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鋼
摘 要:圖書館在運行和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加自身的藏書數量和期刊種類。由于期刊與其他藏書不同,它所具有的連續性和系列性,使得圖書館常常積累大量過期刊物。大型圖書館在過刊的儲存方面需要花費大量空間和人力資源,因此探索和創新過刊的使用方式和利用效率是圖書館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所要認真考慮和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圖書館工作;過刊;利用率;方式和方法
過刊不同于其它類型的過期物品,其本身還存在著一定的利用價值,尤其對于一些文學類、歷史類等的期刊,即使在過期之后也應該被妥善的保存,因為其有可能因為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變革而重新散發出歷史性的意義和價值。然而,對于圖書館的運行和管理來說,儲存和管理大量的過期刊物需要耗費圖書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所以要不斷尋找新的方式和方法,實現對過刊的重新利用,提高過刊的利用率,這樣不僅能為圖書館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空間和動力,也能進一步深化圖書館的服務,更好的服務讀者。
1 過刊的概念指代和基本特征
1.1 “過刊”概念的基本內容
所謂的過刊,是指定期出版的期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和流傳之后,因為新一期的同種期刊出版而失去了即時性,最終成為過刊。所以,過刊的存在,在本質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傳統意義上的“時間上的過期”并不相同。首先,期刊的出版周期有月刊、周刊、季刊和年刊之分,其過刊的形成周期也會不同。其次,相對于不同種類的刊物而言,過刊的價值也會不同,比如文學類的過刊一般不會以為新期刊的出版就價值大跌,而新聞類的期刊則相反,隨著新刊的出版,上一期的期刊就會失去新聞原有的特性,尤其是及時性之后,其讀者數量就會大減。最后,過刊在產生之后并不會馬上退出圖書館的藏書范圍,其使用價值和意義,常常需要一段時間的過度和沉淀,所以,過刊又不等同于廢刊。
1.2 過刊的基本特征
過刊除了表現出上述的相對性特征之外,其基本特征還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過刊“過時”特征的復雜表現。由于相對性特征的存在,過刊在出版日期和實際內容兩者之間產生著矛盾和沖突。往往過刊在出版時間表上表現得過期,而在內容方面上卻并不過期,甚至依然在某一研究方面和技術成果上還處于前沿地位,這樣的過刊其實并不過時。其次,過刊所具備的意義和價值并不會因為新的期刊的出版和發行而完全消失。過刊的產生,更大程度上是出版刊物的更新,而不完全是某一研究課題和技術開發工作的消失。往往科技類、文學類等學科期刊中的過刊,其價值并不遜于新的期刊,甚至會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后,過刊還具有社會歷史屬性。這種社會歷史屬性來源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當一種全新的技術成果或者文明得以產生和發展,其相關的歷史發展軌跡的記錄資料,就會變得十分珍貴。而過刊在此階段就會表現出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的價值。
總之,過刊的產生,并不是期刊意義和價值上的簡單的更迭,而是一種歷史性、時間性和相對性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是本文在討論過刊利用方式的優化及利用效率提高的基礎。
2 提高過刊利用率的必要性分析
過刊本身存在意義和價值是過刊利用工作得以實現和取得效果的基礎。而過刊利用工作的優化和過刊利用率的提高并不僅僅體現在對過刊本身價值的維護和實現,而是具備更加多元的表現形態。
一.提高過刊利用率,能減輕圖書館運行和管理的成本。圖書館作為為民眾提供閱讀服務和信息獲取的重要場所,在日常運作中,需要穩定的資金支持。而過刊由于其身份較為尷尬,雖然過時,但是仍然具有多重意義和價值,不能當做廢刊處理,所以需要妥善的保存和管理,比如需要固定的書庫作為儲藏空間、定期的防潮防蟲等維護工作,這些都工作的持續時間長,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實現過刊利用方式的更新和利用率的提高,能夠幫助圖書館減輕運作壓力,優化財政結構。
二.提高過刊利用率,是保存和發揮過刊價值和意義的必然要求。過刊本身的意義和價值不僅體現在過刊的內容上,同時還與社會發展的過程息息相關。現階段還很難對過刊是否能在未來社會和研究界產生深遠意義和影響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為了保存將來可能變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學術資料的過刊,必須保證對過刊的處理和利用能夠有一個高水平和高質量的發揮。
三.提高過刊利用率,是豐富圖書館服務內容,滿足民眾廣泛閱讀需求的需要。過刊本身的內容可能并不過時,甚至能夠在很長時間段保持前瞻性。而且民眾的閱讀訴求也是千變萬化,保持過刊的利用并提高其利用率,能夠幫助圖書館豐富自身的信息儲量,同時能夠為民眾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
3. 探究提高過刊利用率的方式和方法
在現階段分析如何提高過刊的利用率是一個體系性的課題,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影響性因素和內容。在明確了過刊的基本內容指代和基本特征,并了解了提高過刊利用率的必然性要求之后,筆者認為提高過刊利用率的方式的制定與選擇工作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3.1 借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實現過刊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形成
計算機信息技術對于圖書館的運行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已經被當前大部分圖書館的實際運行所證明。借助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也就成為當前實現過刊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形成的主要方式和途徑。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過刊管理和利用中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充分發揮:一是實現電子編碼,極大簡化過刊的收藏和索取程序,提高過刊的利用率。圖書編碼工作是一項極耗費時間和經歷的工作,而借助電子信息錄入系統和條形碼技術,就可以精準而快速的實現過刊的編碼工作,進而為簡化索取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建立過刊信息資源數據庫。借助電子信息技術能夠形成專門的電子信息資源平臺,將過刊的內容變成數字化信息并錄入資源庫,借助虛擬網絡世界,實現更大范圍內的閱讀和使用。
3.2 開發二次或者三次文獻,深度挖掘過刊的價值
本著“實用”的原則,從實際出發,根據本館的特定目標和讀者需求,借助網絡專業的搜索查詢服務及搜索引擎來尋找、收集所需信息,再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過濾、分解、歸集和總結,分門別類的編制相應的二次文獻、三次文獻,這樣不僅能深度挖掘過刊所蘊藏的價值,使其再度發光發熱,還能讓讀者能快速、準確,及時地查找到所需的文獻信息。
3.3 加強不同地區和城市間圖書館的合作,建立過刊共享的專屬渠道
我國地域遼闊,數據資源繁復,即使是過刊也可能因為地理位置和圖書館的變化而重新煥發出新的價值。因此,建立過刊共享的專屬渠道,加強圖書館之間的館際合作,不僅能重新整合資源,達到資源共享和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而且能夠幫助圖書館豐富內部信息儲備的數量和質量。過刊的共享和館際互借,也必然能夠帶來過刊閱讀數量和借閱頻率的提高,進而強化對圖書館過刊利用率的提升。
3.4 加強宣傳教育,糾正讀者固有偏見
不得不說,過刊的雙重身份和過刊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并沒有在真正的意義上被廣大讀者所了解。很多讀者一味注重新出版的期刊雜志,而對過刊心存偏見,這在客觀上影響了過刊的使用效率的提高。因此,圖書館應該定期開展過刊集中展示活動,并組織進行現場的教育活動,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閱讀價值觀,做出正確的閱讀選擇。
4 結語
過刊并不是廢刊,其價值含量充滿了未知性,它與整個社會和研究界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提高過刊的利用效率,不僅是減輕圖書館財政壓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圖書館發揮自身服務功能,更好服務讀者的有效方法。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館際合作以及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圖書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過刊利用的效率,也能更好的發揮過刊的價值和自身的服務功能。
參考文獻
[1]習高明琳.對專業期刊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的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2(10):22-24.
[2]幻孫超.圖書館過刊文獻管理的改革實踐[J].圖書館雜志,2008(2):39-42.
[3]黃曉民、楊京旭、丘峰.中文期刊過刊使用辦法探究[J].圖書館建設,2010(3):56-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