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圖書館;少兒;閱讀品味
摘要:文章通過對少兒閱讀現狀及兒童閱讀心理分析,提出了提升少兒閱讀品味的幾項舉措。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5)03-0135-02
1少兒閱讀的現狀
1.1當下少兒出版物良莠不齊
據中國兒童圖書出版公司總裁海飛介紹,兒童出版物偏重大眾兒童文學,僅2009年上半年的暢銷書排行榜中名列前7名的大眾兒童作家占多數。沒有出版,就沒有發行,童書出版依舊服從賺錢原則,致使原創圖書不足、跟風炒作、引進版讀物占據市場大半份額等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還有一些出版社為了迎合課內閱讀需要,把理應課外閱讀的經典以刪節本、普及本形式出版,造成少兒對經典誤讀,閱讀質量下降。
1.2多元化閱讀使紙質閱讀被忽視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閱讀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電視、網絡、手機、電子游戲進入到少兒生活中,使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和閱讀行為也隨之發生變化,他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不再局限于紙質讀物。
1.3社會對少兒閱讀重視不夠
受客觀條件限制,公共圖書館仍以成人讀者作為服務重點,“重成人輕少兒”現象普遍,少兒圖書館很少有獨立館舍,許多都附屬于公共圖書館,因此在資金投入、圖書采購等方面都要受到影響;而現行學校語文課本以選擇名人、大師文章為主,但都要求孩子對文章章節、詞、句進行分析,使讀者失去了從頭到尾細細品味的樂趣,影響了閱讀積極性;而作為家長往往卻只注重孩子書本知識的學習,而把閱讀經典作為一項任務完成,并未使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家庭生活。
2探析少兒閱讀心理
2.1好奇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最初了解世界就是從好奇開始,也正是這種探索推動著孩子讀書的步伐。《十萬個為什么》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經過50年5次改版,仍很受孩子喜愛,而德國科普圖書《什么是什么》在德國已被孩子視為必讀書。
2.2有趣
少兒總是愿意玩,即使是看書也希望書也是個玩具,在翻閱中獲得快樂。而公共圖書館可利用這一心理趨勢,把令人愉悅的書籍作為“誘餌”吸引小讀者,從而提升兒童的閱讀品質。如《小雞卡梅拉》語言幽默、風趣,是一部能讓最討厭閱讀的孩子也不會拒絕的好書;“I SPY”視覺大發現系列以趣味方式鍛煉孩子的觀察力;而《小兔湯姆》系列是用溫情筆法寫出了孩子成長經歷,是一部能讓人讀到心里的好書。并且隨著年齡增長,少兒心理需求也不斷地變化,濃厚的興趣會使孩子們從閱讀中收獲頗豐,也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3好幻想
少兒對周邊世界充滿了想象、幻想,而對于一些不明白的事,他會按自己想象去理解,那是一個多么奇妙的世界呀!因而少兒讀物要具有幻想的特點,通過神話中夸張、幻想的成分吸引著孩子進入一個新奇、幻妙的世界。像《弗洛格歷險記》中小青蛙弗洛格的歷險讓孩子從他身上感受到友誼的溫暖;搭上《神奇的校車》,你將進入一個神秘、驚險之旅;而《恐龍大陸》兼具有科學性和故事性,為孩子們呈現了那個遙遠而又震撼人心的時代。童書除了讓孩子感到快樂并傳播知識,還要給孩子以想象空間,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少兒是未來的希望,他們今天的異想天開或許就是明天的發明創造,今天的幻想或許就是明天的現實。
2.4崇拜英雄
崇拜英雄是人類一種高尚的心理狀態,它可以使人們通過對英雄事跡的了解凈化心靈,而孩子的崇拜心理要比成人更加強烈。因此,他們喜歡讀物所塑造的一個個讓人仰慕的英雄。如與邪惡斗爭的孫悟空,還有聰明機智的一休等。
3提升少兒閱讀品味的有效舉措
3.1優化少兒圖書資源
在2013年的暢銷書排行榜中名列前幾位的都是大眾兒童文學作家,像北大教授曹文軒寫的純美文學作品《草房子》《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的發行量遠不及大眾兒童作家楊紅櫻的作品,可見童書出版依然是以市場經濟為杠桿,誰的書賺錢,誰的書出版的就多,這嚴重地挫傷了原創文學。在這里,少兒圖書館就可利用自己是購書大戶的天然優勢,全力支持本土原創美文和國內外經典名著,讓更多可愛的孩子們都能沐浴到優秀文學的陽光。
3.2培養有閱讀品味的兒童讀者
公共圖書館是孩子們的“第二課堂”,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主要在孩童時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更有可能成為圖書館的優良讀者。作為圖書館更應充分發揮教育陣地作用,豐富館藏資源,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品味,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陳靜:淺析公共圖書館在少兒閱讀品味引領中的作用陳靜:淺析公共圖書館在少兒閱讀品味引領中的作用3.2.1優化館藏資源。筆者認為圖書館隨著兒童優秀出版物作品增多,收藏優秀文學作品比例也會加大,就可為小讀者提供更多接近優秀作品的機會,孩子們讀著讀著就會產生興趣、愛上閱讀。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孩子的心靈有著塑造的作用,讀什么書,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而對少年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不是一時興起,而是一個事業,是對一代代孩子們的培養,更是對祖國的未來的培養。因此,需要圖書館做好長久規劃,建立合理的館藏圖書體系,為小讀者提供優質服務。
3.2.2豐富館內閱讀活動,提升少兒讀者閱讀品味。閱讀活動的開展是拓展少兒圖書廣度和深度的重要載體。撫順市圖書館舉辦了“兒童文學與幼兒成長”“閱讀改變孩子一生”系列講座。開展了“做個快樂的撫順人”征文比賽和“愛我撫順”“讀書伴我成長”專題故事會。這不僅大力倡導熱愛閱讀,還讓小讀者體驗到閱讀的快樂。與此同時,撫順市圖書館還積極與學校合作,定期開展少兒閱讀指導,如在撫順北臺小學、聾啞學校、工讀學校等合作舉辦了“同閱讀,同分享”“讀書、勵志、成才”等活動。
3.2.3建立少兒閱讀獎勵機制。圖書館開展小讀者閱讀服務工作應靈活多樣,如在假期對能按時完成推薦書目閱讀的小讀者,可獎勵其多借一本書,或獎勵一個具有圖書館特色的小禮物,也可以是毛絨玩具、筆記本等,讓小讀者在閱讀中體驗快樂、成就感;圖書館還可設立“我是小小管理員”,讓一些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小讀者成為圖書小管理員,每周抽幾天到圖書館來指導其他小讀者閱讀,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更能激起彼此閱讀的興趣。
3.2.4甘當“舉燈人”。隨著現代圖書館呈現多功能的發展趨勢以及兒童素質教育的要求,社會對圖書館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館員不再是一個僅限于“組織活動、借還圖書”的服務者,應轉換為“專家型、高素質、創新型、具有奉獻精神與合作能力的人”。他應具有兒童心理學、閱讀推廣的理論、藝術和文化知識以及很強的溝通協作、團隊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分析兒童讀者需求和積極主動、靈活并樂于接受建議的能力以及有學習技能和專業發展的強烈愿望的能力等。但筆者認為所有這些技能、知識再重要,也不如一個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更能讓小讀者接受。少年兒童讀者敏感,易受周圍情緒感染,如果一線工作人員以冷臉對待讀者,一句訓斥都可能會讓這個孩子感到害怕,從此遠離圖書館。而一個迎面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或者僅僅是一句溫暖的詢問都會使孩子們獲得一份對圖書館的信任與熱愛。因此,有愛心應該成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最基本的要求。
3.3注重家庭閱讀,讓孩子“生活在書籍的世界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家庭閱讀對少年兒童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影響深遠。兒童與父母接觸最多,文化素質高、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父母就能培養出有文化閱讀品味的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不少家長認為閱讀課外讀物會影響孩子學習,強迫孩子只讀課本,殊不知優秀的兒童文學會滋養孩子的心靈。從小沐浴在書香之中,孩子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領悟力都會逐漸增強。
而作為公共圖書館可以將重點放在指導家長上,協助建立家庭閱讀,如可設立“家長書架”,提供有關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的書籍以及一些優秀的兒童文化作品,還可定期舉辦新生報告會,拓寬家長的閱讀視野、豐富知識結構;同時圖書館可根據不同年齡段提供“親子閱讀”書目,“親子閱讀”的方法可以讓閱讀增進親子間感情,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孩子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像每天吃飯、睡覺一樣,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朱峻薇.公共圖書館與少兒閱讀[J].圖書與情報,2010(2):11-13.
[2]孟華.青少年閱讀推廣服務與個性化閱讀服務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1(14):140-141,143.
[3]丁文神.中國少兒閱讀現狀及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2):16-21.
[4]齊童巍.論國內外兒童文學評獎與圖書館系統的關系[J].中國兒童文學,2008(1):94-95.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