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趙文藝++侯慶紅
依據具體的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選定課程訓練單項能力的任務,開發《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一體化課程。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活動為導向,知識、理論、能力訓練和實踐一體化進行,最終實現讓學生獲得崗位工作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培養目標。
就業崗位職業能力項目任務《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是我院數控維修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主要介紹數控機床常用低壓電器、電氣控制線路基本環節的工作原理,并對數控機床電氣控制線路作分析,培養電氣控制系統的制造、維護與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研究《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課程的思路是:分析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確定課程任務,帶領學生完成任務,訓練學生辦事、解決問題的能力,練出自學的能力,學到相關知識,獲得實際成果,讓學生在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和自信。
一、課程改革的目的
電氣控制技術是各類數控裝備控制系統核心技術的一部分,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企業需要在常規生產運行、維護崗位,具有理論、操作、設計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我們在對就業崗位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開發了《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一體化課程。
學習完本課程后,學生能選擇、使用低壓電器元件,制作企業常用電氣控制電路,制作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會維護安裝、調試控制電路,能判斷、排除電路故障;按照安全操作要求,訓練規范操作方法、步驟,練習主要工具、儀表的使用;具備事故處理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及合作共事、應變、表達能力。
二、課程設計思路
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和反饋、到企業調研,分析歸納數控機床電氣控制系統操作、維修、生產、營銷、管理等崗位的工作任務和應具備的崗位能力,課程設計與崗位的工作任務相結合,學習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以職業行動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項目為載體、以訓練能力為目標,任務驅動的一體化課程設計,最終讓學生獲得崗位工作職業能力為核心。
通過完成漸次復雜的工作任務,不僅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生的團隊合作、溝通、與人競爭等社會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分析評價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展示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策略等方法能力得以提升。
三、課程整體設計方案
由實際崗位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工作條件、工作方法,來確定典型教學任務,教學過程、教學條件、教學評價標準。教學目標包括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具體如下。
能力目標:依照任務要求,會正確選擇低壓電器器件;完成低壓電器元件的安裝,線路的連接;對電氣控制電路進行調試和故障排除;正確使用工具儀表;熟練使用繪圖軟件、文字處理軟件;安全、規范的操作能力;培養與人競爭協作的能力,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自我學習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知識目標:介紹低壓電器元件的作用;電氣控制電路原理,器件選擇的必要計算;學習電氣控制電路對電動機的控制方法;依據故障現象,分析電氣控制電路的故障原因;學習國家、國際相關標準規定。
素質目標:依照企業工作規范要求完成任務;執行任務中,訓練與人合作,與人競爭協作的能力;發現并發揮自己的潛質;克服困難,享受成果,樹立信心。
四、一體化課程設計內容
通過基本操作訓練、典型控制操作訓練,到綜合實訓,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的制作,實現《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一體化課程的教學目標。
1.基本操作訓練,以電動機起動停車項目為載體,利用實驗室現有實驗臺插接制作,訓練學生對電動機的基本控制。
任務1:制作電動機直接起動電路;
任務2:制作電動機正反轉電路。
2.典型環節實訓,以單一電動機控制的技能實訓項目為載體,使用實際器件,按照企業要求制作電路配電盤,訓練學生布置器件、接線、調試、排除故障能力,強化學生自學能力。
任務1:制作電動機減壓起動電路;
任務2:制作電動機制動電路。
任務3:制作多電動機順序起停電路。
3.綜合實訓,以機床裝配項目為載體,制作電氣控制柜產品整機裝配,訓練學生裝配能力、產品文件制作能力,強化計劃與自查能力,強化獨立完成工作過程及創新能力。
任務1:制作SK40P數控車床電氣控制柜;
任務2:制作CAK3665Si數控車床電氣控制柜;
任務3:制作XD-40A數控銑床電氣控制柜。
五、教學方法
給學生明確的任務,進行反復訓練,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實踐,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做好相關知識的準備,邊做邊學,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能力、探索知識、總結經驗,形成概念。師生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以企業角色為依據,完成教學任務時,扮演不同角色,熟悉、適應未來崗位要求。
六、實施體會
按照《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柜》一體化課程的設計,我們已經在三屆學生、五個教學班中做了實踐。學生面對自己親手制作的控制柜,按下按鈕,控制電動機的運行,看到電動機按照要求依次運行,成就感油然而生;看到電動機紋絲不動或異常運轉,不用教師催促,學生就會查原因、找故障、分析電路。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培養了職業能力,挖掘、發現了自我的潛力,建立起自信,掌握了就業的技能。進入企業,很快就能獨立工作,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對于教師,教改是一件實施難、堅持難、配合難的工作。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職業、教學水平和整體素質,需要有配套的實訓條件,需要有人員、物資、耗材和工具的支持、維護。實訓場地與教室不同,組織、引導學生,使教師的工作量增大許多。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6.
[2]項毅.機床電氣控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