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快遞物流行業前景表面光鮮實則暗藏危機。一邊是國內不斷增長的快遞物流需求,一邊是不斷減少的廉價勞動力,一邊是國外強勁的對手,要順利逃生這個產業需要展望全球物流的現代化,其出路在于——使物流信息化升格為信息化物流,物聯網高度應用,技術進一步取代人。
關鍵詞:物流產業;物流學界;金磚基因
電子商務正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衣物送到家門口,生鮮送到家門口,現在一日三餐也可由快遞來送了。快遞物流作為電子商務下游,伴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而欣欣向榮。就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40億件,同比增長52%,躍居世界第一。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我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則暗藏危機。
一、我國快遞物流行業前景堪憂
1.快遞物流行業有著金磚基因
金磚國家(BRICS)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五國。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特的點主要包括,具有各自的資源和要素優勢、經濟增長發展潛力巨大、消費市場日益擴大。根植于這樣的土壤,我國快遞物流行業有著明顯的金磚國家基因。這種“金磚國家基因”表現在該行業深度依靠人口紅利,機械智能化程度低。
在電子商務興起之前,諸多民營快遞物流企業運作依靠手工分揀,庫存隨意堆放,運輸工具簡單,電瓶車就湊活了。當電商帶動快遞物流業的業務量爆炸式增長時,由于沒有先進技術、理念與資金的支持,很多民營快遞物流企業仍依靠這種原始的手段在運營。去年年底有新聞報道,單元門打不開,快遞員被困在樓道內出不去,趕著送快遞的快遞員情急之下竟然從2樓窗口爬出,從單元門口的水泥遮雨棚上縱身跳下,結果摔斷了左腿。事后快遞員徐志剛表示“公司有要求,超過規定時間快遞送不到家,我們是要被罰的。”我們看到這種原始、依賴廉價勞動力的業務運營方式已在很累地支撐爆炸式增長的業務量,再則我國的人口紅利正在衰減,如果還用這種方式運送包裹,在不遠的將來這個行業怕將不堪重負。
2.外國先進企業虎視眈眈
目前UPS、FedEx、DHL已擁有國內快遞資質,嘉里大通、雅瑪多和OCS三家“合資企業”也在去年年底正式申請經營我國國內快遞業務。相比國內原始低端的物流運營方式,國外企業已在現代化的道路上走了很遠。美國亞馬遜公司正在大力發展無人機送貨業務,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戰略性成功,他們的庫房里已經有機器人在進行簡單的配送工作,不僅能替自然人完成枯燥之工作,還能縮短訂單平均處理事件,最大降幅是從1個小時縮短到了13分鐘,更關鍵的是,機器人從來不會暴力分揀,也不會記錄用戶的信息并把它們倒賣出去。亞馬遜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甚至花費8億美元專門收購了一家機器人制造公司,長期來看,這筆買賣絕對價值連城。就在2014年8月,亞馬遜倉庫已入駐自貿區。
一邊是國內不斷增長的快遞物流需求,一邊是不斷減少的廉價勞動力,一邊是國外強勁的對手,深陷于這樣一個困境中,如果我國快遞物流業不革新,那么這龐大的市場份額很可能被國外企業吞食。
二、行業革新逃生,學界助力不足
窮則變,變則通,我們需要先進的思想和技術來帶領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突出重圍逃離困境,帶領中國快遞物流行業革新。本文主要針對學界出現的問題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下圖是維普網2005年-2014年十年間物流類論文年產量變化圖,在2011年達到高峰24783篇后論文年產量開始回落,2014年的6963篇甚至只有2011年的1/4左右。為什么學界論文量會忽然減少了呢?
筆者看來,電子商務使快遞物流業生態環境發生變化,而學界在之前缺乏對其前瞻性的研究,當行業生態變化真正來臨時學界措手不及,導致了論文量的銳減。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學界這些年一直被動跟著業界走,而缺乏對業界發展的主動引領。這就需要學界馬上反應過來,加強相關領域前瞻研究,筆者認為最大頭的兩塊在于:
其一,學界可以加強物聯網物流的研究,研究國外企業的新技術新管理模式,如射頻技術、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智能倉儲等等,這涉及到電子信息工程,交通運輸等學科。
其二,作為金磚國家之一,我國中產階級比例在不斷加大,整體消費需求在升級,可以加強這種消費需求的轉型升級對物流改造的研究,比如生鮮冷鏈物流、跨境物流的研究等等,這涉及到國際貿易、管理學等學科。希望這些領域的專家快速加入相關研究中,助力這個產業順利轉型升級。
三、未來快遞物流業展望
1.以中國為中心,物流網絡遍布全球
出口是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物流園區作為貨物的集散地,能有效提高商品對外流通的效率。對于快遞物流行業的革新,我國政府也正在引導物流園區、物流城市的建設。一張物流大網正在徐徐展開,不僅在國內,大網的觸角已開始向國外延伸,比如沿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老撾等國家建立物流園區。我們相信,最終以中國為心臟,一個遍布全球每一個角落的物流大網將建立完善。這樣作為生產者,“MADE IN CHINA”可以運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作為消費者,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商品,也終將能運送到您手中。
2.大數據、物聯網物流在產業內高度運用
我國物流企業要順利逃生,不被國外強敵吃掉,不被勞動力所累,就需要展望全球物流的現代化,這個產業的出路在于——使物流信息化升格為信息化物流,物聯網高度應用。
我們看到菜鳥網絡現在正在做物流業的大數據,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控股、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宅急送、匯通,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組建成立了“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菜鳥網絡計劃首期投資1000億元,在5-8年的時間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馬云先生表示阿里巴巴永遠不會做快遞。在2015年2月2日“團結香港基金會”的最新演講中,馬云先生表示阿里巴巴說到底其實會是一家date公司。有了大數據作指導,快遞物流公司能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商品運送的等待時間將大大縮短,生鮮冷鏈電商、無庫存商店、O2O商業模式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不僅如此,整個電商界,包括生產生態圈、網店生態圈、物流生態圈都將受其影響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康斯坦丁.中國快遞的五毛時代[J/OL],[J].百度百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