電大理工,2015,(0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