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
摘要: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
關鍵詞:信息技術 任務驅動 教學法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信息技術的時代性強,更新換代快,又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生學習的思想。
為了教好信息技術課,廣大教師不斷將“任務驅動”法引入課堂中。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任務驅動”法中,“任務”的提出、設置是最重要的,其作用好比是一個導演在一場電影中對故事情節、發展、結果的安排,“任務”的好壞將決定這節課學生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決定這堂課的成功還是失敗。因此,在使用“任務驅動”法時,教師備課時就必須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設置最合適的課堂任務”上。
一、任務要具有趣味性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如《用卡通拼圖》這一節課,在設計任務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要面對一群充滿童真的孩子們。他們這個年齡段對什么最感興趣?當然是童話故事。為了激發他們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一個童話故事。因為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利用金山畫王筆圖庫中的“角色”,通過選擇、拖入、修飾等操作,最終完成一幅圖畫。在金山畫王筆的圖庫中,有許多動物“角色”。由此,筆者想到了《狐假虎威》這個故事。課堂的開始,筆者給同學們播放《狐假虎威。故事聽完后,讓他們在腦海中想像故事的情境,并用金山畫王把他們畫下來。學生一下子就被《狐假虎威》的故事吸引了,他們都急切的想把自己想像的《狐假虎威》圖畫出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習效率自然就高了起來。
二、任務要具有層次性
1.“任務”設計時要注意學生特點、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甚至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在進行任務設計時,可以設計必做題和選做題,讓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選擇性的做題。基礎較好的要完成必做題和選做題,讓他們不能因為任務太簡單感到無聊。同時,基礎較差的只須完成必做題就行,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2.“任務”設計要注意分散重點、難點
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任務”設計時要考慮“任務”的大小、知識點的含量、前后的聯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說來,每個“任務”中涉及的知識點不宜過多,最好不要有兩個以上的重點、難點,過多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任務”的規模宜小不宜大,規模過大,會偏離“任務驅動”的本意;一般不提倡設計一個統領全局的“任務”,而是要注意由點到面,逐步介紹各知識點,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運用有一個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過程。例如,學習“保存文件”的內容時,一開始可以讓學生把輸入的文章保存到計算機默認的文件夾中(操作較為簡單,不會難倒學生),這時不必過早引入“文件夾”的概念,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后,再介紹“文件夾”的概念及操作,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夾”,并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夾”中了。
三、任務要具有開放性
設計任務時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使學生有可發揮創造能力的機會。常言說“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具有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終身受益,價值永恒。開放式任務,能從中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務,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防止思維的絕對化和僵硬化,有效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如前面講的《用卡通拼圖》的教學設計中,任務是讓學生創作一幅《狐假虎威》圖,至于學生用什么背景、什么“角色”、如何修飾等都沒有硬性的規定,學生可以自由創作。在這樣的創作環境下,學生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作出自己心中的《狐假虎威》圖。結果在那節課中,有一個學生就用旋轉并羽化的技巧,創作出了動物的倒影,這是筆者在備課時想都沒有想到的好事情。
四、任務要具有實用性
要讓學生感到所學有所用,即任務的內容來源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真實世界。也就是說,任務不是憑空捏造的,是把學生所學習和生活的真實世界濃縮于任務。例如,在《我的佳作我發表》,本節課主要內容是教學如何打印文檔。筆者設計的任務是:幫灰太狼把寫給紅太狼的信打印出來。學生對灰太狼與喜洋洋的故事非常喜歡,并且生活中把電腦中的材料打印出來是我們經常做的事。這樣的任務,既有趣又和生活密切聯系,學生更容易接受。
總之,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仔細推敲每個知識點、統籌兼顧,為學生設計、構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掌握知識、技能與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斌婷,梁瑾.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有效應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4,(05).
[2]趙凱.小學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