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 王 濤
彈跳素質是籃球運動員重要的一項身體素質,是指通過運動員的下肢和身體的協調力使人體迅速離開地面。籃球運動中要求運動員不但要彈跳高還要快,還要練習不規則彈跳和在與其他隊員進行對抗時的彈跳能力。因此,發展彈跳素質既要提高彈跳的絕對高度,又要發展不規則跳和對抗跳的能力。
影響因素一般有身體協調能力、身體本身素質、身體骨骼肌力等。更好發展彈跳的方法就是要發展全部骨骼肌的力量,使肌肉收縮的速度加快,使相對力量得到相應提高。
1.7~10歲階段。這一階段主要采用一般的跑跳練習提高協調性與腿部力量。隨著年齡增長應逐步提高活動難度與數量,使學生到了這個階段后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跑跳方法。
2.10~12歲階段。這一階段在全面發展身體素質中使彈跳素質得到發展,在多種活動中學會跳躍的正確方法,體會正確用力,發展下肢和腰腹力量,并以提高全身協調能力為主。
3.13~15歲階段。這一階段發展速度力量,提高下肢的爆發力。但力量訓練不能只重視股四頭肌的發展,而應全面發展下肢伸肌肌群的速度力量,同時要注意腰腹肌力量的相應發展。在此期間,要學會籃球專項中各種跳躍的正確方法,使他們的跳躍動作除了力量素質欠缺外,其動作在正確、熟練、協調、省力等方面都達到較高水平。
4.16~17歲階段。這一階段的彈跳素質要帶有專項色彩。在大力發展以下肢為主的全身各肌群的暴發力時,使更多的跳躍練習符合專項特點。訓練方法為力量和跳躍練習相結合、速度和跳躍練習相結合、技術和跳躍相結合、彈跳與耐力訓練相結合等,此階段注意慎用跳深練習。
1.各種跳躍練習
一般練習彈跳力最好的辦法是跳躍,練習跳躍對以后的彈跳能力有很大影響和作用。通過對跳躍的練習不但可以提高快速力量,還可以提高全向的協調能力。但是不能用得過多,這樣容易造成局部負擔過重。所以,發展彈跳力要注意支點的轉換、形式的多變,加大跳的運動量,如坐跳、跪跳、俯撐跳等穿插進行。
2.負重深蹲訓練法
采用反應力訓練方法就是為了增加更為強烈的負荷刺激。通過計時的方式增加負重進行深蹲練習,努力完成反復練習,在練習的進程中進行快速轉換負重練習。負重深蹲訓練始終都要有認真負責的助手來保護。訓練時采用計時的方式,每次計時不超過8秒,適當減少負荷強度。在進行快速下蹲時不要超過人最大力量的70%,一般超過50%以上就要加強保護工作,防止身體部位受傷。
3.跳深訓練法
在練習跳深時要注意向下著地的過程,首先要協調身體各方面機能,控制在跳深過程中身體向下的速度,在著地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腿部肌肉進行控制,在身體即將落地的時候對身體重心方向要反向控制,著地后迅速蹬伸保持穩定性。運動員通過練習跳深訓練加大練習強度,就算不借助器械也能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跳深練習也不能一次練習過多,否則會對運動員身體和肌肉造成損傷,每次要有計劃地進行,一般初學者20次以內即可。在練習跳深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練習要在體力充沛時進行。
4.助力訓練法
所謂助力,就是要在練習蹬伸的同時減輕身體對于腿部的壓力。一般做法是,在運動員腰間扎好體育訓練時專用的護腰帶。保護帶上扎一組皮筋把運動員的部分體重吊起來,保護帶上扎一根向下拉的繩子,通過它控制運動員的身體平衡。運動員向下落時加力向下拉,以抵消皮筋的上拉力,或再加大給腿部落地時的刺激,達到加大負荷的目的。在蹬伸時突然放開繩子,運動員可借助皮筋的上拉力而加快蹬伸速度。蹬伸時因為有助力,動作速度必須充分,這樣可提高肌肉的協調性和反應力。
1.訓練時要掌握好力量的使用和身體的協調性。
2.訓練要結合比較好的技術和方法進行訓練,掌握起跳的最佳時機。練習對抗的時候要提高起跳和空中對抗條件變化的應變能力。
3.訓練要把握好時機,找好感覺找到最好的爆發力進行快速起跳,協調身體整體平衡性。
4.運動員要抓住起跳和落地的快速銜接,在落地的同時進行連跳和搶跳的準備工作,搶占先機迅速起跳。
5.在日常訓練時要對訓練認真對待,完成好每次訓練任務,保證起跳和落地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對彈跳力的增長取得更好效果。
6.在練習彈跳的過程中,身體的運動量和腿部負荷要適當進行,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避免造成身體局部損傷。
[1]鄧朝友.淺析籃球運動專項彈跳素質訓練[J].體育時空,2011
[2]王銘華.發展籃球運動員彈跳素質訓練方法的探究[J].體育博覽,2011
[3]陳清富.淺析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彈跳素質訓練[J].青年文學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