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國新 印 凡
形容詞是表示事物性質或狀態的詞。如:長、短、真、假、胖、瘦、漂亮 威武、精明等等。主要修飾名詞作定語,也可修飾動詞。
很可愛 很生動 太燙 太冷 不高 非常棒 非常誠實

形容詞被程度副詞修飾后,感情色彩往往變得或重或輕,或濃或淡。例如:
跟他談文學沒勁。
跟他談文學太沒勁了!
兩句話同樣都在評價某人,前一句,說話者所帶的感情色彩一般,態度比較淡然。而后一句加了程度副詞后,感情色彩就更濃烈,可以看出說話者對那個人很不滿。
1.漢、泰語形容詞中有部分可以兼屬名詞,不同的是漢語的形容詞在兼名詞時不用加任何成分來改變詞性。例如:漢語中“很團結 很困難 非常穩定 不理想”等結構中的“團結 困難 穩定 理想”在“加強團結 克服困難 維持穩定 理想遠大”等結構中,它們就是名詞。做賓語或主語時詞語沒有任何變化。
而泰語的形容詞在兼名詞時,如果在句子成分中做賓語,有的就可以直接用,沒有任何變化,但如果做主語就必須在這個形容詞的前面加“ ”。
例如:

2.漢、泰形容詞有部分可兼屬動詞。例如:在“鞏固政權 繁榮經濟 方便群眾 端正態度 重點突出 目標明確”等結構中 “鞏固 繁榮 方便端正 突出 明確”等詞就是動詞。

不管泰語還是漢語,形容詞兼名詞或動詞的現象比較常見,不管形容詞兼屬名詞還是動詞都要根據具體的句子結構和語境來判斷,一旦他們兼屬動詞或名詞類,就具備了動詞或名詞的各種語法功能,可在句子中做主語、謂語及賓語。
漢語的形容詞可在句子中做定語、 狀語、謂語、補語。而在泰語中,由于泰語的修飾語一般位于被修飾語的后面,因此只有“定語”和“狀語”之說,而沒有“補語”這一說法。漢語中,我們把位于動詞前的修飾語稱為“狀語”,把位于動詞后的稱為“補語”,而泰語中不管修飾語在動詞前還是在動詞后都被認為是“狀語”,這是因為漢語與泰語修飾語的語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特點。例如:
1.做定語
炎熱的天氣讓人不想邁出家門半步。

泰語中,定語在被修飾語后面。
2.做補語或狀語
他把房間打掃得很干凈。(做補語)
老馬急急忙忙跑過來。(做狀語)
3.做謂語
整條街都空蕩蕩的。
4.做主語或賓語
漢、泰語形容詞一般做主語或賓語的都是具有名詞兼類的形容詞,而且句子一般是省略句。
例如:不能說“喜歡吃雪白”“我討厭形形色色”。因為“雪白 形形色色”都不兼具名詞的詞性,因此不能做主語或賓語。
A.一到冬天,我就怕冷。
B.泰國人喜歡吃辣。
在這兩個句子中,“冷”“辣”都具有名詞的性質,而且這兩個句子都屬于省略句,A 句中省略了“的天氣”B 句中省略了“的食物”,“冷”“辣”在句子中做賓語。形容詞在句中充當主語在形容詞的兼屬現象中涉及過,這里就不重復。
總之,從形容詞充當各種成分的比例來看,形容詞主要做定語和謂語,其次是狀語和補語,最后是賓語和主語。
1.AA 式。(1)漢語大部分表示性質的單音節形容詞,可以重疊為AA(的)的形式。例如:“長長短短 瘦瘦 胖胖 大大 小小 紅紅 粗粗 細細”等,重疊后可以加“的”,如“長長的 胖胖的 紅紅的 細細的”等。這類動詞重疊后修飾名詞或動詞表示程度的加強。如“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比“她有一雙大眼睛”更能突出眼睛的水靈和有神,表達的語氣程度加強了。(2)在泰語里也有這樣的重疊重疊,有單音節形容詞也有雙音節形容詞,重疊的范圍比漢語更廣。在漢語形容詞AA 式中,重讀音在第一個音節,而在泰語中重度音節都在后一個音節,一般表達的程度也較輕。
2.A(變調)A 式。這種重疊式只在泰語中有,漢語中并沒有。它的特點是前面一個音節不僅要重讀而且還要變調,變成泰語中的最高調值——第四聲,重疊后的狀態形容詞程度加深,并帶有感示這樣的程度,一般是在形容詞前加程度副詞或是在形容詞后加程度補語進行表達。
4.泰語中還有一種特殊的重疊式,即名詞重疊后,詞性變成形容詞。其形式是AA 式或AABB式。如:(豬)—(非常容易)(香蕉)(十分簡單)蛇)(魚)—(一知半解)這種情況是漢語中是沒有的,應引起我們的關注。
5.AABB 式。(1)漢語中重疊為AABB 式的形容詞是雙音節形容詞,它們大多是同義詞、近義詞,少部分是反義詞。例如:跌跌撞撞 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和和美美 明明白白 扭扭捏捏 千千萬萬 三三兩兩 嚴嚴實實 嘻嘻哈哈 規規矩矩 馬馬虎虎 熙熙攘攘 朦朦朧朧 家家戶戶 是是非非吞吞吐吐 大大小?。?)泰語中AABB 式的AB 一般為反義詞。 例如:(好歹、 無論如何)(有黑有白)(高高低低)(酸酸甜甜)。
從以上漢、泰語AABB 式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漢語形容詞AABB 重疊式的內容要比泰語寬泛得多。
6.ABAB 式。漢語里形容詞ABAB 式的重疊有兩種情況:(1)AB 是某些帶有表示程度的雙音節狀態形容詞,并且AB 不能受“很”等程度副詞修飾。如:筆直筆直 雪白雪白 冰涼冰涼 通紅通紅碧綠碧綠 鮮紅鮮紅 噴香噴香 金黃金黃;(2)AB可以受程度副詞的修飾,一旦重疊為ABAB 后,形容詞詞性就變為動詞的詞性,表達了使某人或某物達到一種狀態或情景體驗的效果。如“講個笑話給我們聽,也讓我們高興高興?!薄翱旎羁旎?冷靜冷靜 舒坦舒坦 痛快痛快 暖和暖和”等等。漢語形容詞ABAB 式重疊,在泰語中并沒有。
7.A 里AB 式。這里的AB 限于某些含貶義的形容詞,重疊后程度加強,表達不滿、嫌惡、輕視、的感情感情。如:慌里慌張 小里小氣 古里古怪 糊里糊涂 馬里馬虎 土里土氣 羅里羅嗦。在泰語中沒有這樣的重疊,一般是用表消極意義的形容詞加上程度副詞來表達的。
8.ABB 式。這屬于形容詞的生動形式,由前一個表基本意義的語素,加后面兩個重疊的音節組成。如:明晃晃 軟綿綿 光禿禿 喜洋洋 皺巴巴 沉甸甸 亮晶晶 孤零零 陰森森 黑乎乎 空蕩蕩 這類詞前一個語素基本上是形容詞,但也有少數是名詞或動詞加后綴構成,如:汗漬漬 水靈靈 醉醺醺毛茸茸眼睜睜笑瞇瞇
漢語的形容詞重疊后做定語或補語,必須加“的”。如:他的臉被火辣辣的太陽曬得通紅通紅的。作狀語時一定要在后邊加助詞“地”。如:你們認認真真地做作業行嗎?泰語的形容詞重疊后做定語或狀語不用加任何詞語。 如:(他被重重地抽打了幾下)他是好人)。漢語的形容詞詞匯量大形容詞重疊的形式要比泰語豐富,在所有重疊形式中AA 式的相互對應可能在結構和語義上最完整,而AABB 重疊式中漢語AB 的語義包括的范圍更廣泛,有同義詞、近義詞,也有反義詞,而泰語一般是反義詞。其它的重疊形式泰語就不具備了,泰語如果要表達自己所沒有的重疊形式,一般是在在形容詞前加程度副詞、或是借助意義相似、相近的合成詞、固定短語等方式進行表達。如:

重疊后的形容詞不受 “太 很 特別 十分 非?!钡瘸潭雀痹~的修飾。
漢語和泰語的形容詞、副詞的區別有共同的方法就是,形容詞主要修飾名詞,且可以在句中單獨充當謂語,而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且不能充當謂語。但漢語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是形容詞和副詞是同音詞,即,語音形式和書寫形式相同,但意義沒有任何聯系,語法功能也不同。如:“好戲 光頭 硬漢 白菜 老人”中的“好 光 硬 白 老”等是形容詞,而在“好黑 光說不做 硬塞過來 白說 老不來”等結構中它們就是副詞??此七@類詞好像是形容詞和副詞的兼類,其實不是。因為這類詞除了音、形相同外,意義是毫無關系?!鞍撞恕敝械摹鞍住北硎挛锏男再|,說的是菜是白色的,而不是綠色或其它顏色,表明了這個事物的主要特征。而“白做”中的“白”講的是做事情的結果是徒勞的。它們在意義上沒有任何聯系。這在泰語中沒有,泰語如果要表示這類情況,有相關的詞語可以表述。如:“白菜”是,“白做”是用的詞在音、形、義上都不一樣。
文章主要通過漢泰形容詞的兼類、充當的句子成分、重疊形式及與副詞的區別等幾個方面,分析了漢、泰語形容詞在語法功能上的異同??傮w上看,漢語形容詞的詞量要比泰語豐富,形式更為復雜,它們之間既有共同之處又有所不同。寫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以上的對比能給一些學習語言的學習者提供一些方便和參考,文中的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給予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