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地拜·沙地克
(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滅鼠治蝗工作站,新疆巴里坤 539200)
綿羊和山羊肝片吸蟲病的防止與治療
吐爾地拜·沙地克
(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滅鼠治蝗工作站,新疆巴里坤 539200)
羊肝片吸蟲病俗稱肝蛭,是由片形科片形屬的吸蟲寄生于羊的肝臟膽管內,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膽管炎,實質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變,并伴發全身中毒現象和營養障礙等癥狀的一種寄生蟲疾病。1流行特點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夏秋季節多發,特別是暴雨過后,新鮮水的刺激作用,能誘導片形吸蟲。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綿羊品種主要是哈薩克羊,巴什拜羊,阿勒泰羊,多胎羊,薩福克羊,山羊等品種。常年放牧、逐水草而居,容易感染肝片形吸蟲病。該病對仔畜和綿羊危害極其嚴重,可引起大批死亡。曾給疆巴里坤縣養羊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筆者采用中西獸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哈薩克羊,巴什拜羊,阿勒泰羊肝片形吸蟲病755例,治愈695例,治愈率59%。
肝片吸蟲病;綿羊;家畜;片形吸蟲;臨床癥狀;急性;污染;嚴重感染;驅蟲;貧血
2014年4月~2014年12月,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大河鎮、八墻子鄉、大紅柳峽鄉、海子沿鄉、花園鄉、石人子鄉等鄉鎮牧民飼養的綿羊先后發病。表現精神沉郁,食欲廢絕、腹瀉、消瘦等癥狀。
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呈稽留熱,體溫38.5~41℃不等,反芻停止,有的磨牙,胃腸蠕動微弱,結膜蒼白,消瘦,貧血,呼吸急促,呼吸80~93次/min,心跳加快,71~101次/min,腹瀉,頜下水腫,呈雞蛋大小,甚至拳頭大小,糞便帶有黏液,惡臭,尿液深黃色,有的行動搖擺,臥地不起,有的未出現癥狀即死亡。
可見肝臟腫大,有出血,肝包膜有纖維素少量沉積,腹腔內有淡紅色液體,并呈現腹膜炎變化,膽管擴張,有的增厚,有的膽管甚至堵塞,嚴重者膽管如細繩樣凸出于肝臟表面,胸腹下有不同程度的組織水腫,并有少量淡黃色液體,膽管內有幼蟲蟲體。
急性病多發生在春季和秋季。通過尸體剖檢,可見肝臟呈現出血性、創傷性肝炎,肝臟腫大;擠壓切面時,由年初的黃色液體流出,其中有大量成蟲。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等診斷為綿羊肝片形吸蟲病。
⑴硝氯酚4~6mg/kg,1次灌服,隔日再服1次。丙硫苯咪唑5mg/kg,1次灌服。貝尼爾10~15mg/kg,1次灌服。
⑵對癥治療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20%安哪咖注射液10ml、10%Vc注射液10ml、10%碳酸氫鈉注射液20ml,混合1次緩慢靜脈滴注。1次/d,連用3d繼發感染者,肌肉注射抗菌素。
⑶體質差的病羊同時采用中藥調理:方一:附子理中湯加減:制附子25g、黨參15g、干姜15g、白術15g、澤瀉10g、炙甘草15g。共研細末,開水沖調,候溫灌服,1劑/d。連用3劑。方二:補幣益氣湯加減:黃芪25g、黨參15g、白術15g、當歸15g、什麻15g、柴胡5g、炙甘草10g、陳皮15g、山楂25g、麥芽30g、神曲15g,共研細末,開水沖調,候溫灌服,1劑/d,連用2劑。(方一用于危重羊,方二適于病情較輕羊)
⑷對病羊治療的同時,全群羊采用硝氯酚4mg/kg進行預防。也可用丙硫苯咪唑4mg/kg進行預防。圈舍、圍欄內糞便發酵處理,消滅中間宿主。
⑴肝片形吸蟲病在甘南地區目前還時有發生,并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一定的區域性。對羔羊,外地引進羊、綿羊和牦牛危害較為嚴重,應注意預防,發病后應及時治療。
⑵青海蘿卜螺和狹蘿卜螺是綿羊肝片形吸蟲病的傳播媒介,活動季節在4~9月、5~6月和7~8月最多。從中間宿主青海蘿卜螺和狹蘿卜螺體內逸出的附著于水草植物上的囊蚴被羊采食而發生感染。因此,低洼沼澤地區放牧羊群應定期進行消滅中間宿主。
⑶根據治療經驗,認為硝氯酚和丙硫苯咪唑療效都好,但硝氯酚效果更好,但應注意用量,謹防中毒。貝尼爾效果遜于前二者。體質虛弱和后期危重羊,結合對癥治療和中藥調理,溫中止痛,補脾益氣,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⑷中間宿主的消滅是關鍵,藥物的選用、方法、臨床應用試驗還需進一步擴大和總結,治療方法還需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
[1] 長進國.牛羊防治[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76.
[2] 許正文.綿羊肝片吸蟲病的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2):158.
[3] 許建峰.綿羊干片吸蟲的治療和預防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11,(2):60-61.
[4] 晁學敏.肝片吸蟲病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7):102.
[5] 拉扎提·阿達汗.牛羊干片西充的防治[J].草食家畜,2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