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強 王富明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井下技術作業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已經離不開石油。近年來,國內外的石油需求量及開采量都在不斷的增加。隨著科學手段的不斷增多,石油探明儲量一直在不斷的增加。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全球的石油總資源儲量大概有59650億桶,而中國的 存儲量僅占其中的1.1%。產量也在不斷的增加,2013年的產量估計約為20世紀70年代的1.5倍。我國人均石油消費量為0.37噸/年。
因此,保證石油的產量是我國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需求,而石油生產過程中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也是增加石油產量,保證產油質量的關鍵。
油井試油是指在可能或者已經確定有石油資源的油、氣層,通過相關專用設備,獲得流體的壓力、溫度以及相關性質等資料的過程。
(1)判斷石油的性質。
(2)通過專用設備采集的石油樣本,可以判斷石油是否具有工業價值。
(3)獲得相應地層的壓力、石油存儲量以及地層的滲透率等相關石油開采的數據。
正因為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石油開采過程中也是人們非常重視的工藝之一。
油井試油一方面是確定儲油的性質等,另一方面也是確保產油量的前提,目前常用的試油方法有以下幾種:
(1)抽井工藝
抽井工藝法是目前我國油田較為常用的一種試油方法。主要用于需增加產量和排油的油井,且技術相對簡單,易于操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2)自噴工藝
顧名思義,自噴工藝是利用油井自身的壓力使油井的油自動噴發,來保證產量的過程。因此,自噴工藝對于壓強較大的油井較為適用,對油井的破壞較少,但增產的速度較慢。因此,這種工藝在固井方面多為應用。
因此,試油工藝是以增產為目的,根據油井的實際狀況不同,也會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光油管抽汲和地層測試等這些試油技術,方法不同對油井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抽汲方法常用的有兩類,一種是常規抽汲方法,另一種是光油管抽汲方法。常規抽汲的試油方法會對油井造成較大的傷害,且效果往往不好。相對來說,光油管抽汲方法對油井的影響程度較小,在井壁的殘留痕跡或者井下墜落物體數量方面相對理想,在增加產量和質量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
由此可見,油井試油在產油的質量和數量方面提供了保證,但因這一過程中采用技術方式的不同,也會對油井的其他方面產生片面的影響。因此,保證產油質量和數量的同時,也要關注試油過程中對于油井的破壞程度,這就需要在相關的技術方面進行不斷的改進。
油井壓裂技術是指通過利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對不利于操作的油層進行相應的改造或者疏通,達到提升滲流度來增加產量的效果。因此,壓裂技術的應用更加應該根據油井的實際情況來運用。
在采油過程中,往往受到地質條件的影響,對采油產生不利的影響。為了保證采油的質量就需要運用壓裂技術對油層進行改造。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方式即為水力壓裂。水力壓裂方法又包括很多壓裂技術,例如限流法壓裂技術、多裂縫壓裂技術方法、投球法壓裂技術方法等,多樣的壓裂技術方法,為不同地質情況的順利采油提供了保障。
這種方法常見于油層存在污染物的情況,通過壓裂技術對于污染物的清除,提高流動效率,擴大油井井眼,進而提高油井產能。
近年來,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能氣體壓裂技術因其效果明顯、施工時間短等優勢成為使用頻率較高的技術方法之一。而且這種技術不僅適用于低滲透壓油田,也同樣適用于存在堵塞物的油田。且產能也會隨著壓裂深度的提高而不斷提高。但這種技術也存在相應的弊端,例如在壓裂過程中要保證壓裂液的質量,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減少過濾失去效能的現象,減少沙堵。
綜合看來,壓裂技術主要是通過解決油井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提高產能的技術,其對油井的傷害程度低,負面影響也較少。但仍存在相應的問題,以待改進。
針對每種技術,在作業過程中都有相應的要求,例如在油井石油時要求“三不”“四清楚”,“三不”即不漏取一個數據,不錯取一項資料,不堵塞一個油層。“四清楚”,即液性清楚、產能清楚、壓力清楚、井下情況清楚,做到試一層清楚一層,試一口清楚一口。即在相應的技術手段支持的情況下,還應注重細節,大小環節都要提供操作質量,這樣才能為油井的開發提供相應的保障。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油井的試油和壓裂技術也在不斷的增加和完善,分層壓裂技術、二氧化碳壓裂技術以及重復壓裂技術成為全球范圍內油井技術的主要支柱。但隨著社會發展的日益增快,這些需求不能滿足發展所需,且其在生產過程中對自然環境以及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也需要相關的技術不斷的進行改進和完善。油井和試油和壓裂技術不能僅限于產能的增加,應該更多的關注到其對其他方面的影響,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油井技術的發展和完善。
油井試油和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提高為油井產能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石油生產的環節很多,試油和壓裂技術只是其中的一環,這些技術需要進行有效的搭配,科學合理的進行管理和運用,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油井石油的開發。
[1]夏惠芬,李福軍,夏克英,楊樹人.水力壓裂垂直裂縫幾何形態數值模擬及影響因素分析[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6(01).
[2]崔彥立,石磊,劉全洲,梁芹,呂芬敏,王健,吳明江.劈裂法壓裂技術在牛東火山巖油藏中的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9(03).
[3]成榮霞,汪永利,張建英.水力壓裂在邊臺潛山裂縫性低滲油藏的應用研究[J].石油鉆采工藝,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