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飛飛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林業局,山東 東營 257200)
林業產業化發展的現狀研究
逯飛飛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林業局,山東 東營 257200)
當前,實現林業的產業化,有效解決林業在產業化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當務之急。文章就目前我國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模式和林業產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進行了概括,并提出了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
林業;產業化;發展
林業產業化是指以森林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對林業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化布局,規?;a,集約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建立產供銷貿工林一體化生產經營體制,實現林業的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良性可持續循環。
(1)合作經濟組織和林戶的模式。這是一種以家庭為主體的生產單位,在同一個區域內,家庭之間形成了聯合生產的合作組織。在這個模式中,家庭負責生產,經濟組織為家庭提供市場信息,并同時負責家庭的產品的銷售。這種銷售模式,實現了生產、銷售、信息于一體的一條龍的服務,相對于其他模式,這種模式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的特點,在沒有形成規模生產之前,這種方式大多通過自發的形式形成,較常出現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區域。
(2)企業和林戶的模式。這是一種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以林戶為基礎的生產模式,通過企業的銷售和回收,實現訂單化的操作。這對于林戶來說,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他們只需要進行生產和加工就可以了,而對于產品的銷售和回收工作則都由企業進行,保證了林戶的利益。
(3)林業專業技術協會和林戶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林戶負責生產和加工,林業的技術協會為林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銷售與信息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技術。協會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有利的保證了產量的最大化,從而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1)資源因素。我國的森林資源分布不均,人均的占有量也相對較低,這是我國進行林業產業化的一個制約因素。同時,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的加快,我國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也增大,使得我國的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2)林業管理的體制因素。①我國林業產業化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首先,我國的林業產業化事業,對于國家、集體、一些經營組織和政府的關系的產權主體的界定不明確,這就導致各個機構和管理組織之間的關系也就不清不楚,使得工作無法進行。其次,對于產權一些客體,比如林木、林業的生產技術、林業的生產條件和林業的用地等,這些在內的許多產權的分權和占有、使用、經營等,也沒有嚴格的界定,缺乏科學的在法律意義上和操作意義上的劃分。②林業產業管理體制的不完善。通過對林地的分權到戶,使得林地是吸納了承包、“樹隨地走”的各種形式出現,使得各個農戶成為了產權組織的最為基本單位。農戶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也會十分重視對于林地的種植和培養,為了尋求經濟目標而加強對于林地的管理,甚至會出現不再種植農作物,轉而從事種植林地的現象,從而供應市場的需求,但是這種經營的模式會使得林業的發展與農業的發展相矛盾,實現不了農區林業的公益性的目標,從而無法實現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寫協調的目的,無法實現統一。
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它是以國內外需求共同發展為導向,從而實現國家的經濟目的。所以,在林業產業化的發展中,一定要明確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戰略目標,實現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改善相一致的發展戰略,提高林業產業化的集約化、現代化的水平,借助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一定要明確我國的林業產業化的運行模式的發展思路。在遵循產業化發展的內涵的基礎上,要構建林業產業化的模式,從而引導林業產業化進行建設,在規?;a上實現新的突破,從而實現林業產業化在市場上的有利地位,引導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朝著更加先進的方向發展,使它成為經濟建設中的關鍵點和重點項目。最后,在保證林業產業化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的同時,要建立起科學的林業的發展模式,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要注重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合理開發利用林地,實現生態環境的平衡,保證林地的健康發展。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相比于農業生產,農戶對于林業種植和管理的方法比較匱乏,專業知識也不夠,所以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首先,樹木的種植時間要比農作物的生長周期久的多,所以這就造成了農作物成熟了好幾期,但是樹木還沒有長大的現象。其次在樹木的開發上,為了實現經濟效益,就需要大片的土地進行樹木的種植,這就與生態環境的平衡和保護相違背,為了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就需要充分考慮在樹木種植的時候的開發問題。
(2)完善林業產業化的法律制度。法律對于人們的行為具有規范和限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法律能夠發揮其他措施所不能達到的效果,所以,對于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有必要加強對它的法律規定。為了使林業產業化的實施中,確保各種產權的明確,就要完善相關的法律規范,從而推動我國林業產業化法律的進一步完善和健全。通過在法律上明確規定生產者的產權,保證期生產的合法經營地位,解決林戶后顧之憂,才能有效地提高林戶的生產積極性,主動地投入進林業的生產過程中。
(3)完善林業社會化的服務體系。林戶進行生產和加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相關機構和組織對其提供及時的信息,以滿足林戶進行生產的需要,這是適應市場需求,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生產的行業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如果這個過程中,信息的不準確,就有可能導致林戶種植的樹木賣不出去,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導致林戶和相關組織和企業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完善林業產業化的社會化服務,建立高質量的服務體系。首先,通過對市場的整體把握,向進行林業生產的林戶提供準確的信息和方向,從而減少對于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林業生產中經濟效益,增加農戶和企業的收益。其次,還要加強對于林戶的技術支持和設備支持,借助先進的技術推動林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通過改進種植技術和對樹種的培育,使得在種植的過程中,實現產量的最大化,還能夠保證樹木的質量。最后,在最后的產品銷售階段,要不斷擴展對于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強對于后續的產品的加工工作,逐步形成良性的生產、銷售的產業鏈,實現林業產業化的規范化經營,從而促進林業市場的健康發展,提高我國的經濟效益。
我國的林業產業化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剛剛起步,對于市場的需要還要不斷的進行分析和研究,以獲得更加準確的信息進行生產,同時要克服在林業產業化過程中的各種限制因素,從而更好地實現林業產業化的發展。加強對于在生產、銷售中的各種措施的優化,加強對于林業生產的技術和設備的改造,實現林業產量的最大化和質量的最優化,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促進我國的林業產業化的穩定持續的發展,實現國家經濟的穩定增長。
A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dustrialized Forestry
LU Fei-fei
(Forestry Bureau of Hekou District,Dongying,Shandong 257200,China)
At present,to achieve theindustrialization of forestry,it is urgent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forestry.This paper summarized present development model of forest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forestry,and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ideas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forestry.
forestry;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
F326.2
A
2095-980X(2015)02-0124-01
2015-01-15
逯飛飛(1985-),女,山東廣饒人,大學本科,助理,主要研究方向:林果,農林,野生動物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