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華 李怡萌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逐漸嚴重,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負外部效應,企業環境成本內部化成為了一個迫切的現實問題。本文介紹了環境成本內部化的理論依據、成本動因及路徑選擇,以期通過企業環境成本內部化達到節約社會總成本,保護環境資源的目的。
關鍵詞:環境成本內部化;環境污染成本
一、引言
環境資源的不可分割性導致其產權界定成本過高甚至難以界定,隨著經濟發展,環境污染導致了嚴重的負外部效應,這嚴重限制了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根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消除負外部效應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從國內外的一些成功經驗來看在環境成本問題上是完全可行而又富有成效的。
二、解析什么是環境成本
每一種的產品在生產與應用當中,都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以及資源浪費,這樣的成本就是環境的成本。該成本分為內部外部:其內部就是對資源的常規利用中資源產生耗費所出現的成本。其外部就是因為對環境構成了破壞而產生的不得不付出的成本,環境成本內部化是指將環境成本納入到生產成本中,從而避免外部的環境造價,表現了資源稀缺。而內部化就出現生產的人自己負擔起生產以及消費的環境造價。有市場進行這些補償,這樣可以解決破壞環境,生態的問題,使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三、污染環境事件里面環境造價的動因
1.法規的要求及公眾的關注
我國有多部環境保護法規明顯的對公司生產者在合法經營中所造成的環境方面的破壞的影響進行承擔的規定。歐州共同體《環境管理與審計計劃》與國際上標準的組織所頒發ISO14000的系列,早已成為每個國家的企業管理環境造價的指標了,都實行了由壽命的周期等辦法來對企業的內部外部成本進行計量。伴隨著頻發的環境事故和環境問題,公眾已開始高度環境問題,大眾的消費也越來越追求綠色的消費。人們現在對生活的居住條件要求也比較高了,生態方面的條件在購房與選址上也得到了考慮,喜歡為了有清新空氣而花費,所以在某些程度上就要求現在企業要把外部的污染環境的造價給內部化了。
2.企業的要求可持續發展
現在我們國家的企業面對著很大的環境保護上壓力,若企業對環境的污染造價得不到精確計量也不能將其內部化到產品成本中,企業今后的發展乃至產品的營銷將會受影響。如果企業要實現出可持續的發展就要有綠色的優點,然后有綠色的競爭力量,就必須考慮生產的過程中造成的環境影響。根據國家或著國際的標準來計量企業的產生所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還要對以后變化的國家企業環境的標準,就算現在不對環境的成本進行計算,但是伴隨經濟發展和環境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重視,大多外部的成本都會被內部化了,生產者應該有一個戰略的高度,主動積極的把環境的成本給內部化起來,以便于企業自身的長久穩定發展。
四、環境成本內部化路徑的選擇
1.生產率的變動法
該辦法就是使用變動的生產率來計算變化的環境的質量給經濟造成的損失。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關注生產率變化對市場價格的影響,二是對無效的市場價格進行修正。環境發生質量上變化就會影響生產率以及生產對的成本,進一步會使生產值以及利潤發生變化,而用市場的價值對價值與利潤進行計量的改變時能夠很容易的進行計算和觀察。就像能夠根據污水的排放前與排放后農作物生產率產生下降而帶來的產量變化之差來衡量??梢杂棉r產品的減產量乘以市場價格來計算其總的經濟損失。
2.防預性的支出辦法
把為了預防對環境的危害而支出的成本用作危害環境最小的費用。也就相當于污染帶來的虧損數量上就是要清除污染,改變環境的質量所產生的費用。利用該方法的時候相關數據資料都很好解決,在應用上有很強的意義。但是這種方法所得的僅僅是最小的受損值,原因是控制污染的人其實際上的支出受到收入的限制。在預防出現的支出與消除污染這兩者間的相關性只有有一定程度的或者是最低涵義上。該方法對環境的污染進行估計是使用治理污染所支出的費用也就是成本的支出。跟環境的影響因素里面市場的價值進行比較的話后面的是產出的價值它的數額不大。
3.市場替代法
該方法是利用被估計對象其自身無市場的價值的時候所利用的辦法。大自然中,一些環境的因子是無市場的交易的也沒有價格就像新鮮的空氣。那么我們就要尋找可以替代的東西來對那些無市場價值的物品進行估量,詳細的運用中,代替物如何選擇完全根據所計量對象的特征來確定。替代市場法就是基于這種思想而設計的計算方法。但是環境成本內部化路徑的方法還有多種,例如大家比較熟知的,環境污染所損害財產物資的重新購置成本作為環境損失價值的重置成本法,其假設前提和計算過程復雜;用所犧牲的替代用途收入進行估計污染的環境所造成的經濟虧損這樣一種機會的成本法等等,該文章敘述了實施難度較小,應用程度較高的三種方式。
五、總結
本文從環境會計的基本理論出發,對企業環境成本動因進行分析,再按照環境會計計量理論選擇恰當的內部化路徑對其進行計量然后將環境成本計入企業經營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這樣環境成本必然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企業會重視環境因素;這有利于環境成本內部化的實現,促進企業開展環境保護。從長遠來看有利于我國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問題的改善,有利于資源合理配置。
參考文獻:
[1]李百興,宋凱琴.解決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的幾點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2(12).
[2]郭紅彩.基于環境成本內部化的環境業績評價指標研究[J].商業會計,2013(5).
[3]黎富兵.論企業環境成本內部化的經濟效應[J].會計之友,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