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旗榮
(湖南農業大學 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獼猴桃根系腐爛原因及防治技術
彭旗榮
(湖南農業大學 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通過文獻查閱和實地調查,歸納了獼猴桃根系腐爛的原因。調查表明,獼猴桃根系腐爛的主要原因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土壤多水性導致的爛根;二是土壤板結導致的爛根;三是病毒性爛根等。針對不同的根系腐爛原因,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獼猴桃;爛根;防治技術
獼猴桃,是中華獼猴桃栽培種水果的稱謂。也稱狐貍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奇異果、麻藤果等。獼猴桃味甘酸,性寒,有生津解熱、調中下氣、止渴利尿、滋補強身之功效。其含有硫醇蛋白酶的水解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養顏、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軟化血管、抗腫消炎功能。近年來,長沙市獼猴桃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是,根部病害已成為影響獼猴桃果樹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病害,嚴重制約了獼猴桃的優質高產,鑒于此,根據工作實踐,對獼猴桃根部腐爛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防治技術措施,旨在為獼猴桃栽培提供參考。
1.1 土壤多水性爛根的原因
土壤的含水量應該保持在65%左右,如果土壤的含水量低于65%時,就處于缺水、干旱狀態,根系生長就緩慢或停止。土壤的含水量如果長期高于65%,根系含水量就處于飽和狀態,水分把土壤的毛細孔堵塞,根系就不能順暢呼吸,最終會導致根系缺氧,破壞根系細胞,甚至會造成根系腐爛,最終導致植株死亡。植株根系腐爛的地上部表現為:葉片發黃、萎蔫或者低位葉片大量脫落,果苗停止生長、紙條缺水干枯,最終導致株苗死亡。大部分植株死亡的原因都是由于植株地處低洼地區,土質比較粘,地面積水過多,導致土質長期處于飽和狀態,以至于植株嚴重呼吸不暢,最終導致缺氧而致。
1.2 土壤多水性爛根防治技術
要防止多水性的爛根,就要合理的澆水,獼猴桃是一種高大的攀緣性藤本植物,葉片薄,葉面大,呼吸性強,水分蒸騰量大,平時其肉質根含水量在80%以上,所以,獼猴桃的需水量遠遠比其他果樹大得多,它喜水又怕積水,屬于濕性弱的一種果樹。要掌握在基肥后、追肥后、發芽前后、果實膨大期澆足水,保持地面濕潤,在果樹正常生長期要保證水分的供應,不能受旱。基本是陽歷6月份以前,澆水要及時、到位,6月份以后要適當控水,在澆水以后土壤不能長期處于飽和狀態。澆水不能大水漫灌,一水澆到頭,要分批澆水,有條件的盡量采取噴灌、滴灌的方法最好,要防止積水和肥料的流失。特別是建園后要注意做好澆水到位,排水通暢,防止澇災、水淹、引起水害,造成爛根、死樹的現象。
2.1 土壤板結爛根的原因
獼猴桃最喜歡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酸堿度(PH值)在7~8之間,透氣性好的砂壤土,由于獼猴桃屬于肉質根系,呼吸量大,穿土性差,對于粘重土、沙土、酸性或堿性土壤都不宜建園栽植,對于低洼地,易澇地,地下水位高和排水不暢的地塊,均不宜建園栽植。
近幾年來,果農朋友對有機肥和生物菌有機肥認識不足,大量的施用化學肥料和沒有腐熟的生雞糞、生豬糞、生牛糞、生羊糞和人糞尿等,使土壤嚴重板結,PH值升高,土壤內的有機肥和微生物菌群含量嚴重貧瘠,毛細孔堵塞,透氣性受阻,根系呼吸不暢,嚴重缺氧,爛根現象嚴重,死樹有增無減。
2.2 土壤板結爛根的防治技術
建園時一定要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以中性微酸,沙壤土為最好。建園要實行高壟栽培,在栽植時一定淺栽,決不能深,一般以嫁接口部位露出地面為宜。如果嫁接口距地面太近,最容易染上潰瘍病,因為潰瘍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靠傷口傳染,潰瘍病分為侵染期、潛伏期和發病期。當潰瘍病菌的孢子從土中爬出來之后,第一個就是侵染嫁接口,所以在栽植幼苗時盡量要淺栽,要保證獼猴桃幼苗不染病、不爛根、不死樹。
3.1 根腐病
危害癥狀:毀滅性真菌病害,病原菌為小密環真菌,發病較為普遍,造成根莖部和根系腐爛,嚴重的整株死亡。病菌以菌絲體及菌索在病根組織內或隨病殘組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生長季節根系在生長延伸過程中傳播。健康根系與土壤中病根、病殘組織接觸,也可以通過工具、雨水、害蟲進行傳播。
發病規律:病菌在根部病組織皮層內越冬或隨病殘組織在土壤中越冬,病組織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病根和土壤中的病菌是第2年的主要侵染源。翌年4月份開始發病,高溫高濕季節發病,由病殘體傳播,經接觸傳染。發病初期根頸部皮層出現水侵狀黃褐色病斑,逐漸變為褐色腐爛,條件適當時迅速向主根、側根擴展,使整個根系腐爛,流出棕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期在皮層與木質部之間,長出一層白色菌絲層,呈扇形擴展。
病株地上部枝梢纖細,葉小發黃,生長衰弱。在高溫多雨的季節,根頸部和病根部周圍的地面上,長出叢狀的淺黃色傘狀蘑菇,即病原菌子實體。受害嚴重的植株葉片變黃脫落,樹體萎蔫死亡。7~9月高溫多雨季節,為發病的高峰期,一般沙土園和肥水管理條件差的園子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①建園宜選用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田塊,栽植幼苗不宜過深,土壤中殘留的雜物,病殘根、樹樁和感染病原的根系要及時清理燒毀。②該病為土壤帶菌,可用150倍五氯酚鈉進行土壤消毒。發病輕的可用80%代森鋅200~400倍液,或用4%農抗120水劑200倍液灌根。
3.2 根癌病
危害癥狀:土壤根癌桿菌嚴重影響著植株的頸部和根系的發育。剛剛被感染桿菌的根系變現為乳白色,而腫瘤膨大后顏色就會加深,然后變成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看上去很粗糙或凸凹不平,有很多不同大小的腫瘤。感染病菌的植株會出現嚴重的發育不良,根系不發達,生長很緩慢,植株長勢遲緩,葉小而黃,經常出現落葉落果。
發病規律:在越冬的時候,病害會存留于根系皮層,或者殘存在土壤中,一般情況下,病害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到一年以上,這樣就會在第二年來臨的時候出現大范圍爆發。在嫁接口、機械傷口、蟲害侵蝕的傷口都是病菌入侵的地方,而且通過雨水或灌溉水,病毒可以迅速傳播,一般堿性土壤有利于發病,土壤粘重,排水不良以及耕作粗放,田間作業造成各種機械損傷多,以及地下害蟲多,都有利于病蟲害侵入,發病一般都比較嚴重。
防治方法:第一,不要在有根癌病發生的苗圃基地種植幼苗,也不要引進經過病蟲害危害的幼苗,但是如果發現引進的幼苗有病菌的發生,就應該立即銷毀,而且要使用2%的石灰水對剩余的苗株進行侵泡2min左右,或者使用0.1%升汞水侵泡5min左右,以達到消毒的效果。第二,對于受到病菌侵害比較輕的植株,可以采取刨土去腫瘤的辦法進行專業消毒,而對于受到病菌侵害比較大的植株,必須連根徹底銷毀,然后使用溴甲烷熏蒸消毒。
3.3 疫霉病
發病癥狀:疫霉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頸、主干、藤蔓。癥狀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先從小根細根發病,然后開始蔓延,主要癥狀為皮層水漬狀斑,褐色,然后開始腐爛,蔓延到整個根部,并發出酒糟味;第二種先從根莖先發病,剛開始主干基部和根莖部就會產生圓形水漬狀,然后就會變為暗褐色,成不規則形狀,直至皮層壞死,腐爛后也具有酒糟味。嚴重時就會蔓延至樹干,最終會到時根部缺水而死亡。
發病規律:疫霉病屬于土壤傳播疾病,板結、透氣不良、濕度太大、排水不暢的土壤中常發此病。而且當幼苗種植不恰當,種植埋在土壤中太深,也很容易感染此病。在夏季,如果根部感染了疫霉病后,十天的時間就會出現病菌大量蔓延,然后會出現黃褐色菌核。疫霉病在七月至九月份發病率最高,到了十月份就會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①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注意排水,保證土壤濕度的適中,以此預防病害的發生。②在選擇園區的時候避開低洼地帶,或者在雨水多發的季節進行高畦栽培。③選擇幼苗時要避免根部受傷。④土壤不要埋沒嫁接口,保證嫁接口露出土質。⑤病菌危害不大的時候,可以扒開土壤進行晾曬,然后進行專業的化學處理;當危害嚴重的時候,要立即對感染的苗木進行焚燒,徹底清除病菌根源。
3.4 獼猴桃白娟根腐病
危害癥狀:該病經常發病于根莖或根莖下部30公分處。病發早期,感染部位呈現暗褐色,布滿很多白色病菌。然后病菌開始蔓延,最后會侵染整個根部,而且也會感染至周圍的土壤;病菌感染后期,菌絲就會發展成菌核。當病菌感染不嚴重的時候,株苗并不會有什么不良癥狀,當時嚴重的時候,植株生長就會遲緩,果少味淡,2至3年內就會慢慢死亡。
發表規律:在越冬的時候,病菌就會以菌絲、菌索和菌核的形式殘存于土壤中,來年春季就會活躍,進而對植株繼續侵染。該病發病率嚴重的為沙質土和黏性土果園。在我國貴州等地區,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中旬,溫度達到20至30度時,病菌就會很快蔓延。到了5月下旬和7月中旬之間,株苗就會缺水;而8月和9月之間,溫度就升高,雨量減少,大量葉子就開始脫落,植株逐漸枯死。觀察研究發現,只要感染此病,當年就會死亡。
防治方法:①選苗時嚴格把關,并對株苗消毒,并堅決丟棄病菌感染的幼苗,也可以通過專業的化學方法進行化學處理,最終達到無病蟲害。②強化栽培管理。對園區要保證排水暢通,不要出現積水現象,保證園區土壤的濕度。另外,要保證嫁接口要暴露于外面,不能埋于突然里,避免傷口感染,而且要防止灌溉水對病菌的傳播。③多病株和病土消毒。當病菌感染嚴重時,盡早挖去已經枯死的苗木,然后進行焚燒,避免交叉感染,并且要使用40%甲醛100倍溶液或五氯酚鈉150倍溶液對挖去后的病土坑穴進行全面消毒。④使用抗病砧木及病樹橋接。有些植株收到白絹病感染的程度嚴重,感染后大部分根部被腐爛,這時恢復很慢,就可以采用上部橋接的方式橋接新根,或者靠接抗病強的砧木,以保證樹勢的恢復。
[1]朱有嘉.修文縣獼猴桃病蟲害發生規律與對策[J].耕作與栽培,2014,(1):50-51.
An Investigation into Root Rot Causes of Kiwi Fruit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Peng Qi-ro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survey,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reasons of kiwifruit root rot.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the reasons of kiwifruit root rot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3 aspects:one is resulted from excessive water contained in soil;the second is the soil hardening;the third one is viral rot etc..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root rot causes,and the paper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kiwi fruit;root rot;control technology
S436.634.1
A
2095-980X(2015)02-0154-02
2015-01-21
彭旗榮(1976—),男,湖南農業大學農業推廣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