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玉
摘 要:地方歷史博物館是兼具地方志性與歷史性的公益場所,其展陳工作須依照這兩種屬性展開。本文從地方歷史博物館的屬性入手,探討了該類博物館展陳的特殊性,并由其特殊性設想出三種適宜該類博物館展品陳列設計方向。
關鍵詞:歷史博物館;地方特色;文物;布展;陳列
對于館藏文物來說,在庫房內深藏雖是一種較為可靠的保存方式,卻難免令人有國寶價值得不到完全體現的惋惜。歷史類博物館是提供對文物的搜集、保管、研究和陳列展覽的公益性場所,可以說它是一個適宜的載體,將現代城市難以窺見的歷史人文內涵濃縮提煉后通過實物體現出來。一座城市無論大小繁華與否,地方歷史博物館的存在都是很有必要的。
1 地方歷史博物館展陳的挑戰
藏品為筋骨,展陳為皮肉。作為一座合格的現代化博物館,除了必要的場地和設施之外,符合藏品背景布展陳列也是至關重要的。邏輯清晰且有特色的陳列展示不僅賞心悅目,更會有助于參觀者對展出藏品的理解。陳列方案千篇一律會引發參觀者審美疲勞從而影響知識的吸收,也可能掩蓋掉藏品本身的魅力,降低展覽價值。每一座博物館都應有屬于自己的設計方向。與特定主題博物館不同,地方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基本上都存在時間跨度大、種類繁雜的問題,在陳列設計上往往難以找到平衡點。如何圍繞本地資源,規劃出有清晰地方烙印的展陳方案,打造充滿生命力的博物館,可說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2 地方歷史博物館展陳的特殊性
地方歷史博物館,顧名思義它兼具“地方”和“歷史”兩種屬性。圍繞這兩種屬性可將其展陳布置的特殊性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文物安全的要求。不同于科技類、藝術類等類型的博物館,歷史類博物館展陳的前提與關鍵是文物的安全。要建設一座歷史類博物館,首先要確保防盜、防震、防污染、防水火等設備到位,確保展廳內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線等對文物影響降到最低,環境要求相對來說要嚴格許多。這難以避免的會使設計在美觀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卻是絕對不可妥協退讓的。
二是要表達地方特色。由政府投建的地方志性質的博物館往往肩負著宣傳作用,是一座城市的介紹書。各地歷史人文都有自身獨特的發展脈絡,如何自然地融入地方特征,展示地方特色,進而激發參觀者對當地各方面的興趣,也是地方歷史博物館展陳設計中的重要課題。
三是要迎合參觀者的需求。地方歷史博物館的參觀群體水平參差不齊,業余人員占多數,因此在展陳設計上要明確服務對象,不能過于專業化、脫離化,需盡量避免運用晦澀的排列組合方式,或者大段含有術語的文字介紹。地方博物館作為地方標志性館所,姿態不應是高深莫測,而是平易近人。
3 地方歷史博物館陳列設計方向的設想
將展品按照科學合理的分類和順序組合排列起來,是博物館展陳工作的基礎的一環。展品的陳列做得得當,其他設計方面的精彩才能得到充分體現;反之,陳列隨意拼湊堆砌,會致使所有努力付之東流。現在的博物館,尤其是歷史類博物館,展品陳列整體上以材質分類居多,如石器展廳、青銅器展廳、陶瓷器展廳等等。再細致到每個大分類中的小組合及順序,做法就是多種多樣的了。關于博物館展品陳列的設計,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在這里僅針對地方歷史博物館,圍繞上述其特殊性,談一下筆者心中幾個比較理想的陳列設計方向。
3.1 以沿水歷史發展為方向
水在孕育生命的同時,也孕育了人類文明。地方歷史文化多沿水脈而生,無論是江、河、湖還是海,有水的地方考古發現往往比較多。舉例來說,在山東濱州濱城地區,蘭家遺址、臥佛臺遺址等多處重要文化遺址均沿黃河、徒駭河兩條主要水道分布,而當地的兩大古城遺址——浦臺古城與鳳凰古城當年也分別是臨近黃河和徒駭河而建立的,可以說黃河與徒駭河沿河文化就是整個濱州地區文化歷史的發源。若該地區建立地方歷史博物館,將當地考古發現與文物藏品以黃河、徒駭河作為分支,在地理位置這一縱軸上鋪設時間橫軸,將與之相對應的文物排列整合,可帶給參觀者地域特色濃厚、邏輯線路清晰的感受。
3.2 以敘述當地歷史時間線為方向
此種陳列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講故事”,需要設計專門的引導路線來輔助。參觀者一踏入館內,首先了解到的是當地的文明起源,而后一路感受歷史長河中當地人類文化的發展,這其中涵蓋對應時間所有的展品與介紹,直到最后踏出博物館參觀者看到的是一條完整的時間線。在這種設計下,根據地方情況的不同,展品的陳列或會出現一定程度地雜亂,但由于利用了普通人對“歷史”最為直觀的理解,是最容易被大眾“消化”的陳列方式。在設計中可運用光影、雕塑、機械、多媒體等科技手段增加趣味性,提高博物館的教育作用。但由于易產生雜亂問題,此種設計僅適用于規模較小的博物館,或是在大規模博物館中進行部分應用。
3.3 以展品先進程度階梯為方向
無論是從實用角度還是藝術角度,文物之間總會有個先進程度的高低。先進程度階梯不同于研究價值階梯,也不同于時段階梯,是不與時間前后直接掛鉤,卻又有一定時間順序可遵循的衡量標準。一件文物可能先進或落后于它所在的時代。將同一先進程度時代不同的文物組合排列在一起,可以較直觀的對比出不同時代思想文化的開放程度。尤其是在各地方歷史文化不同的情況下,此種陳列可提升可查歷史不十分久遠、展品資源相對匱乏的地方博物館的教育深度,使博物館展陳布置更具層次感。
地方歷史博物館由于其特性對展陳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這些要求和限制也可看作是對展陳設計方向的指導。將博物館想要展示、保護和研究的內容分析透徹,便能夠定位展陳主題,選擇設計方向,并輔以各種裝飾手段開展展陳。當然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與細致的鉆研,成功的博物館多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不斷的積累與完善才逐漸趨于完美。用心設計,在經驗與教訓中不斷改良,必然可以打造出一座充滿活力的地方歷史博物館。
參考文獻
[1]王炯.歷史類博物館文物陳列展覽的初步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2]嚴楓.講述特點鮮明的地方歷史——地方博物館基本陳列的設計定位[J].博物館研究,2008,102(02):14-17.
[3]趙偉斌,閆林蔚,楊紅梅.濱城文史集萃[M].北京:中國文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