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秋月
摘要: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正日趨嚴重,筆者所在地區的許多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其主要表現是不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是組織幼兒在游戲中學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活動過于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生動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從小班就要求孩子會寫字,學習拼音,做算術,給孩子留作業,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危害。
關鍵詞:幼兒教育 小學化 成因 對策
近年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正日趨嚴重,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的做法深深的傷害著我們可愛的孩子,實在令人擔憂!許多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其主要表現是不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是組織幼兒在游戲中學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活動過于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生動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從小班就要求孩子會寫字,學習拼音,做算術,給孩子留作業,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危害。
一、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具體表現
(一)教育內容方面單純重視智力教育
學前教育時期兒童的認知水平位于前運算時期,主要思維對象是表象,可逆性和守恒性較差,生理基礎比較薄弱,無法進行復雜思維。因此兒童的學前教育的特點是啟蒙性和廣泛性,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培養兒童的學習能力。目前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比較片面、單一,忽略兒童自身的發展特點,在幼兒園期間學習小學課程,單純重視兒童的文化知識學習。
(二)教育方式方面忽略了兒童的學習自主性
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主要表現為教育模式課堂化,單純采用課堂講授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兒童游戲和活動的重要性,采用灌輸模式的教育方法,教師講課,兒童死記硬背的教育狀態。學前幼兒教學環境缺乏游戲活動環節,圖案色彩比較單一,相關的教學道具比較少。課后教師布置作業比較枯燥,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天性發展,降低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兒童的學習壓力,導致兒童產生厭學情緒。
(三)單純重視學習結果,忽略了學習過程
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表現在評價兒童學習情況的標準單一,單純將兒童學習的數量作為評價兒童學習情況的明確標準,重視兒童學習的結果,忽略了學習過程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兒童學習方式的培養,降低了兒童的學習樂趣,不能根據兒童自身的性格差異進行教育,制約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
二、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
(一)破壞了正常的兒童教育功能
學前幼兒教育是我國學制體系的開始,學前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兒童全面協調發展。而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打亂了兒童的正常成長規律,危害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對兒童日后的學習教育產生不良影響。
(二)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發育
學前幼兒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應該是教育和保育相結合,重點是保育。現狀學前幼兒教育采用小學的課程時間安排,忽略了兒童的保育任務,要求兒童每天坐在教室里上課,造成兒童過度疲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視力、骨骼等身體機能的成長發育,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
(三)降低了兒童的學習興趣
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將學習課堂知識作為兒童的主要任務,在學前教育時期,就對兒童開展寫字、拼音、算術等學習內容,當正式進入小學階段時,需要重復學習這類知識,導致兒童進去小學后失去學習興趣,制約了兒童日后的學習進步。
三、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改善措施
(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
幼兒園在確保自身效益和社會影響的前提下,應該樹立健康的教育理念,擺正自身的教育立場,針對兒童學前教育的特點,有效進行兒童教育活動。學前教育時期兒童身心發育不夠完善。對于家庭的依賴性較強,幼兒園應該與兒童家庭緊密聯系。堅持平等、尊重、合作的基本原則,促進家長積極參與兒童教育活動,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二)按照兒童健康成長規律實施教育活動
學前幼兒教育的特點是具有啟蒙性、科學性、豐富性和適當性,為小學教育奠定基礎。避免出現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首先應該重視兒童學前教育的特殊性,遵循兒童自身成長發展的規律,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學,符合兒童教育的需求,有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同時也應該提高兒童的主觀意識,通過開展各項游戲活動,提高兒童的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三)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
學前幼兒教育屬于社會公益事業,因此離不開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投入、管理。近年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導致學前幼兒教育出現小學化傾向,為了改善這種現狀,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從實際教育情況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規范標準,同時出臺學前幼兒教育的相關文件,綜合管理學前幼兒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時間等。針對各類違規現象應該采用一定的處罰手段,不斷提高學前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有利于學前幼兒教育的良好發展。
自2010年國家正式把幼兒教育列入基礎教育以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大了幼兒園的管理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幼兒教育小學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斂。但是,其收效與國家的幼兒教育方針還相差甚遠,前面的路還很長,還需要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
多數縣市的幼兒教育由基礎教育研究室管理,而基礎教育研究室是按照原來中小學的規模設置編制的,沒有富裕的人員,缺乏幼兒教育專業管理人才。幼兒教育在我國全面開花,幼兒園的數量與小學數量基本相當,有的地區幼兒園的數量超過了小學的數量。據了解,不少行政村只有一所小學,卻有多所幼兒園。由于人手少,基礎教育的教研員們管理中小學已經夠吃緊的了,無力參與數量眾多的幼兒園管理。雖然政府非常重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但是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對幼兒教育的管理還是不到位,致使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沒有能夠得到有效遏制。
四、結論
綜上所述,學前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兒童提供一個豐富、健康、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滿足兒童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但我國目前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不符合兒童健康成長的發展規律,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發展,因此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避免出現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積極發展兒童的家庭教育,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嚴格按照兒童自身的成長規律實施教育活動,為小學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加大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提高我國學前幼兒教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