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世鳴
(廣東 梅州 514000)
隨著我國經濟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項目取得快速進步,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風險,主要包括建筑公司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程序,對風險的認識都是根據經驗積累判斷的,致使建筑單位抵御風險能力差。因此,要對工程項目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進行防范,避免造成嚴重損失,從而保證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
1 工期不合理。有些業主通常會采用縮短工期的方法,實現利潤最大化,導致設計、施工、訂貨的同步進行的現象層出不窮,各工種各專業不分晝夜共同施工,工期少則一個月多則幾個月就可竣工。有些上億的大型工程建筑,原本預算的正常工期需要三年完成,但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通常會將工期壓縮到一年甚至半年時間。這種違反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規定的施工,必然會存在各種安全質量的隱患,工程管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對監理施工設計等等工作帶來很大的難題。
2 選擇施工隊伍。在當下的建筑市場上,存在眾多的施工單位,部分業主會自行調選施工隊伍,但是在選擇時大都本著節約成本的理念,并未對施工隊伍的專業能力實行考核,是否能夠勝任項目建設都沒有充分了解。這樣在具體的施工中,應付了事確實管理的現象頻發,增加了監理施工設計等等工作的難度,提高了建筑風險。
1 在長期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設計單位把關設計質量的局面,這樣難以保證設計質量的科學完整,主要表現在未考慮實際的地形地質條件、施工難度,容易出現設計錯誤、遺漏、和缺陷,由于矛盾和設計脫節情況嚴重,會出現頻繁的設計變更、停工返修,無法保障安全和質量。
2 一味的聽從業主的決策,任意壓縮投資建設,造成施工隱患,導致翻修重建,非但沒有達到節省的目的,反而超出預算成本,使資金出現缺口,后續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1 投標決策時期的風險。這一時期的投標風險,主要是分析是否對項目進行投標,如果對該項目進行投標,該投什么性質的標,采取怎樣的戰略才能中標,這些問題在解決中主要的風險包括報價策略失誤風險和信息失誤風險兩方面。
2 簽訂履行合同的風險。對承包商來說施工階段的風險,主要是如何解決成本控制、質量、進度、安全的問題,這一時期的風險種類有:施工管理風險、合同管理風險、轉包或分包風險等。
3 驗收與使用時期的風險。施工項目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竣工驗收,在施工初期所遺留的問題,在這時期都會充分暴露出來。所以,要對建筑工程進行全面的監管,以確保驗收時期能順利過關,而這一時期的風險體現在驗收條件、債權處理等方面。
4 結算和審計時期的風險。這一階段是工程項目效益顯露的時候,前期的各種工作都是為結算所做的鋪墊,造價師對合同的解讀、當地定額的理解都關系到結算是否產生風險。
1增強業主的責任意識。在建筑工程項目中,貫徹實行“法人責任制”,使項目法人對工程效益負責;提高業主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大對業主綜合素質的培養;健全監督機制,進行宏觀監理,保障業主按照規劃方案執行施工。
2 選擇綜合素質強的專業人員進行項目監管,充分了解項目的質量、進度和投資情況,進行全程監控,衡量項目合理的效益、周期、費用、質量的標準,都是由最終工程項目創造的經濟利益來決定的。
3 通過招標的方式擇優選擇高素質施工隊伍,挑選正規的施工單位合作,避免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保證建筑的質量。嚴格按照施工標準購買施工材料、設備,在使用時要根據說明書正確使用。
1 增強設計質量。第一,政府相關部門提高設計市場的打擊監管力度,通過人員注冊、圖紙審查、資質管理等環節規范市場行為,并采用競爭手段,加強單位緊迫感危機感。第二,打破單位內部自行管理的局面,推廣設計監理制度,監控設計工作,審查設計成果,確保設計質量。第三, 在合理范圍內,增加合同的賠償條款,一旦發生嚴重的設計漏洞,導致出現超出概算,必須進行返工,所有的費用要設計單位自行承擔,極其嚴重的損失,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施工單位進行補償。
2 設計單位優化設計理念,增強設計深度。人員在進行設計前,要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收集建筑地的資料,了解項目研究報告的內容,掌握建筑材料性能、工藝設備類型及建筑空間,以此優化設計方案。
1 嚴肅對待標底價格,做好準備工作,合理分析,是否競標、競標的性質和價格,并做好標底的保密和審查工作,確保其嚴謹和科學。
2 對合同風險進行管理。項目工程的合同是全面管理建筑風險的重要依據,也是有效的法律文件,對待合同條款的每一項內容都認真研究,從風險角度判斷合同的性質,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測,做到心中有數,否則,一旦出現合同風險,將會給整個工程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3 對承包單位的選擇,首先要進行細致的市場調查,把握其在本地的資金運作模式和操作狀況,在招標文件的條款規定中,要包含以下重點內容:不允許出現轉包或分包情況,不得任意更換參建人員,避免出現掛靠。其次,加強外部管理制約機制,在投標時要繳納保證金,防止出現不法行為。最后,在簽訂合同時,要求由第三方進行擔保,確保合同的公正有效。
(一)風險回避。它指的是通過變更、放棄一些活動,回避和活動伴隨而來的風險, 避免出現損失。但是在工程項目中,沒有任何風險的情況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非常成熟完整的計劃也會存在風險, 在回避風險同時,也失去了獲利的機會。
(二)風險自留。這是一種財務性管理手段,業主自行承擔損失,風險自留的相應對策包括計劃和非計劃風險自留。
(三)風險轉移。它可以把風險轉移到有承擔能力的人身上,減少自身的損失,在建設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中,風險轉移是現在廣泛應用對策之一,任何的風險由最有能力的一方承擔, 符合這個理念的轉移均是合理的,能取得雙贏的結果。
(四)風險利用。指的是風險的利用價值,比如,承包單位根據設計變更、氣候環境等因素造成的損失,索要經濟補償,這就是風險利用的表現形式。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就使風險管理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在工程項目中通過分析造成風險的主要原因,并制定防范風險的具體措施,希望通過這些手段降低風險程度,提高我國工程項目的投資效益和管理水平。
[1]應金妲.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因素及其防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