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憲君
(遼寧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21)
瀝青路面施工設計中面層結構設計的不夠科學合理及不合理的混料類型都會影響施工質量。結合瀝青路面設計有關技術規范標準要求,瀝青面層應不僅僅是達到車輛正常行駛要求,還要達到不滲雨水等目標,可選擇級配混合料粒徑應較小并存在一些空隙,小粒徑瀝青砼是比較適合的建設材料,它能提高面層的防水防滲性。瀝青路面可選用中粗粒砼或不同類型的級配瀝青碎石,應將下封層鋪設于瀝青面層下,以避免滲入雨水。
瀝青路面砼路一般都會從過濕土基地段穿過,但有時按照正常情況進行設計,采用挖方和就地借方工藝對路基進行全部填筑,并利用逐層晾曬法進行施工,易導致拖延工期,對正常施工進度造成嚴重影響。
在對鄉鎮通郵、實現水泥路路面的建設中,為對老路進行充分利用并節約土地及建設成本,還基于舊路路線及相應結構進行。嚴格按照公路設計實際需要,對采用路段具體狀況進行科學評估,與舊路具體情況相結合確定相應施工建設指標。
設計過程中調查不夠細致,只是粗略設計補強厚度,所以在后彎沉值上,大部分補強路段都高于設計值,使新路無法符合預期設計要求,進而在早期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
在設計路基的過程中,因地質鉆探資料不足,只根據地表情況對石質類型進行判斷易發生差錯。諸如一條原公路路段設計采用石方結構,整平層只利用15cm水穩砂礫,沒有對半剛性基層進行設置。實際施工時,發現路基是風化巖及泥質頁巖,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后,因滲入雨水,造成巖層結構發生軟化,瀝青路面結構不符合設計要求強度,而出現較大面積的風裂。
路面設計厚度主要累計路面設計使用壽命期限內的當量軸次,為方便進行相應計算,設計方通常都將設計公路交通量進行劃分以確定車型的具體交通量,再對車型對應的非標準車軸次進行確定,換算標準車軸載當量軸次,利用其具體設計使用壽命對結構厚度及彎沉進行計算。結合眾多的路面實際情況進行觀察,在非標準車換算為標準車軸載時,實際上無論按照哪種軸載,在當量軸次計算公式中發現,當量軸次與軸載比具有正相關關系。路面設計承受的實際當量軸次明顯高于其設計年限內的當量軸次之和,也就是公路在1-2年內已達到累計當量軸次是目前新建路面較多發生早期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于路面質量而言路面施工過程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環節,對于面層、基礎等結構的施工質量將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一是對采用的原材料檢驗不夠嚴格,瀝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佳,主要是礦粉和瀝青的用量,使瀝青路面早期產生多種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
二是施工機械設備相對落后、對混合料配比計量、壓實平整度及拌和均勻性等具體指標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是高度加熱瀝青混合料后,瀝青和礦料進行拌合時,瀝青將被高溫礦料灼焦而使其發生一定程度的老化,使路面強度發生一定程度的降低,嚴重的還將產生松散、坑槽等問題。
四是碾壓溫度過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溫度比規定上限高很多;另一個是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溫度雖然沒有超過規定標準,但比較接近高限值,若運輸距離比較短時,并進行及時攤鋪碾壓,就容易出現碾壓溫度比規范高限高的情況。若碾壓具有較高溫度,混合料難以壓實,將產生推移現象而導致微裂。
對面層車輛荷載傳遞的基層主要起到承重作用,其穩定性及強度將直接影響面層穩定性及強度,在基層建設施工中產生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沒有完全清除干凈各層及路面,在對各結構層進行鋪筑前,若路面結構層及路基表面的一些雜物沒有清除干凈,受雨水侵蝕作用,變軟的浮層細料受車輛行駛擠壓而導致沖刷高壓水流成漿,對瀝青面層表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是沒有嚴格控制基層松鋪系數而造成二次補加層沒有緊密連接下層基層,自身只有較薄的厚度,容易發生松散,進而使其結構產生各種不同類型的病害。
三是基層部分壓實度不夠。確定的最大干密度,基層壓實度與混合料比例尤其是含有的粗粒料量具有密切關系,含較多的粗粒時,壓實度即使高于100%并代表此基層已密實。所以對碾壓遍數及噸位適當增加,才能保證基層符合有關技術規定的壓實度要求。
受一直行駛的各種交通車輛的影響,特別是超重車輛,都容易造成瀝青路面下逐漸出現小面積松散,一些小坑槽等,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就容易使路面發生的病害日益嚴重化。而施工采用層鋪法建設的貫入式路面,應在初期處理好表面,定期進行必要的養護才能延長路面使用壽命。
一些公路養護人員,采用人工噴油及灑料方法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上開展養護工作,結果對原路面平整度進行破壞,嚴重的因噴油不足,沒有控制好用油量,進而導致發生各種類型的病害。
瀝青路面較多出現早期破壞的情況,不單與路面設計及施工等環節具有一定關系,也與路面竣工后實際管理及養護具有緊密的聯系。所以,作為重要質量通病之一的瀝青路面早期破壞,將應用瀝青路面壽命延長,使投資效益提高,應加強施工中各方主體的責任心,各自嚴格負責,遵循施工建設規范要求,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各環節的負責人員履行好職責,才能有效根治這一重要問題。
[1]孫長新,趙毅強,葉燕呼,等.廣東省公路瀝青路面氣候影響分區[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2010(12).
[2]林有貴,林家勝,羅竟.超載汽車對瀝青路面的影響[J].廣西交通科技,2011(17).
[3]林有貴,羅競.廣西瀝青路面典型結構的研究[J].廣西交通科技,2012(10).
[4]王進滿,黃廣忻,李智榮,等.瀝青路面早期推移防治的探討[J].山西交通科技,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