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的汗 吾那別克·阿思木汗 古麗巴合提·葉金汗
(新疆阿勒泰畜牧獸醫職業學校,新疆阿勒泰 536500)
奶牛子宮內膜炎的調查和診治
巴哈的汗 吾那別克·阿思木汗 古麗巴合提·葉金汗
(新疆阿勒泰畜牧獸醫職業學校,新疆阿勒泰 5365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我國乳業在迅速發展。奶牛養殖業也在大規模的擴增。奶牛的不孕癥是奶牛四大類疾病之一,而子宮內摸炎是奶牛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宮內膜炎是奶牛生產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生,奶牛配種困難或長期不孕,導致養殖率低,甚至提前淘汰。抓好子宮內膜炎的預防和治療,對促進奶業增效,奶農增收意義重大。因此,平時要對奶牛加強飼養管理,要達到標準,防止疾病發生減少經濟損失。本文我介紹該病的發生原因,臨床癥狀,診斷,治療和預防措施,經濟損傷方面的內容。
奶牛;子宮內膜炎;預防
奶牛子宮疾病對奶牛繁殖的產奶量影響巨大,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據調查我地區奶牛慢性子宮內膜炎占奶牛疾病的24~35%,對我地區六縣一市做了適齡奶牛13548頭的調查統計。因生殖系統疾病引起不孕牛為3786頭占 24.01%,因生殖系統疾病引起不孕牛為379頭,占34.24%,其中子宮內膜炎179頭,其中子宮內膜炎為2824頭。占不孕牛的58%。奶牛子宮內膜炎在一般情況下可分為卡他性子宮內摸炎,子宮積液,隱性子宮內摸炎,卡他膿性子宮內摸炎,膿性子宮內摸炎和子宮積水六種。上面數據可見,子宮疾病對奶牛的繁殖影響是上當嚴重的。
通常是在配種,分娩及難產助產時,由于細菌的侵入而感染。子宮粘膜的損傷及母畜機體抵抗力降低,是促使本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奶牛子宮內膜炎的直接病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這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支原體(霉形體),病毒及寄生蟲等。
急性一般發生與流產后或產后胎衣不下時,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精神沉郁,嚴重時,拱背,努責,常做排尿狀,從陰道內流出黏性或黏膿性分泌物。治療及時效果尚好。
慢性由急性繼發而來。發情周期不正常,當發情時,從陰道中可排出渾濁帶有絮狀物或膿汁的分泌物。外陰部常略帶腫脹外翻。
2.1 急性子宮內膜炎
多發生于產后及流產后,表現為黏液性及黏液膿性。母畜體溫稍增高,食欲減少,有時出現弓腰,努責及排尿姿勢。牛在惡露期感染時常見紅褐色的惡露中混有黃白色的膿汁。患畜臥下時排出較多。子宮頸外口腫脹,充血和稍開張,常含有上述分泌物,直腸檢查時子宮角增大,疼痛,呈面團樣硬度,有時有波動。子宮收縮無力或消失。
2.2 慢性子宮內膜炎
慢性子宮內膜炎根據其排出的炎性分泌物的性質可分為隱性,黏液性,黏液膿性及膿性等幾種,基本癥狀如下:
2.2.1 流出炎性分泌物:除隱性子宮內膜炎外,其他各型均可見到從陰門時常排出炎性分泌物。尾根及陰門常附著炎性分泌物。
2.2.2 發情配種情況異常:患隱性子宮內膜炎時,發情正常,但屢配不孕(發情時的分泌物混濁或含有絮狀物)。其他各性常表現發情異常,不能受孕。
(1)陰道檢查:可見于宮頸充血,腫脹,松弛開張,頸口蓄積有炎性分泌物。
(2)直腸檢查:子宮角變粗,壁厚柔軟,彈性收縮減弱。
(3)觀察分泌物:輸精時觀察分泌物,查看奶牛的陰道排出的黏液性物質。如果黏液呈現白膿性黏液,黃膿性黏液,透明帶有膿塊黏液或混濁紫色黏液,黏液中混有血絲時,可以確定為子宮內膜炎。
(4)輸精后觀察輸精槍頭細管棉塞顏色,當外部分泌物很難診斷時,可以通過觀察輸精槍頭細管棉塞顏色來診斷。因為在輸精后精液注入子宮,細管中的棉塞被推到槍頭外,有一部分露在外面,子宮中的液體物質就侵染在上面,輸精后看槍頭所侵液做顏色,若槍頭帶有陳舊的血色,棉塞被染成鮮紅,暗紅,微紅時則認為是患于子宮內膜炎。
(5)直腸觸摸子宮的變化;觸摸子宮如果子宮角粗大,宮壁水腫,充實,用力壓有疼感,子宮內呈波動狀態,軟而無彈力,子宮下沉,活動性差,不臌氣,收縮性差或消失,有些癥狀是表明子宮內膜炎,在臨床診斷中以上幾種方法要結合起來,還要結合奶牛行為,體溫等綜合判斷。
4.1 子宮沖洗法
4.2 藥液注入法
此法是在沖洗子宮之后或不沖洗子宮,向子宮內注入抗菌消炎劑。
4.2.1 水劑:青霉素8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加蒸餾水20~40ml,每日或隔日一次。
4.2.2 混懸油劑:青霉素1.5g,痢特靈0.5g,植物油10~20ml,一次注藥后隔5~7d檢查,如未愈再重復注藥.
4.2.3 中藥子宮注入劑:黃柏,苦參,龍膽草,穿心鞋,益母草各等量,泡制成侵膏,一次注入量40ml(內含中藥各20g),隔2日一次,連用2~3次,此外,可內服中藥浣帶湯。
4.3 激素療法
子宮內膜炎是奶牛較為常見的一種產科疾病,該病是引起奶牛復配,不孕的主要原因,一些重癥病牛,不僅產奶量下降,而且還會繁殖能力的喪失被迫淘汰,因此該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容低估,產后奶牛易于發生子宮內膜炎,研究證實。健康奶牛產褥期子官司內容牧的細菌檢查率為100%,產后中期為20%,這說明在分娩過程中,母牛子宮被細菌污染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下面介紹奶牛子宮內膜炎的防治措施,供同行們參考:(1)加強飼養管理,(2)應用左旋咪唑提免疫力,(3)應用微生素和微量原素。
助產時,牛的陰門及其周圍皮膚,人和手臂及助產器等要嚴格消毒,操作要仔細,配種時,人工輸精器械和牛的生殖道都應嚴格消毒,對高產牛或老體弱牛分娩后,不急于擠奶,產后頭3d采取逐漸擠奶的方式,不要一次擠凈,到第3d可擠凈,防止奶牛固體一弱而使胎衣排不出暢,進而導致子宮內膜炎,牛分娩后,應喂“麩皮鹽水湯”(麩皮0.5~10kg,食鹽50g,水15~20kg)將其加熱攪拌成粥狀,給牛1次飲完,它可促進胎衣及時排出防止奶牛子宮內膜炎的發生。
(1)先要搞清楚引起子宮內膜炎的病因,子宮內膜炎雖然為局部病變,但在治療時考慮到整體,農采取及時確診,及時治療,進行綜合治療,效果更佳。
(2)目前治療子宮內膜炎的藥物種類很多,臨床上應根據病程,療效靈活選取用,但刺激性的藥物濃度不能太高,另外,子宮注藥物的容量不易過大。
(3)在治療過程中,要與畜主和配種人員合好,應在子宮內膜炎整全治愈以后在輸精以提高受胎率。
[1] 蒙成志,韓敏.奶牛子宮內膜炎的診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