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達聰
(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
當前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聶達聰
(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目前,我國農業經濟存在著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村人才缺乏和農業科技水平落后等問題,本文認真分析了這些問題,并就此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對策。
農業經濟;問題;對策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是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長期戰略方針。農業的作用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所無法替代的。它首先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基礎,因為維持人類生存所要的糧食及其他物質資料來自于農業;它是工業及其他非農業部門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制約著其他產業的發展;它是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基礎。所以,農業經濟的基礎地位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能變化的。
(1)農村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首要及必要條件。但目前許多農村地方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電、農田水利等各方面條件還比較差。一是水利設施投入不足,水利設施抗災能力比較弱,抗旱、排澇設施老化,使農業的抗災能力弱。二是農業綜合生產效益比較低,農業規模經營難以形成。農村的水利設施等基礎建設才剛剛起步,農民生產生活比較困難,農業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現行土地政策阻礙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農民選擇了外出打工,成為了農民工。而家里的土地成為了他們的一塊心病?,F行的土地政策也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
(3)農業結構不合理,經濟效益低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產品的供求關系受到了市場的影響。市場需求越來越向著高品質、多樣化的方向轉變,突顯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越來越不合理。
首先,農產品種類過于單一。農民往往受到小農經濟的影響,只種植熟悉得到作物,而不愿意向水產品、水果等產品方向轉型。初級產品基本沒有附加值,造成效益低下。其次,市場對農業資源的配置作用不明顯。按說我國的農業也處于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經濟對資源有配置作用。但是,在農業生產的問題上,市場對農業資源的配置作用很不明顯,使農業資源利用不合理問題突出。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配置和合理利用,從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村經濟效益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
(4)農村人才缺乏,制約經濟發展。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的作用,特別是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是這樣。農業發展需要人才,但農村又缺乏人才,從而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農村勞動力是素質較低。由于農業的經濟效益較低,大量農民從農村流向城市,特別是有一定文化素質的年輕農民,而留在農村的是一些老弱婦幼。這就造成了農村的有素質的勞動力的缺乏。其次是農村的基層干部素質也有待于提高。由于基層干部的素質偏低,造成他們缺乏引導群眾和帶領群眾走向富裕的能力。而另一些基層干部整天忙于應付,不能深入農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能集中精力于農業經濟的發展上。另外還有一些干部因為待遇偏低的原因,工作中沒有積極性,對農村經濟根本不放在心上。這些因素嚴重制約著農民經濟的發展。
(5)農業科技的開發應用不夠?!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目前我國農村及農業上科技的效果很不明顯,農業科技的應用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主要包括:一是科技投入不足,資金問題是限制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也是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的重要原因;二是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與農民和市場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及諸多的不協調;三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很多農業科技只是停留在了理論研究上或實驗研究中,而沒有轉化為實際產品,沒有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1)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經濟發展,首先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各級政府應多渠道投入資金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應對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相應優惠措施,重點做好電力、農田水利設施、公路建設,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徹底改善。同時,要對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的后續管理工作認真對待,使政府的每一項投入都可以合理的應用,將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使之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2)實行土地流轉機制,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土地是農業及農村發展的基礎。實行先進的土地流轉制度,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是現在農業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只有把土地完全的利用起來,才能使土地資源增值,只有合理實行土地流轉才能推動農業經濟發展,使農業實現規模化生產。
首先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土地流轉的新機制,采取有償轉讓、土地租賃等形式,既挖掘了土地資源的使用潛力,又可以增加農民和集體的收入。①要將穩定的土地承包與有序的土地流轉進行有機統一;②要出臺一系列政策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辦法,對土地流轉程序、流轉手續進行規范,使土地流轉問題有章可循;③要結合農村城鎮化建設,鼓勵農民放棄經營土地,向小城鎮轉移到,加快土地流轉步伐。
(3)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實際上,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要發展優勢產業,對劣勢產業進行調整。我們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對農業結構進行多層次調整,推進農產品的多樣化和優質化,發揮傳統優勢農業產業,培育新的支柱產品,推動農業經濟的整體提高。
(4)發展農業科技,提高農業效益。我們要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應著力做到以下3點:①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財政對農技研究推廣的轉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農科研究推廣,特別是農業產業企業要加大投入,促進自主創新。②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創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信息體系。③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加大基層農技所的設備、技術投入,配備更多更好的農技推廣人員,重點做好對農戶、農業企業的實地指導工作。
文章針對現今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與措施,希望給予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建設性的建議,促進農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保證并鞏固農業經濟的基礎地位,使我國的農業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An Analysis on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Countermeasures
NIE Da-chu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
China is a great agricultural country,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dominate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national economy.At present,problems are still existing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including the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unresonable agricultural structure,insufficient rural human resources,and backward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backward,this paper analyzed these problems seriously,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gricultural economy;Problem;countermeasures
F323
A
2095-980X(2015)02-0125-02
2015-01-02
聶達聰(1983-),女,湖南人,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農村企業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