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嘉川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德陽供電公司,四川 德陽 618000)
智能變電站采用智能化一次及二次設備,都具備網絡化功能,能夠實現變電站各設備之間信息共享,從而實現了變電站供電自動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目前,隨著人們的用電需求不斷增加,電網供電量也相應提高,智能變電站的投入使用,極大提高了供電效率,滿足了人們的用電需求,為了適應智能變電站的發展,作為變電站重要組成部分的電能計量系統,也需要數字化、通信網絡標準化,以適應智能化變電站發展需要.。
智能化變電站電能計量技術與傳統計量方式存在很大差異,傳統變電站在電能計量方面,電能表采樣傳感器主要采用高功率輸出電流和電壓互感器;而智能變電站電能計量技術主要采用電子式互感器,并采用數字化模擬方式,將采集到的電量信息通過光纖進行傳輸。和普通傳感器相比,電子式傳感器具有準確性高,運行速度快,傳輸范圍廣等特點,在供用電規模不斷擴大的今天,極大的提高電能計量系統準確度、可靠度。另外,電子式傳感器為變電站提供準確的電量資料,使系統的運行速率也得到提升,從而為智能化變電站的高效運行奠定了基礎。
智能變電站電量計量的原理。在智能變電站運行中,電量計量是通過數據單元來完成的,該單元包含較多組成部分,如數據采集裝置、數據處理裝置、采樣計數器等。由于傳統電表的傳感器具有數據映射功能,所以,可以將電子式傳感器中的額定電壓及額定電流進行轉化,形成新的計量類型。
隨著供電量不斷增加,配送電設備不斷更新,配送電新技術不斷推廣,傳統的傳感器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智能變電站計量系統技術需求了,需要改進。電子傳感器能夠應用通訊信號,將電子信號轉化成數字信號,從而提高了供電效率。此外,它還具有電壓及電流傳感器,能夠準確的接受用電信息,并且結構簡單,覆蓋范圍廣泛,在智能變電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電子式傳感器很夠抵抗其它信號干擾,對采集到的信息通過光纖材料傳輸,能有效降低電流或電壓信號在傳輸中出現誤差,從而提高了供電穩定性。電子式傳感器由于具有這些優點,在供電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被廣泛應用到智能變電站供電運行中。
和傳統電能計量表不同之處在于,智能電能表能夠支持兩種信號,如IEC 61850-9-1 和 IEC61850-9-2,在二者的基礎上,再結合變電站運行方式,對電量計信息做及時調整,從而達到高效率供電目的。智能電表所采用的信息傳輸材料是光纖,極大提高了信息傳輸的準確性,這也是智能電表優于普通電表的指標之一。另外,智能變電站中之所以安裝智能電表,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其優越的性能,如它能夠對各種類型的電能準確計算,如,分時正反向電能、四象限無功電能、功率、電網頻率等組合運行參數。還能夠對流失的電量自動記錄,并儲存在相應設備上。此外,該設備在接入端使用了數字接口,使搜集到的信息自動轉換,并通過光纖傳輸,避免了用電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屏蔽,進而影響供電穩定性。另外,智能電能表的優越之處還在于能夠充分利用其它一些外在裝置,如數據處理裝置、數據分析裝置等,所以應用范圍相當廣泛。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些外在裝置安裝時,需要按照相關規定,使智能計量表按照規范化流程運行,才能實現智能變電站的計量系統穩定運行。
在智能變電站中,除了智能電表和電子式傳感器,還有合并單元,這三者缺一不可,在智能變電站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智能變電站之所以使用合并單元,是由于在該單元是變電站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能夠對電氣量進行有效合并,并對其中的數字信息進行初步處理,同時采用一定格式,傳送給電量計量設備。該設備對接受到的信息作進一步細處理,再給予保存,該處理結果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變電站供電運行穩定性及安全性。合并單元采集用電信息的主要方式有兩種,其一,利用IEC60044-8通訊技術,同時應用內插法及同步法將不同單元給予合并,再實施用電信息采集,從而得到需要的電流或者電壓信息。其二,利用IEC61850-9-1通訊技術,該技術能夠采用同步法,獲取用電信息,進行一定處理,傳送給智能表。由此可知,合并單元在用電信息采集中,對所需要的用電信息進行獲取,不僅提高了供電效率,也提高了供電穩定性,對于滿足變配電設備安全、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電子式傳感器的糾錯設計。由于電子式傳感器是智能變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應加大監測力度,提高計量準確性。目前,對該裝置的糾錯方式為,將測量數據和絕對值相比較,得到檢測誤差,從而實現糾錯效果。具體方式為,以傳統的傳感器作為標準器具,供電數據在二次傳輸中實現自動轉換,形成標準通道,并和合并單元處理的數據相比較,得到電子式傳感器的運行誤差,從而實現了糾錯效果。在實際操作中,標準傳感器發送信號,由校驗儀器接受,再傳送給合并單元,合并單元安裝在電子式傳感器中,之后再通過光纖傳輸,將信號分析處理,從而完成誤差檢查。其次,智能電表糾錯。智能電表通過光纖和電子式傳感器連接,并在物理層面上連接到以太網上。所以,智能電表在檢測時,通常和標準電表連接在一起,連接材料為光纖,當電量數據同時傳輸給這兩個裝置之后,分別計算,然后將智能電表中的信號和標準電表的相比較,從而完成誤差檢測,實現了智能表校驗目的。
智能變電站通過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實現了站內部不同設備之間的信息數據共享,從而提高了供電效率及運行安全及穩定。目前,我國供電量大幅度增加,對變電站電能計量技術提出新的要求。
[1]徐先勇.智能變電站電能計量模式分析[J].湖南電力,2013(S1):25-26.
[2]溫振杰.數字化變電站中電能計量及校驗技術分析[J].電子制作,2013,21(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