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與控制工作至關重要,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對于企業的正常運行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因此財務危機的預防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當前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達不到市場經濟的要求,從而給企業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同時增加了企業財務危機的概率。本文闡述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內涵,并分析了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幾點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辦法。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財務風險控制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內涵
通常而言,對于財務風險的概念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廣義性質的財務風險理論,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歸結于企業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在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中,要面臨的風險威脅方面較多,在每一個環節中都存在著風險;二是一種狹義的財務風險理論,企業償還債務的不確定性是財務風險的主要形式,而企業在負債情況下繼續融資對企業償還債務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一旦發生企業債務償還不力,就會引發連鎖的財務問題,從而給企業造成了極大的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1.復雜的宏觀環境。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通貨膨脹的現象,造成了企業資金鏈的斷裂,貨幣的持續貶值造成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增大。尤其是世界原油價格的不斷增長,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本,并且企業財政資金回籠的速度較慢。此外,企業對于銀行的依賴性較大,銀行的利率發生變化就會造成利率風險,同時會產生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因此要做好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力度,就要提高財務管理部門的市場應對能力。
2.企業財務人員缺乏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的部分企業依然注重與企業的經營治理,工作的重點側重于生產銷售工作,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造成財務管理工作的不完善,對于財務管理工作僅僅是資金的登記、財務狀況的分析、憑證登記等工作,并不能反饋企業的財務狀況,同時缺乏相應的知識資本、風險價值、機會成本的財物管理思維,此外傳統的財務管理系統低估了企業的無定形資產,在資本運營中常常忽視了無定形資產對于財務管理的影響。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傳統的財務管理人員在管理思維和管理方式上都較落后,同時其財務機構的設立也不能滿足現代企業要求,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思維落后,而且其數據分析方式較為遲緩,因此很難全面地掌握企業財務信息狀況。此外,傳統企業經營模式也制約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責任歸屬的不明確也造成了財務管理改革地困難重重,完全背離了知識經濟時代的根本要求,信息化、知識化理財進程因此而嚴重受阻。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辦法
1.回避風險法。企業要未雨綢繆,要有強烈的危機預測意識,全面監控企業每個方面的工作,包括管理工作、生產狀況、銷售渠道、市場份額、競爭對手信息、國家政策等,全面監控危機可能發生的根源,分析出可能出現危機的方面。同時建立完善的企業危機預測工作機制,組織危機管理工作小組,通過引入危機管理人才來確保危機預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并根據危機隱患的類型和強度,建立科學全面的危機處理方案。
2.分散風險法。企業通過設置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由于市場信息存在著極大的不對稱性,因此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要采用以下的做法:首先企業之間要建立聯營關系,在高風險項目的經營上達成風險共享方案;再者要多元化的投資,將企業的運行資金投放到不同的項目中,降低財務風險的危害性;最后是對企業的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生產狀況,設置多項的經營方式,通過產品在時間、空間、利潤上的相互補充,來減少企業財務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企業破壞。
3.轉移風險法。轉移風險法是一種較為常用的風險防范策略,通常而言企業利用風險轉移方法降低風險危害性的方法有:①購買保險,企業可以為其經營過程中產品的生產、產品的配送等環節投保,一旦發生資金回收受阻,就會把風險轉移給銀行,從而降低了企業的損失;②企業可以利用遠程合同的優勢來降低風險,在開展銷售業務時,可以簽訂遠程外匯合同,把資金風險轉移給銀行;③轉包法,對于一些風險性較大的項目,企業可以轉租給其他單位,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就把風險轉移出去。
4.降低風險法。降低風險通常會采用的方法是:首先通過支付一定代價來減少損失的發生,降低損失財務的損失程度;再者在企業的正常經營過程中,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市場來增強企業的收益,從而通過提高企業的整體實力來降低風險的存在;最后企業可以在購買原材料時實行貨到付款的方式來維持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在原材料的采購中堅持驗貨付款,避免造成錢貨兩空的現象。
5.緩沖風險法。緩沖風險法是較為穩健的策略,企業可以通過實行分期攤銷的方法來降低企業風險帶來的影響,例如,可以通過建立風險基金,設置償債基金,并按照會計準則提取壞賬準備金等策略,來增強對于企業風險的預防和控制能力。企業可以建立財政風險基金項目,通過基金的支出來降低財務風險的危害性,這種策略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企業的正常運行,從而緩沖風險的破壞力,總體而言是對企業財政的一種有效性保護。
四、總結
總之,企業要大膽地進行財務管理創新,與時代要求接軌的同時,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保證企業的財務健康運營,同時企業要采取多種財務風險轉移方法,降低企業運營過程中承擔的風險,保證企業向可持續、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楊麗珍.淺談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控制[J].中國商界,2010(11).
作者簡介:趙小英(1965- ),女,漢族,河南省臺前縣人,會計師,本科,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財政局,研究方向:財稅財政及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