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鳳艷
(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動監所,遼寧建昌 125300)
布病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季鳳艷
(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動監所,遼寧建昌 125300)
布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它是布魯氏菌病的簡稱,是由布魯氏菌屬的細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變態反應性傳染病。羊、牛、豬是人類布病的主要傳染源。人體傳染布魯氏菌可以通過體表皮膚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感染途徑與職業、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其癥狀主要有發熱、多汗、疼痛(主要是大關節、肌肉最為明顯)、乏力等。多見于農村,養牛、羊的人易患此病。
患布病后,首先出現的癥狀是發燒,體溫可達38~40℃,不同人發燒的熱型差別較大。有的人體溫并不太高,波動于37~38℃之間,持續時間長,處于長期低熱狀態;有的人體溫呈波浪狀,即高熱幾天,體溫降下來幾天,又開始高,反復多次,所以布病又稱波狀熱。還有的體溫忽高忽低,早晚變化大,病情兇險,呈弛張性發熱等等。當前主要是長期低熱者多。
另一個特點是患者多汗,尤其發病初期更為明顯,晚上汗更多,汗質粘稠,多出現在頭胸部等。
患者還經常出現骨關節疼痛、腫脹等。男患者易出現睪丸腫大(單例),女患者可有月經不調,流產,白帶過多等。發病初期不明顯,體溫逐漸下降時骨關節癥狀相繼出現。疼痛或骨關節活動障礙的部位多見于大關節。如,腰、骶、髖、肩、肘、膝等關節。常易誤診為風濕病。
給布病患者查體時還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結腫大(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肝、脾腫大等。
其他癥狀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類似于感冒。
總之,布病無明顯特征性表現,癥狀是多種多樣的。
采用抗生素類藥物
(1)四環素類抗生素,并用鏈霉素治療:四環素每日2g,分四次口服,21d為一療程,可重復1~2個療程,療程間隔5~7d。第一療程時并用鏈霉素。成人每日1g,他兩次肌肉注射。
(2)利福平,并用強力霉素治療:利福平成人每天600~900mg,分兩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強力霉素200mg,連服6周。
(3)磺胺治療:復方新諾明成人每次2片口服,每日3次,連服2周,以后每天2次。3周為一療程,可治2~3個療程,療程間的間隔5~7d。用此類藥治療后有一定復發率。
(4)對癥治療:除抗生素治療外,應以對癥治療。如失眠者可服用鎮靜藥,關節痛、頭痛等可服鎮痛藥,高燒者可輔以物理降溫或服解熱藥等。
(5)其他治療:在內蒙古地區,當地有以蒙藥為主的治療方案。
注意:以上治療方法,活動性且肺結核、肝腎功能不全、風濕熱、惡性腫瘤及妊娠、未婚患者等禁忌。
我們國家對布病防治(制)原則是,因地制宜,分類管理,采取以檢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畜為主的綜合措施。
(1)淘汰疫畜或陽性畜:不管是為了控制布病疫情或者為預防人的布病發生,淘汰疫畜(或陽性畜)都是最重要的。因為人布病是不傳人的,人的布病來自于疫畜或陽性畜。所以為控制布病疫情或預防布病發生都必須執行淘汰措施。
(2)預防接種:預防接種又稱為特異性預防。這個措施既是預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在防制布病中預防接種分為人、畜預防接種。
①家畜免疫:免疫家畜既可保護牲畜不受布氏菌感染,也間接地保護了人群。
②人群預防接種:在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用布氏菌苗給人群進行預防接種。我國采用104M苗給人皮上劃痕達到免疫目的。將凍干菌苗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后進行皮上劃痕接種,在上肢三角肌處消毒后劃痕。每個人免疫量為50億,在劃痕處滴2滴苗液。此苗免疫期約9~12個月,保護力約為80%。
(3)其他措施:在預防接種的同時,還要采取其他一些綜合性措施,包括宣傳教育群眾,注意飲食衛生和生活習慣,加強各類牲畜市場、牲畜出入運輸、屠宰前檢疫等,加強個人防護、食品衛生監督以及皮毛、飲用奶的消毒,疫區消毒、畜圍消毒、流產物的消毒處理等。
控制和預防布病需要多部門的合作,尤其是獸醫部門與衛生部門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互通信息、統一措施,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人畜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