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科學管理
摘要:文章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現狀及實踐中存在問題的深入分析,闡述了勤工助學科學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勤工助學科學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形成一套健全的勤工助學科學管理運作機制。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5)03-0098-02
近年來,隨著本科院校的擴招,高校圖書館的人力資源嚴重不足,在政策驅使和高校圖書館自身需要的前提下,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形成了一支生力軍。少則幾人、多則幾百人的勤工助學學生,彌補了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的缺陷。面對這支特殊的勤工助學隊伍,如何進行科學的管理,建立一整套有序、高效的管理機制,充分激發(fā)勤工助學學生的智慧和潛能,保護其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調動其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高校圖書館在使用勤工助學學生時必須完善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1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擇優(yōu)錄用過程簡單
《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第一章第四條中指出:“勤工助學活動是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其第五條明確規(guī)定:“勤工助學活動必須按照學校余力、自愿申請、信息公開、扶困優(yōu)先、競爭上崗、遵紀守法的原則,由學校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和學生正常學習的前提下有組織地開展”。這讓高校圖書館在勤工助學崗位的選人、用人上受到了限制,如學校建立的勤工助學數據庫,是通過學生自愿申請,學校適當調查后確定的,對家庭困難的標準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使有些家庭并不困難的學生也在勤工助學范圍之內,這些學生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如何,個人綜合素質怎樣、是否有能力應付圖書館交給他們的工作任務等都不得而知。其中,還有少數勤工助學學生對崗位不適應或對工作崗位要求太多,工作一段時間后就以各種借口離開勤工助學崗位,這些因素弱化了勤工助學崗位的競爭上崗、擇優(yōu)錄用原則,使圖書館在聘請勤工助學學生時錄用過程太過簡單。
1.2缺乏完善的培訓機制
近年來,高校勤工助學學生也成為了圖書館人力資源的一部分,他們分別在圖書館許多重要的崗位上工作,參與了圖書的編目、流通的外借、圖書的歸還上架等。崗位的特殊性和崗位出現空缺的緊迫性弱化了圖書館對勤工助學學生的培訓。長此以往,一方面無法調動勤工助學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及積極性、創(chuàng)新性;另一方面也使勤工助學學生對圖書館各個崗位的工作要求缺乏統(tǒng)一認識,對圖書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務不熟悉,從而導致學生們的責任心不強,對圖書館缺乏責任感和忠誠度。
2勤工助學科學管理的必要性
2.1有助于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勤工助學工作的相關規(guī)定,結合館內具體實際與學生“學業(yè)第一”的情況合理設崗,并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加強勤工助力隊伍的行為規(guī)范,制定并完善各項管理細則,實行規(guī)范化的科學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勤工助學學生在其工作崗位中責任明確,充分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工作中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明確的崗位職責,避免了一些勤工助學學生職責不明確、勞動紀律差、工作不主動、隨意性強等問題。所以,健全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組織機構,提高師生對高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認識,為勤工助學工作正確定位,拓展勤工助學工作的內涵,盡快形成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勤工助學學生的責任感,使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開展。
2.2有助于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勤工助學學生是來自學校不同學院和專業(yè)的學生,他們既是讀者又是管理員,具有雙重身份。作為管理員,他們不僅能熟練地使用圖書館,同時還能更好地做好圖書館的宣傳教育工作,吸引更多的學生使用圖書館,提高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在引導讀者更好地使用圖書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作為讀者,他們對讀者更了解,更容易溝通,更容易發(fā)現和理解讀者的需求,更清楚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適不適合讀者,這對圖書館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服務質量,向讀者提供更適合他們的服務提供了可信賴的依據[1],有助于圖書館針對不同學科專業(yè)的讀者采取個性化、多元化、學科化的服務,從而促使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朝著科學的方向發(fā)展。
2.3有助于培養(yǎng)勤工助學學生的綜合素質
勤工助學崗位為勤工助學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工作平臺,在這個平臺中他們需要處理好工作和學習的關系,克服工作和學習的雙重壓力,這使他們的心理素質更好、更強,在對事情的規(guī)劃上更全面、更周到。同時,在工作中,圖書館的科學管理強化了對勤工助學學生的培訓教育,提升了勤工助學工作的層次與技術含量,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職業(yè)道德、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勤工助學學生在和圖書館管理員共同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得到館員言傳身教的幫助,吸收館員好的工作方式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積累自已的工作經驗,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些都是他們積累的寶貴財富。
3勤工助學科學管理的有效措施
勤工助學學生是圖書館的一個特殊團體,在管理上,圖書館要根據其特點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全面規(guī)范勤工助學學生資格審查制度、培訓制度、獎懲制度等,使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工作走上科學化、規(guī)范化、信息化的道路,使圖書館和勤工助學學生得到雙贏。
3.1成立勤工助學管理機構
梁秀玉: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科學管理探析梁秀玉: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科學管理探析 目前,勤工助學學生成了高校圖書館不可缺少的隊伍,緩解了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的形勢。面對這群特殊隊伍,圖書館要成立勤工助學管理機構,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①利用專人負責擇優(yōu)錄用最適合本崗位的學生來崗工作,加強對勤工助學學生的崗前培訓,使學生能更快地熟悉業(yè)務知識和業(yè)務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服務意識、團隊精神、合作能力等。②引導勤工助學學生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使其以學業(yè)為主,把握及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做到工作與學習兩不誤。當工作時間與學習時間不能互相協調時,其應及時向管理機構說明原因,由管理機構做出相應的調整。③加強對勤工助學學生的教育工作。管理機構應及時加強與勤工助學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掌握貧困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證他們在工作與學習上得到雙贏。
3.2建立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備用數據庫
每年勤工助學學生畢業(yè)就會使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缺少學生,同時也有少數勤工助學學生因學習任務重而無法再參與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所以每學期開始時勤工助學崗位都會出現大量的空缺。此時學生還未到學校報到,突然要招聘勤工助學學生并讓其正式上崗,成了圖書館的一個難題。為了不影響圖書館正常的工作安排,必須建立勤工助學備用數據庫。圖書館可以根據學校關于勤工助學的相關規(guī)定,實行“競爭上崗,雙向選擇”,選擇各崗位的預備勤工助學學生,防止因勤工助學學生的忽然離崗而造成崗位空缺的情況。
3.3簽訂勤工助學合同或協議
勤工助學崗位工作流動性大、不固定,崗位定位不高,工作待遇偏低以及與學生所學的專業(yè)不對口等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在選擇勤工助學崗位時有些勉強,所以有少數勤工助學學生把其定位成一項單純的臨時性工作,消極應付,甚至弄虛作假。鑒于此,讓學生簽訂勤工助學的合同或協議,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的法律意識,約束他們無緣無故地“跳槽”,同時還可以避免勤工助學崗位突然出現空缺,給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帶來不便,使相關部門的工作陷于被動的局面。
3.4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
勤工助學學生是聯系讀者與圖書館的橋梁和紐帶,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決定讀者是否能更好地利用圖書館,所以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是提高勤工助學學生工作積極性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校圖書館可以定期對勤工助學學生的出勤情況、工作表現、工作成效等進行考評,確定優(yōu)秀、良好和不合格三個等級,公布考評結果。對工作突出而被評為優(yōu)秀的勤工助學學生,圖書館應予以物質和精神獎勵[2],并頒發(fā)證書,同時應將其表現告知院系和上報學校,由學校對其進行通報表揚,達到表揚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對不合格者進行批評教育,如實在嚴重者,除扣除一定的工資金額外,還要取消其勤工助學的資格。
3.5建立勤工助學檔案回訪制度
勤工助學檔案是成員參與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時的詳細資料及在工作開展中形成的反映其活動的記錄。通過檔案可以查看過去或現在勤工助學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優(yōu)秀的勤工助學者,圖書館應建立多渠道、經常化的回訪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多種方式對其進行回訪,針對圖書館服務現狀,讓他們提出各種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回訪制度的建立能為圖書館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內容,也能為圖書館加強勤工助學管理提供寶貴的意見。
3.6組建勤工助學骨干團隊
團隊的組建能培養(yǎng)勤工助學學生的協調能力、合作溝通能力和大局意識,激發(fā)其團隊精神。在勤工助學崗位中,工作時間的穩(wěn)定性和突發(fā)的課程調整造成了工作時間與學習時間的矛盾,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圖書館的工作帶來困擾。骨干團隊的建立可以解決勤工助學學生工作時間不穩(wěn)定的難題,臨時崗位空缺時可以抽調骨干團隊成員去完成[3]。同時,在每次招聘勤工助學新成員時,骨干團隊成員也要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新成員傳經送寶,以老生帶新生的方式讓新成員順利上崗,發(fā)揮真正的骨干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彧軍.對高校圖書館學生管理員管理的初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1(3):93-95,107.
[2]華玲玲.關于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思考[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1(6):27-29.
[3]陳若乒.我國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圖書館建設,2011(12):86-89.
(編校: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