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清友
我想在未來投資咨詢服務、投資顧問服務是要付費的。也許他幫你賺不了很多錢,但他可能幫你規避非常大的風險……
2015年,廣大投資者迎來了A股闊別7年的牛市,但突如其來的股災讓股民蒙受巨大損失。慘痛的市場風險教育凸顯了專業證券投資咨詢服務的重要性!
對于當時的股災,很多人天天罵,罵監管部門,罵證監會主席,其實指責別人是沒有意義的,指責機構沒有意義,指責監管部門沒有意義,指責投顧也沒有意義,我們這個市場還不成熟,80%是散戶。美國人從散戶化到機構化的過程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期間也不是我們證券市場建立20多年就能解決得了的。
所以,我建議投資者學會為風險付費,逐漸構筑于一套投資理念、投資方法。
具體來講,我主要表達三個方面的意思。第一,怎么看投顧這個行當。幾個層面,投顧是誰?投顧實際上是客戶服務的一些專業的人士。市場上流行一句話,說如果你看得準、做得好,你自己直接做投資去就行了。我一直想糾正一下這個說法,人可能與生俱來的有人適合做這個,有的人適合做那個。我認為投資顧問、專業投資者、投資者其實是有比較明顯的劃分的,對投顧這個角色我想應該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
未來伴隨互聯網的發展,實際上給這個行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可能會越來越多的看到類似于律師、醫生這樣的服務模式。實際上他成為了一個專屬化的、長期化的,甚至成為私交非常好的服務模式。大家看律師,你要見律師是需要預約的,在國外看病,私人醫生也是需要預約的,未來投顧很可能會成為類似于專業化法律服務、醫療服務這樣的角色,我對這一點絲毫不懷疑。
第二個層面就是投顧干什么。這里大家有很多理解,我個人的理解投顧首先要干的事情是幫助客戶管理風險。其次才是幫助客戶盈利。這種盈利的方式有從上到下的,有從下到上的,當然我們現在很多人干的事是在股票大跌的時候做心理按摩。我希望以后我們看到投顧,首先是從幫助客戶管理風險的角度去服務客戶。

管清友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民生財富首席經濟學家。
第三個層面,投顧怎么服務,我個人的理解首先要實事求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現在確實有一些不太好的傾向,只唱多,不唱空,只報喜,不報憂。作為專業化的投顧,我想不能保證你全說真話,但是你不能說假話。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做到實事求是,哪怕忠言逆耳。
同時要做到心平氣和,因為你是市場重要的參與方,你不直接參與市場的投資,這個時候心態要平和,不要出現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我們現在的確出現了許多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希望通過我們的一些努力,能夠對中國的證券市場做出一些改變。我不敢說完全改變,那需要時間,至少在我們力所能及,我們自己能決定的范圍之內能做一些改變。
最后當然是專業敬業,脾氣再好,顏值再高,長的都是像向小田這樣的高富帥,你取得客戶的認可認同也是需要時間的。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我也想提幾點建議:第一,我們的投資者確實需要學會為風險付費。舉個例子,以前我接觸過很多媒體的朋友,他們經常問一個問題,為什么像FT這樣的世界著名媒體,他們能有一個首席的經濟學家,而在中國你極少能見到。當然體制機制完全不一樣。很多人問為什么FT能夠有一個首席經濟學家,經常有一些引領整個世界經濟討論的一些言論,而中國的媒體很少見呢。可能跟我們媒體管理的體制機制有關系,當然也和我們的思想意識有關系。
我們的很多機構不太愿意拿出一筆錢來做這件事情,而我們在過去的投資當中也看到,大家可以不聞不問,把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投入到股票市場或者是投入到哪個國家買房子,或者是買別的標的物,但是很少為專業化的投資咨詢服務、投資顧問服務去付一筆錢。
也就是說,其實中國人應該學會為服務付費。就像我們現在還沒有習慣于吃飯的時候給服務員5%的小費一樣。我想在未來投資咨詢服務、投資顧問服務是要付費的。也許他幫你賺不了很多錢,但他可能幫你規避非常大的風險,這一點我也是建議國內的投資者,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應該注意到這個問題。
我希望投顧行業探索出一種模式,因為現在是互聯網+,是線上線下結合,可以綁定支付,可以長期溝通。這就其實為投資咨詢、投資顧問這個行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專業化的投資服務會受到認可,專業化的投資顧問會受到認可。大家比拼的真正的是客戶對你的認可。這是我說的第二塊。
第三塊,我們這個市場還不成熟,80%是散戶。美國人從散戶化到機構化的過程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期間也不是我們證券市場建立20多年就能解決得了的。應該說原因有很多,但至少我們應該清楚一點,在這個大的背景下不要去指責任何人,指責別人是沒有意義的,指責機構沒有意義,指責監管部門沒有意義,指責投顧更沒有意義。
我們自己要逐漸的構筑于一套投資理念、投資方法。大家天天罵,很多人罵監管部門,其實監管部門也不容易,天天加班,之后還不落好。你可以把很多時間都歸結于監管部門,我曾經開過一個玩笑,中國當領導兩個部門是不太容易當的,一個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一個是證監會主席,好像誰當都避免不了挨罵。其實客觀上來講,這個職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當的,你去當未必能干得好。
當前投資咨詢、投資顧問這個領域面臨的一些問題提出來跟大家分享。第一,這個行業整體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競爭非常激烈。在券商機構工作的同事應該都知道,投資研究現在是白熱化的競爭,甚至出現了一些我們不是特別希望看到的東西,社會上也有所詬病。這個也有很多原因,跟我們的市場結構、市場成熟度,市場的基本參與方,投資研究的模式都有關系。這些短期之內我們解決不了,但是我希望這個行業能夠構筑一個自律體系,我一直想做這個事情,有點不自量力,但我希望這個行業能夠有更多的自律。
第二,現在確實有短期化的傾向。這跟華爾街遇到的問題一樣,就跟美國批評華爾街的金融從業人員是一個道理,公司都破產了,國家都在救助了,你們還領那么高的薪水,它有天然的利益在里頭。短期化的情況,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的因素的引入能夠有所改變。
第三,現在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投資觀點、投資意見的推廣、宣傳層面。這就是很多媒體出現標題黨的問題。從讀者的角度而言需要閱讀,媒體需要流量,但很多時候演講的嘉賓、發言的嘉賓變成了一個靶子,其實就是個道具。
你請我來,請他來,請誰來都一樣,他要的是你其中說出來的某一個詞,然后大標題一放。6月份我們確實說過5000點的問題,我們說的是5000點的風險很高,如果你能夠承受千點的大波動,當時我還舉了一個例子,快進快出。我說6000點一定會到的,但需要時間,最后報道出來的就是我們看好6000點,媒體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
包括前段時間報道樊綱老師的觀點,他其實就是開個玩笑,給投資者一個提示有風險。不過是個玩笑,我都能想象當時他在講宏觀經濟的時候,我覺得是為了活躍現場氣氛,但最后媒體的報道是樊綱:股民沒有四臺電腦不要炒股。對這樣一個大經濟學家我覺得實在是不太公平,我也希望以后的媒體朋友能夠口下留情。像樊老師這樣的大經濟學家以后還有飯吃,像我們這樣,只能像向田天老師這樣辭職創業了。
從投資咨詢和投資顧問服務這個角度來講,確實是給機構服務的多,給散戶服務的少。給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服務的多,給二、三、四線城市服務的少。就是地區不平衡,地區差距非常大。北上廣深的機構投資者個人服務是過度的,沒人需要你服務,都很專業,特別是在股市上漲的時候。投顧、投資咨詢這個行業特別不受重視,你去跟他講觀點的時候,他就拿出手機來告訴你,我今天又掙了幾千萬。這種地區不平衡,城市的不平衡和客戶群體的不平衡,既是問題,其實也是投資咨詢行業發展的很大的潛力。
我曾經也到過一些二、三線城市,我能感受到當地的一些私募,個人投資者,甚至包括一些競職客戶,他們對于投資咨詢、投資顧問的渴望。確實他們非常需要這樣的服務,但現在的服務真的是不夠的,我也建議相關的第三方機構能夠重視這塊市場。
線上的投顧解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可能會大大縮減中國投資者由于地區差距帶來的都是服務上的差距。這也有利于提高整個證券投資的專業化、成熟度。最后,希望以我們每個人的力量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完善、發展、成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在我們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個高度發展、更加成熟的中國證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