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正根
摘 要:機械制圖課程是技工院校機械制圖與自動化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學好該課程對于學生就業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介紹了一些經驗與做法,與一線老師進行交流。
關鍵詞:機械制圖 教學效果 技工院校 計算機繪圖
機械制圖是技工院校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一門重要的必修專業課程。學好本課程對于學生將來就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技工院校機械制圖與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一般學習基礎較差,又沒有生產實踐經驗,學習抽象的機械制圖課程時難度比較大,教學效果不理想。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教學經驗,介紹如何促進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技能著重點的改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產實踐對機械制圖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在生產實踐中,主要是以計算機繪圖方式為主,與傳統的手工制圖方式相比,繪圖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對此,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著重點也應該進行變化。原來機械制圖課程中畫圖與看圖是同樣重要,在計算機繪畫條件下,相對而言,看圖變得更加突出。這是因為畫圖,特別是手工繪圖已經沒有嚴格要求,更重要的是能進行計算繪圖。為此,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及時改變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培養出適應現代企業所需要的勞動者。
二、上好緒論課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老師上課的道理也一樣,第一課關系到學生對于老師的評價,影響著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在講授機械制圖課程第一課時,筆者并沒有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直接上來就馬上講授新課。筆者采用先把往屆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給學生觀摩,首先向學生展示平面圖以及三視圖作業,然后向學生展示軸測圖,最后向學生展示實際零件。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感覺到平面到空間形成過程,感覺到機械制圖對于零件的實際形成所起的神奇魅力,增強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的信心,為學好機械制圖課程打下良好的開端。
三、按社會需求選擇授課內容
社會需求技術型人才,為此在進行課程內容選擇時,應該根據社會需求選擇授課內容,在選擇必需的有關理論知識以外,多選擇和補充企業所需要的知識,對一些知識可以根據學情以及知識體系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可以將繪圖儀器和工具使用這部分知識放到等分圓周知識的前面,這樣可以讓學生先掌握繪圖儀器和工具使用后進行繪圖,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還比如,為了提高學生對焊接知識的掌握,可以在機械制圖課程中增添有關焊接裝配圖有關看圖知識。
四、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應該針對不同的知識和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講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時,筆者對相關知識進行精講,并且要求學生一定要熟記。在講授平面圖形畫法時,筆者要求學生邊觀察老師的繪圖過程邊按照繪圖要領進行繪圖;在講授三視圖知識的時候,先選擇投影箱向學生展示三視圖是如何形成的,然后選擇課件向學生展示三視圖的畫法,最后板書向學生展示有軸和無軸畫法;對于斷面圖、基本視圖以及部視圖,可以采用課件、掛圖和板書等教學方法綜合使用,教學活學活用,能夠提高教學效果;由于標準件和常用件這部分內容比較繁瑣,因此老師應該先精講,然后要求學生自己自學領會,最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大量練習,通過多練鞏固所學內容。
五、注重提高學生計算機繪圖能力
技工院校的培養目標是素質高、技能型的應用型人才。也就是說,技工院校應培養一出校門就能勝任工作的人才。這決定了教學的指導思想應該以崗位能力為本位。為此,在進行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時,應該多讓學生學會運用計算機進行繪圖,提高學生計算機繪圖能力。當然,在組織計算機機械制圖教學時,要做好課堂管理。但是,一個班三四位個學生,一位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為此,筆者和其他老師進行了商量,兩個班合起來進行教學,其中一位老師負責知識的傳授,另一位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管理。授課結束后,兩位老師一起輔導學生進行練習。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效果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小結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要提高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效果,老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任務,在此基礎上,精選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社會需求,多采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及靈活變動教學組織方式來提高教學效果。這樣才能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具有較強操作技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樹合.提高機械制圖課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2).
[2]周玲.如何提高《機械制圖》課的教學效果[J].職業,2008(3).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