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良
(萬安縣窯頭鎮中心衛生院,江西 萬安 343800)
精索靜脈曲張是指精索靜脈回流過程受到阻礙,瓣膜失去應有的效果以及血液出現反流而引起血液的瘀滯,從而導致蔓狀的靜脈叢出現擴張、彎曲和伸長的現象[1]。精索靜脈曲張會影響精液的質量,從而導致不育;一般癥狀性精索靜脈曲張都存在著腎臟腫瘤和腎積水等基礎病史,但是原發性的精索靜脈曲張的患者可能有不育的病史。筆者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下腹部小切口手術治療精索靜脈曲張80例,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萬安縣窯頭鎮中心衛生院收治80例精索靜脈曲張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33.5±6.5)歲。均有陰囊墜脹、腫痛以及久站加重的癥狀;陰囊內觸及團狀的曲張靜脈;均行彩超檢查確診為精索靜脈曲張,其中左側精索靜脈曲張40例,右側精索靜脈曲張23例,雙側精索靜脈曲張17例。
均行下腹部小切口手術治療:局部麻醉(肥胖患者可使用硬脊膜外麻醉)后,讓患者平臥位,選取腹股溝韌帶中點內的上方,沿著下腹的橫紋向外部作橫切口,切口長度1.5~2.1cm。在切開皮膚后,鈍性分開皮下組織,假如遇上腹壁淺靜脈拉向旁邊,則無需結扎,切下淺筋膜,顯露出腹部外斜肌腱膜,再順著纖維切開腹外斜肌腱膜,鈍性分開腹部內的斜肌以及腹橫肌直到腹膜外的脂肪。使用甲狀腺拉鉤牽開該切口,并向內推開腹膜。多數患者可看到增粗的精索靜脈,一些脂肪比較多的患者則很難輕易看出,可以沿著腹膜向下面進行尋找,或者是通過牽拉睪丸來發現可見的精索抽動。在實際的手術過程中,要盡量地游離精索靜脈,這樣再切除一段血管,在兩端進行雙重的結扎,將兩側結扎在一起。另外,還能夠避開輸精管進行整束的結扎。最后使用“8”字的縫合一針閉合腹內斜肌以及腹橫肌,之后縫合腱膜及其皮下,使用可吸收的線在皮內將皮膚進行縫合,手術結束。
80例均完成手術,手術時間14~32min,平均(13.4±2.9)min,術中幾乎未見出血,術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3d。53例患者(66.3%)對術后疼痛可以忍受;27例患者(33.7%)對疼痛無法忍受,需給予非甾體解熱鎮痛藥物,或給予100mg強痛定肌內注射,其中25例疼痛在1d后緩解,2例患者在3d后疼痛完全消失。患者住院時間2~6d,平均(2.4±0.3)d;所有患者均無切口感染和其他并發癥,經6個月~1年隨訪所有患者均無復發。
精索靜脈曲張在男性疾病中十分普遍,靜脈血液出現持續性的反流是導致精索靜脈曲張病癥的主要病因,其治療的目的是切斷腎靜脈血液的反流情況,再解決睪丸淤血的現象[2]。手術治療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一般在患者出現十分明顯的病癥或出現不育的情況下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結扎手術的類型包括經腹股溝和經髂窩途徑的腹膜后的高位型結扎手術,還有一種方法是在近幾年才出現的腹腔鏡下的精索內靜脈高位結扎的手術[3]。
下腹部小切口結扎手術切口小,且無較大張力,使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在術后的恢復過程中不會出現疤痕,治愈后切口美觀。本研究結果顯示,80例患者平均手術時間(13.4±2.9)min,術中幾乎無出血,53例患者疼痛可耐受,其余27例經非甾體解熱鎮痛藥物治療后疼痛均消失;術后患者均無切口感染和其他并發癥,經6個月~1年隨訪,所有患者均無復發。表明下腹部小切口結扎手術治療精索靜脈曲張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較低且不易復發。
[1]李平鋒,梁宗,曹國燦,等.精索靜脈曲張不同治療方案的比較[J].當代醫學,2010,17(10):45-46.
[2]楊輝亞,張書珍.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索靜脈曲張手術后遺癥的臨床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67-68.
[3]丁新民,溫洪波,蔣國華,等.不同腹腔鏡手術方法治療精索靜脈曲張的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