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裝中的研究進展

2015-04-07 21:01:59束浩淵潘磊慶屠康趙葵兒蔣星儀陳繼昆梅為云
食品科學 2015年5期
關鍵詞:殼聚糖

束浩淵,潘磊慶,屠康,*,趙葵兒,蔣星儀,陳繼昆,梅為云

(1.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江蘇南京210095;2.云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云南昆明650034;3.石林綠汀甜柿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云南石林652200)

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裝中的研究進展

束浩淵1,潘磊慶1,屠康1,*,趙葵兒1,蔣星儀1,陳繼昆2,梅為云3

(1.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江蘇南京210095;2.云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云南昆明650034;3.石林綠汀甜柿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云南石林652200)

食品抗菌包裝可以有效抑制被包裝食品所處環境中微生物的生長,延長食品的貨架期,保證食品品質,在食品領域的地位越發重要。本文闡述了抗菌材料作用機理,介紹了常用的有機抗菌劑、無機抗菌劑和天然抗菌劑,并對食品抗菌包裝的5種實現方式進行了比較。對國內外近年來抗菌材料的研究進展,特別是對天然抗菌劑的應用做了詳細說明。最后,結合目前抗菌包裝膜和抗菌紙的生產現狀,對食品抗菌包裝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研究重點進行展望。

抗菌材料;食品;包裝;貨架期;抗菌劑

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在較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微生物可大量生長繁殖。而良好的食品包裝可以保障食品品質,防止食品在生產、運輸、貯藏、銷售等過程中受到微生物或其他物質污染,減少食品氧化等反應發生率,延長貨架期。同時也起到了裝飾宣傳、美化外觀以及增值等作用[1-2]。

近年來,食品包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開發應用與日俱增,人們對食品包裝的要求也隨之提高[3]。消費者普遍希望購買到口感良好、品質安全且不含防腐劑的食品,因此,抗菌包裝材料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抗菌材料可以保障食品品質,減少微生物污染;另一方面則可以有效減少食品中防腐劑的添加,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4]。

1 抗菌材料及抗菌劑作用機理

抗菌材料是指在包裝材料內部或表面添加抗菌劑,使材料自身具有抑制、延緩食品表面微生物生長繁殖作用的新型材料,如抗菌塑料、抗菌膜、抗菌紙等。它具有衛生自潔功能,并能有效地防止細菌交叉感染,因其抗菌周期與包裝在使用期間同步,因此在食品包裝行業中具有廣泛的開發應用前景[5-6]。

包裝材料的抗菌功能目前主要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的:1)直接抗菌,包裝材料中的抗菌劑與食品直接接觸,實現抗菌目的;2)間接抗菌,在包裝材料中添加可以改變包裝內微環境的物質,或者利用載體的選擇透過性等特殊性能來抑制微生物的發育繁殖[7]。

抗菌劑是抗菌材料的核心物質,它可以抑制食品中存在的特定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食品包裝中添加的抗菌劑應與包裝基材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時不可使用具有毒副作用、刺激性大、異味較大以及會明顯影響食品品質的抗菌劑[8]。抗菌劑種類很多,常見抗菌劑可分為如下3種。

1.1無機抗菌劑

無機抗菌劑是利用諸如Cu、Ag、Ti等金屬、金屬離子或金屬氧化物的抗菌性能所制成的抗菌劑,通常可以分為光催化型與溶出型兩大類。

光催化型抗菌劑是指由光照射(主要為UV照射)和催化劑引發,并促進光催化反應的抗菌劑,催化劑多為N型半導體材料(如TiO2、ZnO、ZrO2等)。在一定條件下,光催化型抗菌劑經光照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并由此起到殺菌抑菌的作用[9]。TiO2是目前最常見的光催化型抗菌劑,特別是銳鈦型TiO2,具有安全性高等優點[10]。

溶出型抗菌劑是通過離子交換或物理吸附等方法將Cu、Ag、Ti等金屬或金屬離子添加到無機載體上而制得,可用沸石、活性炭、硅膠、磷酸鋯鹽和磷酸鈦鹽等作為其主要載體。抗菌機理分為含金屬氧化物抗菌劑的活性氧抗菌和含金屬離子抗菌劑的接觸反應抗菌。活性氧抗菌原理是以分布在基材表面的微量金屬元素作為活性中心,通過吸收環境中的能量來激活材料表面的水或空氣中的氧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和羥自由基,同時與溶出金屬離子殺菌和堿性抗菌另外兩種機制協同作用來實現抗菌目的[11]。

接觸反應抗菌的原理則與之不同。由于微動力效應,金屬離子在接觸微生物時會滲透其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與蛋白質結合使之變性,進而使微生物代謝紊亂并產生功能障礙,從而抑制其生長和繁殖,發揮抗菌作用。微生物死亡后,其體內的金屬離子便會溶出,可以發揮長期殺菌作用[12]。金屬離子抗菌活性從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為:Ag、Hg、Cu、Cd、Cr、Ni、Pb、Co、Zn和Fe。由于Cr、Pb、Hg等的毒性較大,所以目前只有Ag、Cu、Zn等被主要用作金屬殺菌材料[13]。

與其他類型的抗菌劑相比,無機抗菌劑的優點是耐熱性好、抗菌廣譜、抗菌持久性和安全性較高、毒性低、不產生耐藥性,缺點是制造困難,工藝復雜,且不同的金屬在應用中也有限制性,如銅系抗菌劑顏色較深,銀系抗菌劑易氧化變色且價格昂貴,鋅及其他金屬抗菌效果則相對較差[5]。

1.2有機抗菌劑

有機抗菌劑較無機抗菌劑有著更長久的應用歷史。目前,合成的有機抗菌劑已有500多種,但其中只有幾十種較為常用。常用的有機抗菌劑種類有:醇類、酚類、季胺鹽類、鹵化物類、噻吩類、雙胍類、二苯醚類、吡啶類、咪唑類、有機金屬和有機氮類化合物等。有機抗菌劑可以逐漸與微生物細胞膜表面陰離子結合并進入細胞內部,使蛋白質變性并阻礙細胞膜的合成,微生物的正常代謝繁殖便因此受阻[14]。

有機抗菌劑的優點較為突出,例如來源范圍廣、殺菌速率快、加工較便捷、顏色穩定性好等,同時,有機抗菌劑生產成本較低,在生產添加過程中的可操作性較好,并具有一定的特異性。缺點是耐熱性較差,易在溶劑環境中析出,同時易揮發分解并生成有毒產物,而且在長時間使用后也容易產生耐藥性[15]。基于此,通過有機-無機抗菌劑連用而生產的抗菌材料開始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其同時具有有機抗菌劑的高效、持續特點及無機抗菌劑的安全、耐熱性能[16],同時發揮了兩者的長處,并規避了各自缺點。

1.3天然抗菌劑

在歷史上,天然抗菌劑是最早使用的抗菌劑[15],雖然天然抗菌劑大多是有機物,但其與有機抗菌劑具有顯著差異。天然抗菌劑主要是從動、植物體內提取或經由微生物合成而制得,優點十分突出:抗菌范圍廣且安全性高,無毒、無害、環保,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資源豐富;缺點是耐熱性能較差,藥效期較短且生產條件及設備受制約[16-17]。天然抗菌劑主要有包括殼聚糖、細菌素、溶菌酶、植物精油及其提取物等。

1.3.1殼聚糖

目前,對殼聚糖的抗菌機理有2種觀點。一是以帶負電荷的細胞膜為作用靶的抗菌機理:Young等[18]認為,帶有氨基正離子的殼聚糖可以吸附在大部分帶有負電荷的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一層高分子膜,阻礙了細胞正常代謝所需營養物質的供應,同時,也可能是改變了細胞膜的選擇通透性,導致了質壁分離現象,使細胞質流失從而起到抗菌作用。另一種觀點是以DNA為作用靶的抗菌機理:Muzzarelli等[19]認為,殼聚糖進入細胞后,可與帶負電荷的細胞質產生絮凝作用,并與DNA反應形成穩定的復合物,擾亂了DNA聚合酶或RNA的合成,從而起到抗菌作用。

1.3.2細菌素

細菌素是細菌在生長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多肽、蛋白質或蛋白質復合物,具有抑菌活性。其優點為高效、無毒、耐高溫、無殘留和無抗藥性。常見細菌素主要有:乳酸鏈球菌素(Nisin,也稱尼生素)、乳酸片球菌素(Pediocin)、乳鏈球菌素(Lacticin)、丙酸桿菌素(Propionicin)和腸道菌素(Enterocin),均具有較強的廣譜殺菌性。在眾多的細菌素中,Nisin有著較長的安全應用歷史,并且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抑制作用較為顯著,因而成為了目前商業應用中最主要的細菌素[20]。許多研究證實,Nisin能夠抑制鼠傷寒沙門氏菌(S. typhimurium)[21]、單增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22]和熱殺索氏菌(B. thermosph)[23]。大量實驗表明Nisin與不同的物質混合后具有不同抗菌作用,例如Nisin和Lacticin在聚酰胺/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中抑制L. monocytogenes[24]和黃色微球菌(M. flavus)[25],此外,Nisin還可以與Pediocin[26]、月桂酸[27]、檸檬酸[21]等混用起到殺菌作用。

1.3.3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種堿性水解酶,它可以水解細胞壁主要成分之一的黏多糖,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切斷位于細胞壁中的β-1,4糖苷鍵,破壞細胞壁的基本骨架結構,從而使細胞壁中的不溶性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細胞結構因此失去支撐,其內容物在內部滲透壓的作用下逸出而最終達到溶菌目的[28]。溶菌酶可以直接水解革蘭氏陽性菌,但對革蘭氏陰性菌和真菌的抗菌效果相對較弱[29]。

1.3.4植物精油

植物精油屬于植物體內的次生代謝物質,由芳香族、脂肪族、萜烯類和少量的含氮、含硫化合物組成,是一類能隨水蒸氣蒸餾,可在常溫下揮發且具有一定芳香氣味的油狀物質總稱[30-32]。人們對于植物精油抗菌機理的研究尚不夠深入,目前主要認為植物精油通過損傷微生物的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器的質膜,導致細胞內容物逸出或細胞內外離子濃度變化,從而起到抗菌作用[33]。Knoblonch等[34]發現植物精油可損傷真菌的細胞膜,抑制其呼吸作用等正常代謝功能;Bard等[35]證實了香葉醇可以擾亂細胞膜的選擇通透性和流動性,導致K+大量滲透,還能降低細胞膜脂質層的相變溫度,而檸檬醛可與一些酶通過其不飽和鍵結合,使微生物代謝紊亂;Cox等[36]實驗證明茶樹精油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提高K+的滲透性,使細胞膜化學滲透控制功能喪失,同時抑制呼吸作用從而導致微生物死亡;Carson等[37]的研究也認為茶樹精油是通過損傷細胞膜來達到抑菌作用的。

2 食品抗菌包裝的實現方式

目前,食品抗菌包裝的實現方式主要可分為5種類型。

2.1揮發型的抗菌包裝

目前,最成功的商業化應用是在包裝中添加含有揮發性抗菌物質的小袋,如香囊、襯墊等。常見的主要有濕氣吸收劑、氧氣吸收劑和乙醇發生器(乙醇氣釋放劑)3種類型[38]。濕氣吸收劑和氧氣吸收劑最初應用于方便面、焙烤產品和肉類的包裝中,以減少氧化和水分的聚集。濕氣吸收劑可以降低環境中的水分活度,從而抑制微生物的正常代謝;而氧氣吸收劑雖然本身并不具備抗菌作用,但它能夠通過減少包裝環境中的氧氣來抑制需氧菌,尤其是霉菌的生長[39];乙醇發生器在載體中或在包裝袋中通常以膠囊的形式存在,它通過釋放乙醇來抑制細菌生長[40]。目前,乙醇發生器主要應用于延緩焙烤產品和海鮮干貨產品中霉菌的生長,如日本市場上出現的Fretek(乙醇和乙酸浸泡的聚烯烴膜)和Ethicap(二氧化硅微膠囊化乙醇),它們通過使細菌蛋白質變性,擾亂正常代謝功能而實現抗菌。此外,還有ClO2、SO2、CO2和異硫氰酸烯丙酯揮發性抗菌體系,理論上,它們可以滲入食物而不必直接接觸食品,其釋放反應與所處環境的溫濕度密切相關。例如,澳大利亞CSIRO開發的能逐步釋放SO2的偏重亞硫酸鈉墊片材料,可用于葡萄的保鮮。然而SO2的過度釋放會產生漂白作用;同時,食品吸收SO2后可能帶來安全隱患。此外,當異硫氰酸烯丙酯存在時,如何除臭和控制氣體釋放速率,是該釋放技術的關鍵所在[41-43]。

2.2直接添加抗菌劑的包裝材料

目前,在食品包裝材料中直接添加抗菌劑以及多種抗菌劑協同作用抑菌的研究逐漸增多。這類包裝材料是通過溶解或熔融的方法添加抗菌劑,來實現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目的[40],生產制作時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實現:1)直接混煉法。先在塑料基材中添加抗菌劑,混勻后直接加工成型,制得抗菌塑料產品。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抗菌劑可以依據實際應用條件不同而精確調整添加量,但抗菌劑聚集分布在基材中,分散性能差,所以抗菌性能相對較差;2)抗菌劑母粒化法。此法將基材樹脂或和基材樹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樹脂與抗菌劑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制成濃縮母粒,之后再加入到包裝材料中制作成型。該方法很好地解決了宏觀、微觀分散的均勻性問題,是抗菌產品的主要制作方法之一[5]。

2.3包覆或吸附型的抗菌包裝

耐高溫性不強的抗菌劑可采取此方法進行添加制作。生產方法為先將包裝基材制作成所需形式,如薄膜等,之后對其進行表面處理以提高吸附能力,最后將抗菌劑包覆或吸附在基材的表面,使其具有抗菌性能[40]。例如,利用壓縮空氣槍產生高強度壓縮空氣,它可以將抗菌劑噴射成微粒并分散嵌入到塑料表面上,形成抗菌劑層,通常50~300μm的抗菌層就能發揮明顯的抗菌作用[5]。而Bower等[44]的研究證明,硅藻土在吸附Nisin后,可有效抑制L. monocytogenes的生長。

2.4化學鍵合型的抗菌包裝

該類型包裝制作時需首先遴選出抗菌范圍廣譜、無毒副作用且穩定性高的抗菌官能團,并將其以離子鍵或共價鍵的形式連接在包裝材料上。因為抗菌官能團是通過化學鍵的形式與包裝材料結合的,所以這種包裝克服了普通有機抗菌劑與包裝材料相容性差、耐熱性差和易分解析出等缺點[5]。實現這種類型的抗菌包裝需要抗菌劑的結構中有專門的官能團可與包裝材料相結合。此外,因為抗菌劑通過化學鍵與包裝材料結合后,其抗菌活性會降低,所以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其活性位點并相應地增加其與包裝材料結合的表面積。在結合方式上,經由離子鍵固定的抗菌劑可逐步析出到食品中,而通過共價鍵固定在包裝材料上的抗菌劑則較為牢固,只有在高溫或高酸條件下才會發生水解反應[15,40]。鄭安吶等[45]通過該方式制備的抗菌母粒以不超過200nm的尺寸均勻地分散在基體樹脂中,耐熱性和相容性均較為良好,并且由于抗菌母粒起到了成核劑的作用,材料的結晶速率大大加快,力學性能也得到了改善。該技術制得的材料性能較為優越,屬于新一代抗菌功能材料。

2.5本身具有抗菌作用的包裝材料

自然界中存在著一些可食用的天然抗菌材料,不僅安全無毒,而且本身的抗菌效果優異,可直接用于食品的抗菌包裝,如殼聚糖、聚-L-賴氨酸和山梨酸等。例如,聚酰胺薄膜通過UV照射后表面可產生胺離子,而胺離子能提高微生物細胞的黏附性,薄膜便具備了抗菌作用[46]。殼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并且由于其透氣性能和抗菌性能俱佳,已經作為涂膜保鮮劑被廣泛應用在果蔬和肉類的保鮮上。目前,殼聚糖與其他物質(如聚乙烯醇、淀粉等)的共混改性已成為包裝材料研究的新方向[15]。

3 國內外抗菌包裝材料的應用實例

3.1抗菌包裝膜

抗菌包裝膜是將抗菌劑加入包裝基材中制得的薄膜。其中抗菌劑可直接加入或制作成母粒再添加在包裝材料內,也可經處理后涂抹在包裝材料表面,還可以與高分子物質進行共混加工[47]。

在眾多食品抗菌包裝膜當中,其中一部分的工作機理是依靠抗菌劑從包裝材料中逐漸析出,釋放到食品表面上來發揮抗菌作用。Gutiérrez等[48]以肉桂精油為抗菌劑,將其固定在厚度為30 μm的微孔聚丙烯薄膜上,將焙烤食品的貨架期延長了3~10d。Miltz等[49]以皮隔膜蛋白K4K20-S4與玉米淀粉的共混物作為抗菌劑,涂抹在80μm厚的聚乙烯熱收縮膜上,研究證明其對好氧菌和真菌的發育和繁殖有著很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包裝保存新鮮黃瓜。

在抑制真菌的應用方面,Han等[50]研制了復合質量分數為1.0%的山梨酸鉀的LDPE膜,酵母的生長速率在其影響下顯著降低,真菌生長的遲緩期也被延長。Chung等[51]研究表明Styrene-acrylates(苯乙烯丙稀酸鹽)能夠抑制釀酒酵母(S. cerevisiae)的活性。Ming等[52]通過研究得出抑霉唑可以作為塑料膜中的抗菌劑主要成分,它可以抑制霉菌的發育與繁殖。日本昭和公司研制出了以載銀磷酸鋯系為抗菌劑的殺菌效果較強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膜,并廣泛應用在了食品包裝上[53]。

殼聚糖及其衍生物因自身特性,已經作為優秀的抗菌劑被廣泛使用在抗菌膜的生產上。在殼聚糖抗菌膜對水果的保存實驗中,Sangsuwan等[54]通過研究發現殼聚糖/甲基纖維素膜中加入香蘭素之后,鮮切菠蘿的乙醇產生量和呼吸速率被明顯抑制,并且對E. coli(大腸桿菌)和S. cerevisiae產生了明顯的抑菌作用。與此同時,這種抗菌膜的保濕和護色效果也較好,但會使菠蘿中VC含量明顯降低。Duan等[55]以溶菌酶和殼聚糖作為抗菌劑研發出一種抗菌膜,它對E. coli、L. monocytogenes和熒光假單胞菌(P. fl uorescens)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納米抗菌食品級塑料包裝材料是一種新產品,邱竟[56]添加了一定量的納米無機抗菌劑到多層共擠包裝材料中,使其具備了抗菌功能且安全無毒,可延長食品貨架期。高艷玲等[57]以LDPE作為包裝基材,以納米級ZnO作為抗菌劑添加到包裝基材中,制得納米改性聚烯烴復合材料,具有較強的、廣譜的抗菌能力,可廣泛應用于食品抗菌包裝。

3.2抗菌紙

抗菌紙是指具有抑制和殺滅微生物能力,并能延長被包裝食品貨架期的功能性紙張。目前,各種抗菌劑大多是通過濕部添加法、表面加工法和纖維抄造法3種方法添加到紙張當中的[9-10]。

在銀系抗菌紙的研究中,Tankhiwale等[58]發現,在最佳引發時間15min和最佳反應溫度30℃條件下,將硝酸鈰銨和丙烯酰胺與纖維素濾紙接枝共聚,再加載納米銀離子便可制得環保型食品抗菌紙。此法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無需添加有機溶劑,并且反應條件要求較低,并且對E. coli的殺菌效果特別好。楊飛等[59]通過離子交換法制得了載銀量高達5.38%的抗菌紙,其抗菌效果較好,紙張強度基本不變,但白度略微降低。

在生產抗菌劑為Nisin的抗菌紙研制過程中,Kim等[60]將Nisin分別與聚丙烯酸和醋酸鹽-乙烯聚合物混合后涂布在紙上,檢測Nisin涂層的抗菌效果和遷移情況后發現,Nisin與醋酸鹽-乙烯聚合物混合后能更快地遷移到食物所含的水溶液中,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10240的能力也較為良好;而在水中添加鹽、糖和檸檬酸后,Nisin在聚丙烯酸中的擴散程度明顯減弱。在10℃條件下將Nisin混合涂層與巴氏牛奶和橘子汁接觸,發現其對好氧菌的抑制作用較為明顯,對酵母菌則沒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在另一項研究中,Lee等[61]用醋酸鹽-乙烯聚合物作為媒介,將Nisin和殼聚糖分別以3%的添加量涂抹于紙上,制得抗菌紙,發現Nisin能更有效地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如L. monocytogenes,但后者更能有效地抑制E. coli的生長,而將Nisin和殼聚糖混合在紙上涂布則能加強對上述兩種細菌的抗菌能力,并能增強牛奶和橘子汁在10℃貯藏的穩定性。

在天然抗菌劑方面,Rodríguez等[62]分別檢測了抗菌劑為肉桂、丁香和牛至天然精油的果蔬包裝抗菌紙抗菌活性,發現富含肉桂醛的肉桂精油抗菌性和耐久性最好,使被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得以延長。韓國化學工業實驗研究協會則從5種天然芳香型植物中提取了抗菌物質并確定了其安全性,用其抄造的抗菌食品包裝紙有很強的防治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長的功能[63]。

在國內,陳慧文等[64]制得了一種具有較好抗菌性能的光觸媒食品包裝紙,并研究了TiO2納米粒子的選擇、分散、加工工藝、測試方法及抗菌性能。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消費者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采用抗菌技術進行包裝的食品在市場上所占比例也在不斷提高。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展了抗菌包裝的應用研究,尤其是歐美和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后已將抗菌包裝的研究成果應用到了商業化生產當中。我國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才開始進行抗菌材料的產業化研究,起步較晚,但正朝著健康、高效、便捷、廉價的方向快速發展。雖然抗菌包裝的發展也面臨著生產成本高、操作較復雜等問題,而且很多包裝技術及配套生產設備仍處在實驗階段,但抗菌包裝因具有減少或防止食品遭受微生物污染并延長保質期等多重優點,在食品工業中已經具備了普通包裝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引起了學術界與工商業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國內大多數研究尚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雖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實驗成果,但距離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在這些問題當中,尋找新型抗菌劑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方向。抗菌劑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減少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變質腐敗,提高食品的質量,保證被包裝食品的安全,并進一步減少由變質食品引起的疾病發病率。特別是將天然活性物質(如植物精油等)運用于抗菌包裝以及多種抗菌方法的聯用,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然而新型抗菌劑的生產成本普遍較高,如何改善配套生產工藝來降低新型抗菌劑的添加應用成本是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同時,抗菌劑自身的透明度、色澤和氣味等物理性質,抗菌劑與載體包裝材料之間的相容性、熱穩定性等安全性能,以及抗菌劑及材料基質是否會和食品本身或其含有的其他添加劑發生反應,亦是生產過程中所必須注意的關鍵點。此外,抗菌劑由食品包裝材料向食物中擴散的動態變化過程等問題,也都需要進行嚴謹的實驗來尋找規律。從長遠來看,只是簡單從食品包裝的角度進行實驗探究是比較狹隘的,應該將微生物學、工程和材料學等多學科與之結合,由各行業的專家共同協作來促進抗菌包裝的研究與發展。同時,抗菌包裝的設計研制也應符合國內外相關食品法規,嚴格遵守審查機制,并最終擴大形成一個完整的抗菌包裝科研產業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食品抗菌包裝必將在食品工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TANKHIWALE R,BAJPAI S K.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 of ZnO-nanoparticles coated polyethylene films for food packaging[J].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012,90:16-20.

[2] BALASUBRAMANIAN A,ROSENBERG L E,YAM K,et al.Antimicrobial packaging:potential vs.reality:a review[J].Journal of Applied Packaging Research,2009,3(4):193-221.

[3] 王洪江,孫城,曲穎.食品包裝復合材料現狀及發展趨勢[J].包裝與食品機械,2009,27(1):58-62.

[4] 賀琛,王臻,梅婷,等.食品活性包裝研究的進展與趨勢[J].包裝與食品機械,2011,29(3):40-44.

[5] 安美清.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6(3):295-297.

[6] 趙俊燕,羅世永,許文才.抗菌包裝研究進展[J].包裝工程,2012,33(5):132-137.

[7] 畢海丹.抗菌包裝技術及其在肉類保鮮中的應用[J].肉類研究,2009,23(2):57-61.

[8] 張紅.抗菌劑及其在食品包裝紙中的應用[J].黑龍江造紙,2009,37(2):26-27.

[9] 楊開吉,蘇文強,陳京環.多功能抗菌紙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造紙,2007,26(9):44-46.

[10] 黃崇杏,鮑若璐,段丹丹.抗菌紙的研究進展[J].包裝學報,2009,1(1):34-38.

[11] 楊開吉,蘇文強.紙張抗菌劑的研究進展[J].造紙化學品,2006,18(5):26-29.

[12] 夏海民,孫斌,馮新星.無機抗菌劑的分類,應用及發展[J].紡織導報,2010(6):115-117.

[13] 王健.無機抗菌劑的應用研究展望[J].陶瓷科學與藝術,2005,39(6):34-37.

[14] 孫淼,郝喜海,鄧靖,等.抗菌包裝薄膜的研究進展[J].包裝學報,2011,3(3):6-10.

[15] 李婷,鐘澤輝,邵杰,等.食品抗菌包裝材料的研究進展[J].包裝學報,2011,3(2):34-36.

[16] 尹彥娜,劉全,許文才,等.抗菌劑在抗菌紙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3,21(2):14-18.

[17] 王利娜,冷小京.可食性抗菌膜的研究進展[J].食品科技,2011,36(10):97-101.

[18] YOUNG D H,KAUSS H.Release of calcium from suspensioncultured Glycine max cells by chitosan,other polycations,and polyamines in relation to effects on membrane permeability[J].Plant Physiology,1983,73(3):698-702.

[19] MUZZARELLI R,JEUAIAUC C,GOODAY G W.Chitin in nature and technology[M].New York:Plenum Press,1985:210.

[20] 呂飛,葉興乾,劉東紅.食品抗菌包裝系統的研究與展望[J].農業機械學報,2009,40(6):138-142.

[21] NATRAJAN N,SHELDON B W.Efficacy of nisin-coated polymerfilms to inactivate Salmonella typhimurium on fresh broiler skin[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00,63(9):1189-1196.

[22] COMA V,SEBTI I,PARDON P,et al.Antimicrobial edible packaging based on cellulosic ethers,fatty acids,and nisin incorporation to inhibit Listeria innocu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01,64(4):470-475.

[23] SIRAGUSA G R,CUTTER C N,WILLETT J L.Incorporation of bacteriocin in plastic retains activity and inhibits surface growth of bacteria on meat[J].Food Microbiology,1999,16(3):229-235.

[24] AN D S,KIM Y M,LEE S B,et al.Antimicrobial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film coated with bacteriocins in binder medium[J].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0,9(1):14-20.

[25] KIM Y M,LEE N K,PAIK H D,et al.Migration of bacteriocin from bacteriocin-coated film and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J].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0,9(5):325-329.

[26] MING X,WEBER G H,AYRES J W,et al.Bacteriocins applied to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to inhibit Listeria monocytogenes on meat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97,62(2):413-415.

[27] HOFFMAN K L,HAN I Y,DAWSON P L.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corn zein films impregnated with nisin,lauric acid,and EDTA[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01,64(6):885-889.

[28] 鄧霄禹,胡明軍,江明鋒.反芻動物胃溶菌酶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12,39(9):143-147.

[29] 劉益麗,鄧霄禹,江明鋒.溶菌酶抑菌活性及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13,40(8):189-194.

[30] 胡林峰,許明錄,朱紅霞.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進展[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1,23(2):384-391.

[31] 李殿鑫,江琳琳,朱娜,等.植物精油在食品保鮮中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2,33(12):396-400.

[32] 李國林,張忠,畢陽,等.八種植物精油體外抑菌效果的比較[J].食品工業科技,2013,34(7):130-133.

[33] 周曉薇,王靜,顧鎳.植物精油對果蔬防腐保鮮作用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10,31(21):427-430.

[34] KNOBLOCH K,WEIS N,WEIGAND H.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J].Planta Medica,1986,6:555-556.

[35] BARD M,ALBRECHT M R,GUPTA N,et al.Geranial interferes with membrane functions in strains of Candida and Saccharomyces[J].Lipids,1988,23(6):534-538.

[36] COX S D,MANN C M,MARKHAM J L,et al.The mode of antimicrobial ac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tea tree oil)[J].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00,88(1):170-175.

[37] CARSON C F,MEE B J,RILEY T V.Mechanism of action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tea tree)oil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determined by time-kill,lysis,leakage,and salt tolerance assays and electron microscopy[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2,46(6):1914-1920.

[38] BRODY A L,STRUPINSKY E R,KLINE L R.Active packaging for food applications[M].New York:CRC Press LLC,2001:11.

[39] 王長安,鄒永德,陳曉翔.抗菌食品包裝研究進展[J].包裝工程,2009,30(10):121-124.

[40] 劉冰.抗菌技術及其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J].湖南包裝,2008(2):21-23.

[41] APPENDINI P,HOTCHKISS J H.Review of antimicrobial food packaging[J].Innovative Food Science&Emerging Technologies,2002,3(2):113-126.

[42] HAN J H.Antimicrobial food packaging[J].Food Technology,2000,54(3):56-65.

[43] 徐斐燕,陳健初,吳丹.食品抗菌包裝技術進展[J].糧油加工與食品機械,2004(6):64-65.

[44] BOWER C K,MCGUIRE J,DAESCHEL M A.Suppress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colonization following adsorption of nisin onto silica surface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5,61(3):992-997.

[45] 鄭安吶,周強.分子組裝抗菌技術在塑料包裝材料領域的應用[J].中國包裝,2002,22(3):92-93.

[46] 胡命寶,荊懷遠.食品抗菌包裝技術及應用[J].食品工程,2006,31(1):14-16.

[47] COMA V.Bioactive packaging technologies for extended shelf life of meat-based products[J].Meat Science,2008,78(1):90-103.

[48] GUTI?RREZ L,S?NCHEZ C,BATLLE R,et al.New antimicrobial active package for bakery products[J].Trends in Food Science&Technology,2009,20(2):92-99.

[49] MILTZ J,RYDLO T,MOR A,et al.Potency evaluation of a dermaseptin S4derivative for antimicrobial food packaging applications[J].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06,19(6):345-354.

[50] HAN J H,FLOROS J D.Casting antimicrobial packaging films and measuring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J].Journal of Plastic Film and Sheeting,1997,13(4):287-298.

[51] CHUNG D,CHIKINDAS M L,YAM K L.Inhibitio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y slow release of propyl paraben from a polymer coating[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01,64(9):1420-1424.

[52] MING X,WEBER G H,AYRES J W,et al.Bacteriocins applied to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to inhibit Listeria monocytogenes on meat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97,62(2):413-415.

[53] 丁浩,童忠良,杜高翔.納米抗菌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101.

[54] SANGSUWAN J,RATTANAPANONE N,RACHTANAPUN P.Effect of chitosan/methyl cellulose films on microbial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cut cantaloupe and pineapple[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8,49(3):403-410.

[55] DUAN J,PARK S I,DAESCHEL M A,et al.Antimicrobial chitosanlysozyme(cl)films and coatings for enhancing microbial safety of mozzarella cheese[J].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7,72(9):355-362.

[56] 邱竟.納米抗菌包裝材料和防銹包裝材料[J].塑料包裝,2009,19(3):51.

[57] 高艷玲,姜國偉,張少輝.納米ZnO/LDPE抗菌食品包裝材料研制[J].食品科學,2010,31(2):102-105.

[58] TANKHIWALE R,BAJPAI S K.Graft copolymerization onto cellulose-based filter paper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s silver nanoparticles loaded antibacterial food-packaging material[J].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009,69(2):164-168.

[59] 楊飛,陳克復,楊仁黨,等.抗菌劑及其在抗菌紙中的應用[J].中國造紙,2006,25(8):51-55.

[60] KIM C H,WAN C S.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additives and packaging paper for prolonging freshness of cut flowers[J].Journal of Korea 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2002,34(2):32-41.

[61] LEE C H,AN D S,PARK H J,et al.Wide-spectrum antimicrobial packaging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nisin and chitosan in the coating[J].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03,16(3):99-106.

[62] RODR?GUEZ A,BATLLE R,NERIN C.The use of natural essential oils as antimicrobial solutions in paper packaging.PartⅡ[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07,60(1):33-38.

[63] 袁麟,錢學仁.國內外抗菌紙的研發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造紙,2013,32(2):56-60.

[64] 陳慧文,楊桂珍,劉耿,等.光觸媒抗菌食品包裝紙的試制[J].造紙科學與技術,2006,25(2):16-19.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in Food Packaging

SHU Haoyuan1,PAN Leiqing1,TU Kang1,*,ZHAO Kuier1,JIANG Xingyi1,CHEN Jikun2,MEI Weiyun3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2.Center of Green Food Development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650034,China;3.Shilin Luting Sweet Persimmon Product Development Co.Ltd.,Shilin652200,China)

Antimicrobial food packaging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food-packaging environment and prolong the shelf life of the foods.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food industry.In this paper,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ntimicrobial materials and the common antimicrobials including inorganic,organic and natural antimicrobials are described.Five practical methods of antimicrobial food packaging are compared.Recent progresses in recent years,particularly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are summarized in detail.To conclude this paper,considering the current production status of antimicrobial packaging film and paper,the future trends and research focuses of antimicrobial food packaging are discussed.

antibacterial materials;food;packaging;shelf life;antimicrobials

TS206

A

1002-6630(2015)05-0260-06

10.7506/spkx1002-6630-201505047

2014-04-15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303088);“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D28B01);江蘇省農業科技支撐計劃項目(BE2014399);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01310307009Y)

束浩淵(1991—),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食品工程。E-mail:2013808098@njau.edu.cn

屠康(196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農產品無損檢測、貯藏與加工。E-mail:kangtu@njau.edu.cn

猜你喜歡
殼聚糖
氧化石墨烯-殼聚糖復合材料對水體中農藥的吸附
三種不同分子量6-羧基殼聚糖的制備、表征及其溶解性
美洲大蠊藥渣制備殼聚糖工藝的優化
中成藥(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57
殼聚糖修飾甲醇燃料電池PtRu 催化劑
電源技術(2017年1期)2017-03-20 13:37:59
殼聚糖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性質研究
殼聚糖金屬配合物的抑菌特性及機理研究
殼聚糖的應用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46
殼聚糖對靈武長棗保鮮效果研究
中國果菜(2015年2期)2015-03-11 20:01:01
殼聚糖對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應用化工(2014年7期)2014-08-09 09:20:21
堿浸處理對殼聚糖膜性質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91亚洲国产视频|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 亚洲婷婷丁香| 欧美成一级| 在线国产91| 国产三级a|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欧美性爱网| 久久一级电影|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网|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本亚洲精品网站|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www.日韩三级|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精品91视频| 色天天综合| 性欧美精品xxxx|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国产网站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免费亚洲成人|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尤物国产在线|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观看| 午夜丁香婷婷| 九色国产在线|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蜜桃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伊人天堂网| 毛片久久久|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激情综合图区|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中文字幕在线观| 亚洲第七页|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无码37.| 欧美a在线看|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