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
(武漢東湖學院,湖北 武漢430200)
為了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自動化專業以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秀、崇尚科學、追求卓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自動化行業及相關領域具有國際視野和持久競爭力的卓越工程師為目標。通過厚基礎、寬口徑的大類基礎教育與自主性、個性化的專業教育,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研究開發能力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1)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①根據培養目標要求學生應該具備和達到怎樣的知識程度和能力程度:首先學生應將一些基礎自然學科掌握牢固,明白一些常識性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會基本的英語溝通;其次必須掌握自己的專業領域學科知識;然后基本上能掌握運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及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對于自己專業領域一些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一定要有自己的強項。②根據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培養人才:自動化專業這門工程技術學科適應性強、應用面廣,專業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也需具備,在專業領域內,一定的學科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也是基本要有的,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③根據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要求,提出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學生在校學習知識,最終是要走向社會面臨工作的實際運用,所以學校需要了解當下用人單位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而進行著重培養,更好地實現學校專業人才與用人單位實際需要人才的對口培養。
(2)優化自動專業課程體系。①自動化專業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多,要先看國家對當前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然后針對自己學校本專業的特點,縮減一些簡單的基礎理論課,多開設專業“自動化專業概論”、“控制系統CAD”、“現場總線技術”等系定選修課程,以跟蹤時下最新自動化技術手段,適應自動化技術向網絡化、綜合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②由于自動化專業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為了適應專業改革的需要,我們需要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內容慢慢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同時也讓科技創新的思維方法和經驗體會走進課堂,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和討論各種問題,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③課程體系的優化,取決于課程內容的專業性,在加強基礎課時,要突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開設精品課程,使課程內容“有梯度,有深度,夠合理,能選擇”,形成一套科學的,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④根據課程內容,適當調整專業課程實施時間。如將專業必修課程設計可以安排間隔一周,中途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好好消化這些專業知識,在消化這些知識的同時,學生能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拓展相關知識,然后做好專業課程設計。
(1)課程體系的改革。①學生為主體。需將中國現在以“老師為主體”或“填鴨式”的教學理念逐步改變,要向西方學習,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理念。所謂學習學習,學生才是主體,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管理者和幫助者。②注重能力培養。中國的學生踏入社會常常會出現履歷表上各種優秀,實際動手操作時就啥都不會了,這也是俗稱的“高分低能”現象。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注重學生們的能力培養,不僅要培養他們通識課程與大類課程的學習能力、專業基礎課程,而且對于主干課程的專業能力需讓他們在企業中去學習實踐,管理能力、畢業設計與科研實踐的創新能力才會有所提高。③競技意識培養。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當下一些好的大學生知識能力競賽,比如大學生挑戰杯、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使實踐教學能真正融入到他們的生活。并組織各種課內外科技活動,讓學生參與部分科研項目,鞏固和拓寬他們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技能以及產品開發能力。④社會化和國際化。提出“實踐教學社會化、國際化”的理念,高校應充分利用已畢業的校友資源,并與國內外一些著名企業合作設立聯合實驗室,讓學生去校外實踐;或者與國外相關高校建立姊妹校,派遣部分學生去國外高校學習,感受他們的學習氣氛,學習他們的先進知識理論,同時引進該學校的師資力量和學生,進行雙方交流合作學習,走向國際化。
(2)實踐環節的調整。①課外教學。中國教學歷來都是以課內教學為主,然而多樣性的課外教學是構建創新實踐平臺重要渠道之一。第一是定期請自動化專業中資深教授或業界精英來校開展學術報告講座,講講他們對本專業應注意的問題或經驗。第二是舉辦相關專業的科技展覽,讓學生多參觀了解自己的專業的發展。第三是開展科研交流以及討論會,增強專業間的交流和認識。這些課外教學能夠增強創新實踐的氛圍,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新實踐環境。②校內實驗:學校應該完善自己校內的硬件設施,建立更多的實驗室,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場所去做實驗,鍛煉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學會基本的實驗方法和調適手段,掌握實驗設備、儀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當學生把課內實驗掌握好后,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實驗要求,讓學生設計相應的實驗,借此開發他們的創作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使所學的知識更鞏固。③校外實踐:學校可以和當地自動化專業有關公司工廠進行合作,讓學生在假期去生產車間實習,跟著有經驗的師傅學習,看他們在工作中是怎樣實際操作的,提前了解自己所學專業以后的就業領域,熟悉一些自動化設備,學以致用,讓理論和實際更好地結合,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專業實踐能力。
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要求學生具有更扎實的基礎理論、更為寬闊的專業知識實踐教學,學生實踐能力也需提高。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想適應時代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學校也要保持與時俱進,首先就是要讓高校老師更新教學理念,提高他們自身素質,其次是學校課程體系要做出相應的改革,然后是學校要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各種渠道為學生創建更多的實踐平臺,最后是根據目標定位,結合高校自身特點把他們培養成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樣才能更好地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去,創建更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