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桐
莫泊桑小說《嫁妝》中的人物回指現象分析
■王欣桐
文學作品中常常會對同一個人物有多種不同的指稱形式,這些不同的指稱形式一方面避免了重復,另一方面也給我們提供更多相關的人物信息,并且能夠體現出作者的觀點,及態度。本文重點在于研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嫁妝》中對男主人公的不同指稱。理清不同指代關系,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體會隱藏在不同的指稱形式背后的作者的觀點。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嫁妝》描寫的是男主人公Simon Lebrument是一位英俊的公證員,他剛剛買下公證人Papillon的事務所,因此,需要付一大筆錢。女主人公Jeanne Cordier小姐有點氣質,人很單純。她擁有三十萬法郎的現金,結婚剛一周,Simon Lebrument便提出和Jeanne去巴黎旅行,并且他讓Jeanne帶上她的嫁妝,到巴黎后他拋棄妻子,自己逃往異國。本論文立足小說中對男主人公的不同指稱形式展開分析。
在小說一開始作者就用 Matre Lebrument,(勒布魯門先生)un beau garon(一個英俊的小伙),un chic notaire(一個帥氣的公證員),Un chic province(一個漂亮的外省人)來形容男主人公。這一連串的指稱,即表明了男主人公的身份,又描述了他的背景及外貌。比如Matre Lebrument,Un chic notaire,其中notaire表明了男主人公的職業是公證員,幾個指稱形式分別用到chic和beau形容詞來修飾。指出了男主人公不凡的外表,這樣的指稱形式用于文章的開始部分,作者是想為文章的結尾做鋪墊。一位年輕的公證員和一位相貌并不出眾的小姐結婚是為了她的三十萬法郎的嫁妝。
在男主人公結婚的頭一周中,作者Matre lebrument來指稱男主人公,Matre是對律師,公務員的尊稱,lebrument是男主人公的姓。這種社會角色與姓氏相連的指稱形式用在男女主人公新婚后,最親密的關系描述中,顯得格格不入,也不太合理。一方面是表明了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之間的距離感,顯露了男主人公為了得到女主人公的嫁妝才與其結婚。另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對男主人公的態度是揭露及諷刺。同時在男女主人公的親密關系中作者3次用到了savoir這個動詞,是懂得的意思,表明了男主人公在男女關系中展現出他是個戀愛高手,在男主人公和他的岳父的一段對話中,作者用le jeune notaire指稱男主人公。形容詞jeune放在名詞前,指從事時間不長的人,此處用jeune放于名詞前,一方面表明男主人公從事公證員的職業不長,另一方面表明了此人野心勃勃,指出了作者對男主人公的不信任和鄙視的態度。
Matre lebrument這種社會角色與姓氏相連的指稱形式貫穿整篇小說,無論是小說一開始對男主人公的介紹,還是男女主人公新婚時。甚至小說的結尾,體現了作者對男主人公的一種鄙視,對于男主人公利用自己的身份與美貌來欺騙女主人公的行為的揭露與憤怒。
因此,文中的指稱形式一方面給讀者提供了關于人物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敘事者的觀點,情感及態度。不同的指稱形式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文章。
(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