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桂 吳慶海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泰州 225300)
當前畜禽疾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研究
曹德桂 吳慶海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泰州 225300)
目前,畜禽養殖正在向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但是養殖場的建設如缺乏科學嚴謹的態度和綜合有效的防疫措施,就會導致疾病的暴發、蔓延,其后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要把畜禽養殖場建設好,疾病防疫工作必須放在頭等重要位置,從而確保畜禽疾病的能夠得到有效的防控。
畜禽疾病防控;主要問題;對策
1.1 對畜禽疾病認識不夠,防疫工作不到位
目前養殖大環境復雜,受飼養方式、地理環境和技術水平等因素影響,許多畜禽養殖地區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現象較嚴重。如果飼養人員思想麻痹,對疾病的防控沒有足夠重視,就容易出現疫情。部分養殖企業尤其是種畜禽場對豬瘟、豬藍耳病、雞新城疫、禽流感等烈性傳染病的認識程度不夠,仍認為HI抗體水平較高即可保護畜禽不受感染,忽視了舍內的環境衛生工作,減少甚至不再進行免疫和消毒,造成疫情發生。
1.2 忽視日常管理工作,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意識
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是一種系統化的管理工作,它可以減少外界疾病因素進入養殖場或在養殖場內部畜禽之間傳播,使畜禽遠離致病因素。隨著現代化、集約化養殖技術的推廣,對飼養環境條件、管理技術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想使畜禽發揮最大的生產性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必須在整個生產周期中始終遵循生物安全體系原則,重視日常管理工作,嚴防病原體進入畜禽場,才是畜禽疾病防控的關鍵。
1.3 養殖準入門檻低,養殖場設計及管理不規范
標準化的飼養模式能大大降低疫病發生的機率,但我國還有很多非標準化的養殖場(戶),庭院飼養模式也普遍存在,且散養戶數量龐大,其防控疾病的意識和措施往往不到位,抵御市場風險和疫病暴發的能力低,形成防疫漏洞,對大型養禽場造成嚴重威脅。在當前農村,養殖準入門檻低,養殖戶往往在養殖場址的選擇及場內設施布局上不合理;受土地使用的限制,養殖場所多建在村莊內,且相互靠近,一旦有養殖場發病,周邊多戶即連續發病。圈舍布局不合理,場內凈、污道不分,沒有排污消毒設施或排污消毒設施不健全,污水橫流、蟲蠅遍地,沼氣和發酵設施利用率低。畜禽的生存環境差,周圍環境中的雜草叢生,圈舍內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過高,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響畜禽的健康,容易引發疾病。
2.1 提升相關人員的畜禽疾病防控意識,進行相關的培訓
對相關的畜禽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的畜禽防控意識培訓,要及時的進行培訓,讓相關的管理人員及時的關注和了解最新的畜禽相關的疾病和相關的疾病防控措施。這樣才能不斷的保證對畜禽進行及時的預防,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從而降低養殖場的損失。要提升管理員將疾病防控工作貫穿到日常工作中,嚴格的將疾病病原體隔離到養殖場外面的。同時養殖場(戶)與獸醫行政管理單位應加強聯系,及時交換信息,掌握畜禽疫病發生動態和流行情況,采用“早、快、嚴、小”的方針,撲滅和控制畜禽疫病的發生和流行。
2.2 加強養殖場的日常管理,從各個方面注重飼養場所的衛生
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注意養殖場的衛生。首先是飲用水方面的衛生。水源應首選自來水或井水,如使用井水則應在選址時就必須抽樣送檢,水質合格的井水方可使用。
其次是引進的禽畜群的健康狀況。引進或購進的畜禽群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生產效率,一是嚴格檢疫,凡是進入本養殖場畜或禽都必須經過檢疫并持有效檢疫證明。二是去弱留強,防止潛伏弱個體中的“內源性”疫病蔓延。三是定期檢測,及時淘汰陽性病畜、禽。
第三飼料應選擇生態環保型的飼料。盡量來自于信譽度高的生產廠家,便于調配和質量控制。
第四是場地消毒與環境衛生制度化。畜禽養殖場的消毒衛生工作是疾病防制的一個關鍵措施,不僅要做到經常化、制度化,在消毒的方法上還要做到規范化、科學化。
第五是要注意定期進行驅蟲行動。一般的畜禽養殖場飼養密度較高,且多數采用封閉式飼養。
充分發揮獸醫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引導作用,加強法制建設和執法水平,監管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病死畜禽及其廢棄物隨意流通,減少疫病傳播機會。
(1)畜禽養殖場一旦發生疑似傳染性疾病,應及時隔離病畜禽,同時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部門匯報疫情,如確認為烈性傳染病,應遵照有關規定,配合防疫監 督部門,按照“早、快、嚴、小”的原則,果斷采取撲滅措施,進行無害化處理。
(2)糞便和污水是場區和周圍環境衛生主要污染源,同時糞便及污水還是病源微生物滋生繁殖的主要場所。糞便無害化處理應引起高度重視,目前糞便無害化處理主要采用堆積發酵、生物降解和沼氣池發酸等。
(1)疫苗接種 畜禽養殖場的疾病防制工作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統一規范,明確一位專職獸醫防疫人員負責本場內的畜禽疫病防治工作。
(2)免疫監測 免疫監測是通過免疫畜禽群抽樣進行抗體檢測,了解畜禽群的免疫整體水平,掌握母源抗體的消長規律。
免疫是畜禽抵抗疫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制定免疫程序時應充分考慮疫病的復雜性及常在性,結合飼養品種、本地疾病流行情況等因素制定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應選擇正規廠家、免疫效果確切的疫苗;免疫后應加強對免疫效果的監測,發現免疫不合格的畜禽及時采取補免措施。
[1] 梁穎.如何做好畜禽疾病的防控工作[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1):96.
[2] 黃應忠.農村畜禽疾病防治及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13,(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