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英
(門源縣東川畜牧獸醫站,青海門源 510399)
畜牧業發展對環境污染及應對措施
劉紅英
(門源縣東川畜牧獸醫站,青海門源 510399)
隨著規模養殖比重的增加,規模化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已對當地人民生產生活造成危害,已引起了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生產者的高度重視。我們要積極研究和采取相應的對策,加大防治與管理力度,走健康發展道路。
畜牧業發展;環境污染;原因分析;應對措施
我國的畜牧業在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畜牧業的發展不僅滿足了畜產品的市場需求、滿足了人民對蛋肉奶等畜禽產品的要求,更是對農民增長增收提供了新的創收點,大大提升了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但隨之而來的畜禽業發展也帶來眾多的負面效應,如養殖場的糞便、尿液、污水等排放對周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畜禽業養殖產生的污染已經成為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的來源之一,也是現階段治理環境污染必須要認真對待的很迫切需要的解決的重要內容之一。筆者通過對轄區內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現狀的調查,查閱有關資料,參照外地經驗,提出了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建議及對策。
1.1 飼養方式落后,規模化程度不高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肉、蛋、奶等畜產品供應量逐年增多,畜牧業經濟也出現轉型升級,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逐年上升,但由于飼養場片面強調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導致對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不加重視,不能做到養種有機銜接實現生態循環,致使養殖業中產生的大量糞尿等排泄物不能有效還田而成為污染物。小型規模養殖場設施、飼養方式落后,沒有配備相應的糞便無害化處理設備,沒有對養殖生產中產生的糞便加以處理而直接排放到周圍環境,給附近的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生態造成了污染。
1.2 飼養場動物防疫條件不合格
小規模飼養場不經規劃、不經審批,缺少必要飼養設備和糞便處理設施,養殖場動物防疫條件不合格。如大部分蛋雞場、養豬場、奶牛飼養場均是家庭飼養,飼養場坐落再村舍或河流水體附件,無任何環保措施,生產中產生的污水不加處理直接流向河流、飲水源或魚塘,對周圍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雨天糞尿橫流,夏天,蚊蠅成群,成為一些傳染病的重要傳播源,嚴重影響著周圍群眾的正常生活。
1.3 飼養場規劃布局不合理
在進行飼養小區選址時,對飼養場對周圍環境沒有進行很好的估算,沒有對場內的生產、防疫布局進行很好的規劃和設計,小區內的規劃更不夠嚴謹和科學,如養殖舍之間距離太近,缺少必要的隔離措施,污水排放不集中,生活區和生活區安排不合理,給生產管理造成眾多不便,更易造成重大環境污染。同時,目前多數養殖小區沒有糞污處理設施注重了圈舍等生產設施的建設,而沒有或不完善相應的配套技術服務設施,沒有人工授精、診療設施等。還有一些養殖場建筑十分簡陋,沒有圍墻、沒有消毒、沒有病死豬尸體處理、沒有病畜隔離舍等設施,人員隨意進出,疫病的風險加大。
2.1 積極宣傳引導,加強環境監控
規模養殖場污染的治理,必須依靠相關的法律法規監督。首先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輿論宣傳引導,利用各種途徑普及有關飼養的科學技術知識。其次政府要加大宣傳引導工作,對畜禽糞便資源再利用配套技術和開發研究項目給予適當的資金支持,畜牧和相關職能部門要建立健全養殖環境監控與預警體系,實時監控養殖污染帶來的危害,對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染物排放納入總量控制,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場關閉和限期治理,以促進畜禽養殖場能在良好的生態條件下得以可持續發展。再次要提高養殖門檻,科學合理的規劃飼養場地,積極學習先進國家處理養殖帶來污染的成功做好和先進的經驗,使畜禽業污染防治走上科學化、系列化、無污染化。
2.2 綜合利用,走循環發展之路
畜禽養殖業雖然污染重,但整個行業利潤低,風險大、市場波動影響大,不能像傳統的工業或生活廢水處理一樣走單純的治理的路子,因此對其治理應放在鼓勵、引導養殖場如何把生產的糞便變費為寶,實現生態養殖,做到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要把資源化利用當做治理畜禽污染的首要原則,積極探索畜禽糞尿無害化處理措施,資源生態化利用的有效途徑,做到既能防止消除畜禽糞尿帶來的污染,又能給農業生產提供有機高效的有機肥源,通過較低的投入換取較高的產出回報,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2.3 加強政府扶持,實行產業帶動
嚴格動物防疫條件的審核,從養殖場的選址、布局到日常的生產,要制定嚴格細致的規劃和標準,不達標者,嚴禁生產經營,同時嚴格落實防污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達不到污染治理的不得生產經營。對國家的扶持政策要進行細化,禁止對污染場或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飼養場進行補助,同時對飼養場的污染治理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
2.4 加大科技攻關和技術推廣力度
面向畜禽污染治理的全程,深入開展飼料生產、飼喂方式、糞污處理、機械設備、資源化再利用等關鍵環節的技術攻關,形成支持畜禽污染治理的技術支撐體系。通過技術培訓和推廣,把相關技術推廣到生產實踐中去,逐步達到源頭控制減少排放、中間科學儲存減少流失、后續嚴格處理減少污染的目標,逐步建立健全畜牧業污染治理技術推廣、工程服務體系,為治理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的污染創造良好環境。
劉紅英(1978-),女,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動物疫病防治 畜產品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