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繼承
我國牛奶安全狀況如何
生活中總有很多朋友問我,牛奶安全嗎?能否放心飲用?答案是肯定的,是毫不含糊的。但如何讓人明白、讓人信服,就要擺一擺事實和講一講道理。關于事實和道理,我歸納有三點:
從形成看,牛奶被稱為“白色血液”。稱之為“白色血液”,說明它重要、貴重,說明它安全、營養,也說明了它的來源和本質。牛奶來自血液,是血之精華。其形成過程為:奶牛采食草料,草料被胃腸消化,消化后的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當血液流經乳房時,血液中的營養物質經過乳腺的過濾和合成作用,形成牛奶。據科學研究證實,每生成1升牛奶,至少有500升血液流經乳房。與人類母乳汁,可以說是異曲同工。目前人類可利用的動物乳汁不超過10種,其中牛乳及其制品被人們食飲得最普遍、最多。
從擠、加、銷看,我們國家從擠奶、貯藏、加工,到銷售都是全封閉運行。牛奶在全封閉系統中加工、運輸和貯藏,自然減少了外界污染的機會。同時,除加熱殺菌等特殊工段外,基本都保持低溫,保障了牛奶質量安全。
從監管看,目前奶業相關法規標準逐步健全,監管責任明確,監管隊伍和手段齊備,依據法規各部門開展嚴格的監管。農業部門累計抽檢10萬多批次生鮮乳樣品,樣品覆蓋奶站、小區、牧場、運輸車等各個環節,檢測指標從6個增加到12個,涵蓋所有違禁添加物,連續6年100%合格。質檢部門加強了對加工和流通等環節抽檢,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9%。
由此可見,奶牛的生理特點決定了牛奶是安全的,封閉運行的過程說明了牛奶是安全的,乳品檢測項目之多說明牛奶是安全的,監管的嚴格程度說明牛奶是安全的,銷售環節規范狀況說明牛奶是安全的。
牛奶同其他動物食品相比特點如何
牛奶是世界公認的最為理想的蛋白質食品,主要是因為其他動物食品中有的營養成分,牛奶中都有,而其他中沒有或不足的營養成分,牛奶中還有,而且與其他動物食品相比,牛奶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動物食品中的營養,如蛋白質、脂肪、能量、礦物質、維生素等,大家都很熟悉。除此之外,牛奶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生物活性功能物質,這些物質包括免疫球蛋白、抗菌肽、抗菌蛋白、低聚糖和脂類等物質,這是其他動物食品中少有的。雖然它們在牛奶中含量少,但功能巨大,能促進智力發育、增強胃腸機能、改善機體健康、提高免疫能力等等,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牛奶可養育一個生命”的道理所在。當然,這些物質有多少種?成分如何?結構如何?功能如何?直到今天還在深入研究中,盡管沒有更多的數據來證明,但上千年的實踐足以說明了嬰兒不吃母乳,再不吃牛乳對健康是極其不利的。這些功能活性物質對熱比較敏感,過度加熱容易受到損害,最好避免過度加熱,因此在加工和使用中宜采取低溫殺菌,低溫殺菌既可有效殺滅有害菌,又盡可能地保護了這些物質免受熱傷害。從這個意義上講,低溫巴氏鮮奶就很好地保護了這些生物活性功能物質。與鮮奶相比,超高溫滅菌奶的功能活性物質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其基本的營養價值還存在,仍是最理想的蛋白質食品。
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差異如何
嬰幼兒奶粉是嬰幼兒的主要食品,其質量安全關系國計民生,關系群眾利益,關系社會和諧穩定。也常有人問我,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有沒有差異?據我了解,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基本沒有差異,僅有微小的不同。為什么這樣說,首先基礎標準都是一樣的,都采納了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關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食品安全標準;其次配方原料大同小異,無論是用量較大的乳清粉,還是用量較少的添加物,都由全球共同的、不多的幾大供應商提供,因此可以說基本沒有差異。說有微小的不同,是各國在設計嬰幼兒配方奶粉時考慮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區域、不同的食物構成等因素,依據這些進行了微小調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國家標準采納了國際標準,相關乳品企業在制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時遵循了這個標準,但在標準許可的情況下作了優化,更有針對性、適應性。
當前的奶業形勢如何
針對當前我國奶業發展形勢,我認為總體發展態勢向好,未來發展既有挑戰,又有機遇,機遇總是大于挑戰。關于態勢向好,我用四個“明顯”說明,即“產業素質明顯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轉型升級明顯加快、扶持力度明顯增強”。眾所周知,當前我國奶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遇到了一些新問題,有價格下滑、進口劇增、消費低迷等等。如生鮮乳價格,據行業內統計,2014年11月份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每公斤3.84元,環比下跌1.5%,同比下跌3.5%,已連續9個月下跌,累計跌幅9.9%,奶牛養殖者出現了一些困惑和焦慮。雖然自2014年2月生鮮乳價格持續下滑,但從2014年整體情況看,年度平均價格還是高于前幾年的,是歷史上最高的年份。當然物價上漲增加了養殖的成本,相對效益有所下降。價格下滑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市場的消費量增長緩慢。由此可見,奶類的消費量、價格是由市場所決定的,是經濟規律所決定的,不可能由單方面原因影響持續漲或者跌。但是從長遠看,奶類消費量的增長是剛性的,大家要充滿信心,只有通過轉型升級,走現代奶業的道路,提高奶業整體素質,奶業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
我國奶業的前景如何
說到前景,我認為我國奶業的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廣闊”。為什么這樣說,一是消費增長的驅動。目前,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數量只有30多千克,不到亞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轉變和膳食結構的改善,乳品消費將持續、剛性增長。二是收入增長的拉動。每年我國居民收入增幅超過10%,可拉動乳制品消費增長8%。三是人口增長的推動。每年我國新增人口約600萬,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再新增約200萬,以目前水準測算,可增加消費需求5%以上。四是推進城鎮化水平的帶動。我國推進城鎮化每年轉移農村人口約1500萬,農民進城后消費轉型升級,口糧減少約1/3,乳品消費增加約1倍。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國奶業仍是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潛力無窮、前景廣闊。
今天,業界同仁、乳制品生產和銷售企業齊聚一堂,倡導誠信自律,我感覺很有意義、很有必要。如何自律?我想自律的落腳點是誠信,是各行各業要履行職責、本分經營。對養殖者來說,就是要“養好牛、產好奶”,從根源上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對加工者來說,就是要“收好奶、做好乳”,從加工環節上保障乳品質量安全。要加強奶源基地建設,要注重檢測、監管,要改進工藝,要科學設計產品。對銷售者來說,就是要“奉公守法、誠信銷售”,要拒絕利益誘惑,加強終端管理,避免銷售“偽、次、假、劣”產品。
作為行業協會,倡導行業誠信自律,是社會賦予協會的神圣使命,也是協會自身的基本職能。多年來中國奶業協會一直倡導行業誠信和自律,2007年協會組織乳品企業簽署了“南京宣言”,并和廣大會員一起踐行自律。中國農村雜志社也在積極倡導行業誠信和自律,去年組織了一系列活動,我也都參加,都很有意義。今后,希望我們一如既往,與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建設誠信自律奶業。通過講誠信、講自律,為消費者奉獻更營養、更優質、更安全的乳制品,讓消費者放心、讓消費者安心,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本刊記者曾詩淇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