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波 姜亮亮
(煙臺市牟平區畜牧獸醫工作站,山東煙臺 264100)
豬場蚊、蠅類寄生蟲的危害及防控
姜 波 姜亮亮
(煙臺市牟平區畜牧獸醫工作站,山東煙臺 264100)
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指為預防野生動物和昆蟲將傳染病和污染物傳入豬群并阻止傳播而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蚊蠅是將新病引入豬場和老病豬群傳播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春末夏初季節是蚊蠅繁殖活動的高峰期,廣大養豬生產者必須提高對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把驅蠅滅蚊作為豬場生物安全體系的重要一環來抓,多措并舉,確保豬群健康安全,提高養豬經濟效益。
夏秋季節,由于受天氣炎熱等應激因素的影響,豬本來就食欲不佳,敏感性增強,抵抗力降低。如果再受白天蒼蠅的爬行騷擾和夜晚蚊子的吸血叮咬,生豬躁動不安、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輕則影響其生長發育和飼料利用率,重則豬被咬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更甚者還會導致貧血、過敏、紅腫等癥狀,抵抗力嚴重下降,埋下疫病隱患。
豬場對蚊子蒼蠅的控制既要考慮到簡便性、經濟性、高效性,又要考慮到抗藥性、對天敵影響、環境污染及藥品殘留等諸多問題,就是說要因地制宜、因場制宜、因時制宜地選用生物防治、藥物殺滅、物理方法等多種標本兼治的綜合措施,方能達到最佳效果。做好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即是指為預防野生動物和昆蟲將傳染病和污染物傳入豬群并阻止傳播而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
盡管蚊子通常被認為是侵害人類的害蟲,但其也侵擾豬和其他家畜。目前有大量有關豬遭蚊蟲侵襲的報道。根據報道,蚊蟲是日本乙型腦炎傳毒的重要傳播媒介,尤其是在水稻種植地區。另外,蚊蟲也能傳播豬的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PRRS)。病毒可以寄居在蚊子的腸道中長達6h,但在蚊子的表面不能存活。蚊蟲還能傳播豬嗜血支原體。由蚊蟲造成的經濟損失尚沒有記錄可尋,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該病卻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據報道,某些種屬的蚊蟲可刺激機體引起過敏、不適,有時造成病毒的傳播。即使是密閉性良好的操作,仍可受到蚊蟲的干擾。所有蚊蟲均需要合適水環境才能完成生活周期。蚊蟲在水中產卵,并在水中發育為幼蟲和若蟲。根據蚊蟲種類不同,利于產卵的水的類型也各異。伊蚊常在干燥的低凹處(如車轍、蹄印、廢輪胎)產卵,并在下一個雨季儲存積水。因此,在制定蚊蟲的控制措施時必須考慮蚊蟲的種類,因為控制蚊蟲發育所需的水是關鍵。一種控制措施不可能對所有的蚊蟲有效。在使用殺蟲劑時,必須將有效的殺蟲劑在恰當的時間用于蚊蟲出沒的地方,否則沒有效果。選取封閉區域飼養可能暫時能躲避蚊蟲的侵擾,但是卻不切實際。若有效控制蚊蟲滋生,必須對大片區域進行驅蚊處理,因為蚊蟲可以從周圍的未驅蚊區域飛入。
蠅對養豬業的重要性主要源于以下幾點。首先,衛生部門常把家蠅作為豬舍衛生檢驗標準;其次,某些蠅類和昆蟲叮咬豬,引起豬的不適,甚至引起疾病;另外,某些蠅類能引起蠅蛆病,蠅蛆與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蠅的寄生無嚴格的宿主特異性。
家蠅:在豬生產過程中,最常見的是家蠅。家蠅可在任何潮濕的有機物上(如糞便、動物尸體的腐肉和垃圾)繁殖產蛆。家蠅并不叮咬家畜,但因從動物皮膚爬行,給動物造成困擾,并且可以傳播病原體,如沙門氏菌、豬瘟病毒、溶血性鏈球菌和線蟲卵。通過家蠅體表器官(如毛發、腿和口器)傳播以上或其他病原體。采食食物時,通過口器舔吸食物或家畜的糞便。消滅蒼蠅最根本的辦法是消滅其滋生地。使用表面殘留殺蟲劑噴灑蒼蠅會停留的地方(如地面、屋頂、隔墻等),可取得理想效果。對糞便每周至少噴灑一次,在地面噴灑較薄的一層,即可干擾家蠅的生活周期。
廄螯蠅:在豬生產中的蠅類,除了家蠅,第二大常見蠅類是廄螯蠅。廄螯蠅是一類討厭的叮咬昆蟲。該類蠅喜歡光亮區域,但仍會進入各種房屋和建筑場所內。成年廄螯蠅的外形與家蠅類似,但可根據口器的不同將其區分開來。廄螯蠅侵擾動物,引起動物不適,造成動物的飼料轉化率小幅降低。廄螯蠅是豬瘟病毒和豬嗜血支原體的傳播載體。虻蠅:雖然除了家蠅和廄螯蠅之外的其他蠅類對養豬業沒有那么重要,但是仍然有必要提一提。虻蠅體型較大、強壯、具刺吸口器。虻蠅叮咬引起疼痛反應,該類蠅為血食性,未吸食完的血液常從傷口流出。水對于虻蠅的發育繁殖非常重要,虻蠅一般將卵產在生長在水面上的植物葉子上。幼蟲孵化后,落入水中,并以水生昆蟲為食。一般在干燥地面上化蛹,在1~3周后羽化為成蟲。虻蠅可以傳播豬瘟。虻蠅一般難以控制,因為常用的殺蟲劑和驅蟲劑均對虻蠅無明顯效果。可以考慮將豬的飼養區域轉移至離虻蠅滋生地較遠的區域。
蚋科(墨蚊)成蟲體型較小、短粗,背面隆起如駝背,吸血,呈世界性分布。在小溪水面下滋生繁殖,下一代成蟲將在這些溪流下成群出現。大多數蚋科昆蟲為嗜鳥血蚊蟲,但是很多以各種哺乳動物的血為食。只有雌蚋吸血,其叮咬習性和成群出現常引起家畜不安。如果不被打攪,雌蚋將在4~5min內吸飽血。防治措施同虻蠅。
蒼蠅的幼蟲引起蠅蛆病。這些蠅類在新鮮傷口產卵,其幼蟲(蠅蛆)鉆入皮膚組織,在皮膚組織上留下蠅蛆移行的隧道,有時為致死性的。產卵雌蠅可以侵襲任何哺乳動物,并在傷口邊緣產下150~500個卵,幼蟲在傷口處生活3~6d后,離開宿主,在地面化蛹,在3d或幾周內羽化為成蟲。清除環境中可能致傷的尖銳物、及時關注產仔豬以及減少雌蠅產卵滋生地的管理方法,對于控制蠅蛆病非常重要。在雌蠅產卵前,建議在傷口處涂抹驅蠅防水劑。如果傷口已經感染,倘若幼蟲仍停留在皮膚表面,可以使用加壓噴霧劑以殺滅幼蟲。
綠頭蒼蠅或麗蠅可引起某些宿主發生非特異性的蠅蛆病。一般所指的蠅蛆病是雌蠅將卵產在壞死的、腐爛的或腐化區域,而綠頭蒼蠅或麗蠅與之不同。某些綠頭蒼蠅只把卵產在輕微腐爛的區域,但是某些綠頭蒼蠅將卵產在腐化后的傷口處,仍然有些綠頭蒼蠅直至動物死亡后才產卵。因此,在傷口的發展過程中,均有不同種的綠頭蒼蠅在傷口處接連產卵。此種蠅蛆病比一般意義上所指的蠅蛆病更為常見,但是對于宿主的危害相對較小。可以采用相同的防治措施對蠅蛆病進行預防和控制。
姜波(1981-),男,助理獸醫師,從事畜牧獸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