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東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200)
現在,數控技術在我國得到大規模應用,機械制造加工過程正向高精度、自動化及數字化方向邁進,社會對數控技術專業人才也有非常大的需求。《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就是為培養數控技術人才而開設的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性課程。
當學生開始接觸時會很自然產生興趣,教師應該引導這種興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學中運用各種教法讓學生保持、發展這種興趣。如在教授數控機床的實際應用內容時利用學生對家中機械設備及電器品的了解,設問如何才能在工廠里生產加工出來?學習完本專業,同學們到工作后也可能會制造這些產品,以這種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要保持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盡力給于學生正面的、積極的鼓勵。創造性思維、創造力是堅實的基礎知識的升華、飛躍。在教授新的內容之前,先了解學生前面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檢查復習這一環節,發現學生缺少什么基礎知識,先給補上,使知識的鏈條不脫節,這樣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生就有自信,才有效果,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充分運用現有的先進教學設備及多媒體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讓教與學都不再枯燥、乏味。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放一些先進的加工方法。在學習循環指令時,可把加工過程做成動畫進行演示,讓學生一看就明白循環起點、終點的位置,走刀路線等。
在數控仿真軟件應用教學中,一開始設計較簡單的零件圖樣。教師先進行示范性操作,同時提醒學生認真觀察,掌握操作要領。當機床的模擬切削聲響起來,切屑飛濺,毛坯隨著道具的加工變成圖樣要求的工件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度膨脹,此時也恰是讓學生動手操作,進行模仿的最佳時機。當學生獨立完成,興奮不已時,及時表揚學生所取得的成績。
根據專業要求,合理安排實訓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以“學生能學會什么教什么,怎樣貼近工廠實際情況怎樣教”為原則,刪除不必要的章節,增加企業已有的先進技術。可以在機械加工實訓基地內為一些校企合作單位生產加工部分機械零件,這樣學生嚴格按照產品質量要求、工藝方案、檢測方法進行零件加工,并嚴格按照企業的規章制度進行考勤,使學生與企業接軌。
在理論與實踐融合過程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是“雙師型”教師,而且要積極參加機床實際操作培訓、取得相應技能等級證書。保證教師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
為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掌握,本課程總評成績可以分為理論部分、實踐部分和作業部分,所占比例分別為40%、40%和20%。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能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動手能力起到考核檢驗的作用,作業部分還能培養學生執行力。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對學生學習本課程的效果作出一個較為全面的評價。
[1]李榮珍.高職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課程標準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 2013,15(3):49-50.
[2]紀紅兵.淺論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課程的教學思路[J].神州,2013,(12):69.
[3]王彥華,丁潔.《數控編程與操作》仿真教學淺談[J].裝備制造技術,2013,(2):131-133.
[4]黃登紅,童建平.在《數控編程與加工技術》課程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的幾點體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5):140-141.
[5]張勇.淺談數控編程與機床操作教學融合[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