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修帥 郭 樹
(長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吉林 長春 130012)
中等收入家庭作為我們社會的穩定器,研究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資組合方式不僅僅指導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資而且有助于維護我國社會穩定。研究我國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資組合我們必須先確定先確定我國中等收入家庭的界定,只有確定研究對象,才能針對研究對象做出分析。
我國現在對中等收入家庭還沒有明顯的界定。很多人把我國的中等收入家庭歸類為西方國家的中產,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將中國的中等收入者和西方國家的中產階級進行歸類是不充分的,美國評價中產階級的有6大標準1.是否擁有住宅,房奴不算2是否擁有汽車,豪車悠閑3.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4.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時80%的收入5.是否有醫療保險,要讓大病大災有保障6.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兩周的帶薪休假。按照此標準,國家統計局將年收入在6萬到50萬元之間的家庭列入中產階級家庭范疇。國務院研究室主任侯云春表示;“盡管沒有確切的數據能夠計算出目前我國中產階層家庭的規模,但有推算指出,符合6萬到50萬這一標準的人數可能達到8000萬人,并且還在急劇增加。”我國現在人口按照14億來計算的話,這就說明我國中產階級占不到我國國民總人口的6%。如果將這些人劃分為中等收入家庭,研究不具有普遍性。

表一 五等分形式下我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支
國家統計局按照收入將我國的家庭劃分為五等分即低收入戶、中等偏下戶、中等收入戶,中等偏上戶和高收入戶。我們將低收入戶和高收入戶從我們的研究中抽離出去,將中間三類劃分為中等收入家庭,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
我們可以圖一中看出我國中等收入家占我國國民總人口的60%,他們的人均收入大于或等于我國居民的人均支出,但是他們的收入差距不是很大,但是距離高等收入群里有很大的差距。通俗意義上來講,這些家庭雖然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但是他們的還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
中等收入家庭作為我國社會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中等收入家庭大多都有一定的剩余資產,如何對這些資產進行投資組合成為我國中等收入家庭面臨的主要問題。從中等收入家庭本身的家庭特點來看,中等收入家庭理財的目的主要兩個原因:一,投資理財的目標可以分為實現財務安全和追求財務自由這兩個層次;二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和保證未來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由以上可以分析出,家庭收入的投資組合不僅僅關系到整個家庭的財產安全和生活質量,還關系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中等收入家庭作為投資組合的主題,我們從家庭角度出發可以根據家庭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做出個性化的理財,能夠滿足中等家庭對理財的需求。
有效投資組合理論由馬科維茨于1952年創立的,其權威性使馬克維茨理論成了投資組合理論的代名詞。馬科維茨(1952)指出,有效投資組合取決于兩個因素即E—V有效性。其中E指投資的預期回報率,以收益的期望值表示;V指該種投資組合的風險程度,反映了收益的不確定性,以方差或均方差表示。舍夫林和斯塔特曼(2000)借鑒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建立了行為資產組合理論。在該模型中,投資者通過綜合考慮期望財富、對投資安全性與增值潛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達到期望值的概率五個因素來選擇符合個人意愿的最優組合通過綜合考慮期望財富、對投資安全性與增值潛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達到期望值的概率五個因素來選擇符合個人意愿的最優組合。
國內關于中等家庭收入的投資組合理論中生命周期理財理論成為家庭理財理論領域的主流。從收入和支出角度來看,以年齡為劃分依據,人的生命周期大致經歷三個階段“:(1)支出大于收入階段,(2)收入大于支出階段,(3)支出大于收入階段。第一階段對應的是從出生到開始工作獨立的時間,這段時期基本沒有任何獨立收入來源,教育、娛樂和生活等支出很大,這個階段支出曲線位于收入曲線上方;第二階段對應的是獨立工作到退休的時間,收入逐步增加,從剛開始不足以彌補支出,到隨著工齡、職位等提高而不斷增加,當達到事業頂峰時收入也達到最大值,隨后收入逐步減少,一般而言,這個階段,支出曲線往往位于收入曲線的下方;第三階段對應的是退休后的時間段,退休后人們的收入較第二階段大大減少,保健費用、醫療費用、休閑費用等支出明顯增加。家庭收入和支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并不平衡,不僅數額上不平衡,時間上也不平衡,為此如果要保證生活水平在一生內保持較為穩定的水平,需要通過家庭理財規劃綜合衡量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收入和支出。
通俗來講,中等收入家庭作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收入階層,中產家庭所需要的投資主要放在提高生活的質量上,即對目前的家開支情況要進行合理性分析,注重生活保障,提高投資收益,進而提高生活的效用。分析中等收入家庭投資組合面臨的問題,必須了解我國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資理財方向。
就目前情況來說,中等收入家庭對以下方面的需求較為迫切,具體如下:1.醫療保險方面 。由于醫藥費、住院費逐年上漲,人們普遍認為看病貴、看病難,難以承受巨額的醫療費。所以,購買相應的、適當的保險,將未來風險減少到最低是每個客戶所追求的,也是他們最渴望看到的。2.養老保險人們享受到的養老福利越來越少,為了保持退休后的生活質量不降低,必須依靠專業的理財人員來為客戶們制定合理的退休養老規劃,安享晚年。3子女教育、住房方面 在我國十年內翻漲約二十倍的學費,主要是由家長負擔,4.房地產投資21世紀以來,我國的房價翻了近10倍,許多中等收入家庭將房地產作為增值保值的重要投資方式4,其他的風險投資,隨著我國風險投資市場的不斷完善,許多中等收入家庭將股票,證券投資,期貨投資等風險投資作為家庭投資的重要方向,通過賺差價的方式使資產增值。5.儲蓄投資,作為最傳統的投資方式,儲蓄投資是為了防備不時之需的重要投資方式。
我國中等收入家庭并不是按照我們上述分析的方式進行理財的,我國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資理財面臨很多問題。
1.對投資組合的投資理財理念認識不足
我國中等收入家庭由于歷史原因和對理財理念的認識不足,使他們對通過投資組合的方式進行理財的方式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一,拒絕接受新的投資理念,由于很多投資理財方式并不能再短時間內獲得效益,如保險,很所中等收入家庭認為保險是騙人的理財方式,他們認為以外發生的概率很低,他們拒絕接受保險的投資方式;二,中等收入家庭對風險投資的風險認識不足,如股票投資,很多中等收入家庭看到別人股市掙錢,將家庭剩余資產全部用于股票投資,而忽略了股票投資的風險,使許多中等收入家庭由于對投資理財產品的認識不足而蒙受巨大損失;三,中等收入家庭對家庭本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認識不足,不同階段的中等收入家庭支出方式有很多不同,可能風險的投資方式對第三階段的投資家庭可以接受而第一二階段的家庭是不可以接受的,還包括中等收入家庭的家庭成員對風險的抵抗能力不足,這些都是要通過專業的分析,來判斷家庭投資組合的方式。
2.缺少專門的投資組合咨詢機構
盡管許多中等收入家庭在積極地了解理財,并盡量通過投資組合的方式使獲利,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專業知識的缺乏性,中等收入家庭并不能科學的利用投資組合獲利,所以通過專門的投資組合機構對家庭理財具有重要性。現在我們投資理財產品主要是在銀行或者奇特金融機構通過推銷獲得的,但是這些金融機構很多是為了完成銷售業績而忽了對中產收入家庭進行個性化的分析,中等收入家庭并沒有獲得最適合的理財方式。專門的投資理財機構應該從客戶自身的角度出發,通過對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和他們所處于的家庭生命周期階段,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能進行分析確定最優的投資組合方案,確保中等家庭收入投資組合的效益最大化。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將我國中等收入家庭的資產主要投資方向分為儲蓄、保險、教育、房產和其他風險投資(股票、期貨等)五種投資方向,并設計了投資組合方案的步驟。

表一 投資組合的預期回報率和預期損失率
(1)通過專門的風險測試,測試出該中等收入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范圍(P1,P2),P1表示的是中等收入家庭能接受的最高損失,P2表示的是在能接受P1作為最高的損失的前提下,能獲得的最大收益率。
(2)我們假設每個投資方式的預期最大收益率,預期最大損益率和預期收益率是已知的。以儲蓄率為例,a1表示的是最大收益率,a2表示的是最大損失率,a3表示的是預期收益率。
(3)通過一定的數學方式,選擇出多種投資組合方式,確定每一種投資組合方式各種投資方式所占的比例。例如第n種投資方式,儲蓄占所有投資的比重為Pna,保險占所有投資的比重為Pnb,則教育投資率Pnc,房地產投資率Pnd,其他風險投資率Pne。E'n表示的是第n種投資投資組合方式預期的最大收益率,E″n表示的是第n種投資組合方式的最大損失率,E?n表示的是第n種投資組合方式的預期投資收益率。其中

(4)從這n種投資組合方式中找出滿足以下條件的投資組合方式:

如果多于一種投資組合方式滿足條件④,則選出其中E?n最大的投資組合方式作為投資中等收入家庭最優的投資組合方式。
本文通過對中等收入家庭的重新劃分,從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資組合的需求、現狀和面對的問題出發,針對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家庭,提出了中等收入家庭個性化的投資理財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對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資做出一些建議,促進中等收入家庭投資組合更加地滿足中等收入家庭的需求。
[1]許瑩梅,中國中產家庭投資理財策略研究一基于金融機構視角暨南大學碩士論文.
[2]程麗香.中等收入階層實證研究——以福建省東南沿海縣域為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3]新周刊雜志社.向中產看齊:一個階層和它引領的生活[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
[4]翁衛紅,投資組合在個人理財系統中的應用 廈門大學碩士論文.
[5]張展,中國城鎮中產階層家庭理財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論視角西南財經大學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