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林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438002)
應用化工專業的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的對接研究
王銀林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438002)
化工專業是高職院校中的重點專業之一,在化工專業的課程標準設置中,要考慮到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對接性,確保化工專業人才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為學生日后的就業提供條件。高職院校需要培養高技能人才,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培養,推動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分析化工專業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的對接,探討高職院校如何對化工專業人才進行有效培養。
化工專業 崗位標準 課程標準
課程建設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點內容,通過確保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對接,有利于對課程改革、建設工作進行引導,實現教育的規范化,提升教學質量。化工專業是高等院校中的重點專業,對于這一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生畢業后就業的主要崗位是化學檢驗分析人員,為此,高等院校在設置課程標準時,要將化工專業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對接,根據崗位需求制定課程標準,為化工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提供條件。
高等院校在為化工專業制定課程標準時,要考慮到該專業的崗位需求。化工專業學生畢業后就業的主要職位為化學檢驗人員,作為一名專業的化學檢驗人員,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1]。化工檢驗工的職業技能標準對該行業工作人員提出了基本要求,這一標準是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依據,現階段,用人單位對化學檢驗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勝任該崗位的工作人員必須擁有化學檢驗職業資格證書。國家將化學檢驗人員資格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幾個等級。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包含兩個核心部分,分別為工作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均為與專業、職業守則相關的理論知識,工作要求是對技能要求、相關知識的描述。所謂技能要求,就是指員工完成該項工作所需具備的基本操作技能;所謂相關知識,就是指每項技能得以完成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2]。根據化學檢驗人員資格的不同,所提出的要求則也存在差異,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通常要求其獲取高級資格證書。職業崗位技能標準中包含對從業人員勝任某崗位所需能力的描述,可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反映出來,其中包含的內容非常具體,適應性、針對性較強。
(一)化工專業教育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崗位標準
從我國職業標準內容上看,主要包括技能要求、工作內容、職業功能等內容,評價專業、環境監測均屬于職業崗位中所包含的課程,就化工分析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必須要獲取中級證書后,才能夠允許其獲得畢業證書[3]。高職院校的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要保持一致性,確保教育目標能夠與崗位標準相適應。
(二)化工專業教育內容要符合崗位標準
教育人員在選取化工專業教學內容時,需考慮到職業標準中所提及的化學檢驗人員職業功能,可以播放視頻、圖片資料,對該職位的真實工作情境進行模擬,根據職業活動順序,分析職業崗位中的重點任務,選取重點知識點對學生進行講解,多講述與化學檢驗人員這一崗位相關的知識[4]。教育人員要根據崗位標準,確定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使工作任務、學習任務兩者充分結合,鼓勵學生將化學檢驗人員所需具備的實踐技能、理論知識徹底掌握,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三)教育過程要符合崗位標準
在化工專業課程的教育過程中,其教學過程要符合典型工作流程,根據化學檢驗人員的工作過程,對教學環節進行合理設計,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每個知識點均源于真實工作任務,他們可從中了解到項目檢測流程所包含的內容,并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在這樣的教育過程中,學生可以徹底掌握相關知識,同時有利于對他們的創造性、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傳統教學過程過度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將學生的實踐能力忽略,導致化工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升,通過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為學生多提供實踐機會,可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實踐能力增強[5]。
(四)化工專業課程考核方式要符合崗位標準
課程考核的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的一種方式,通過課程考核,有利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除此之外,還能夠以此為依據,評估教學效果。化工專業的課程考核有兩種模式,分別為過程性考核、終結性考核。終結性考核包括理論考試與技能考核;過程性考核內容有作業、實踐操作、課堂表現、出勤率等。完成一個階段的課程教學后,可以指導學生為職業資格考試做準備,考取化學檢驗工證書,為日后就業提供條件。
(一)課程標準的制定要滿足人才培養需求
化工分析課程標準的制定要滿足人才培養需求,只有通過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后,才可以完成課程標準的制定工作。以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可明確課程目標要求、課程定位與課程性質。化工專業的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內容之后,要準備資格證書的考試,盡早拿到相關的資格證書[6]。綜合化學是化工專業的前置課程,在課程編寫過程中,要確保其順序安排的合理性。
(二)課程標準設置要引入專業技能標準
高職院校最主要、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出優質人才,在課程標準的制定中,要將專業技能標準融入其中。課程標準屬于指導性文件,要將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作為基本出發點。化學檢驗工為化工專業的主要崗位,在課程標準制定時,要將該崗位職業標準引入其中,對化工專業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使課程標準重點得以突出。
(三)課程標準的設置要確保要求、內容明確
課程標準的設置有利于為課程活動的實施、組織提供條件與依據,在制定課程標準時,要確定設計思路、課程理念、課程形式,明確課程內容與教育目標,根據國家對化學檢驗工提出的標準,對高職化工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崗位標準中的相關內容在課程標準中有所突出,實現高職化工專業教學的規范化[7]。
(四)課程標準的制定要與職業資格標準結合
化工專業課程標準的制定要與職業資格標準結合起來,將學習任務作為一個項目,并以其為載體,對化工專業課程結構進行構建,將原有知識體系打破。化工專業課程要與工作崗位需求相符,根據工作崗位的具體需求,設置學習任務,對課程內容進行編排,增強課程教育內容的合理性。化工專業課程設置要符合高職院校教學特征,注重課程考核方式的全程化、多元化,采取綜合考核與學習任務考核相結合的模式。化工專業學生要擁有較強的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在課程教育中,老師要著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并指導學生將檢驗設備的操作方法徹底掌握,將職業資格鑒定、專業考核兩者充分結合。學生可以多參與檢驗工技能比賽,通過比賽獲取更多的知識,爭取實踐機會,掌握專業技能。
目前,我國的治理技術、環境檢測技術更新速度非常快,對相應的職業崗位則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化工專業的學生要盡早了解相關的崗位標準,明確樣品采集、數據處理、分析檢測等操作過程,培養自身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提高綜合素養。在化工專業課程標準的設置中,要注重將其與崗位標準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對接,課程標準設置要符合崗位特征、需求與規范,充分體現工學結合的特征,將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突出,使人才培養滿足職業崗位需求,為化工專業學生日后的就業提供條件。
[1]吳衛,石紹軍.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制定化工設計概論課程標準[J].科技信息,2012,(34):89-90.
[2]吳衛,石紹軍,唐淑貞.基于職業能力培養構建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J].科技信息,2012,(34):66+70.
[3]姚華珍,胡建華.高職化工分析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研究[J].化工設計通訊,2015,(02):48-50.
[4]孫彩蘭,佟天宇,許云峰,等.基于工學結合構建化工分析專業技術課程標準[J].遼寧高職學報,2014,(07):55-56+109.
[5]吳衛,石紹軍.構建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3,(01):183-185.
[6]李晉,張麗萍,李丹.應用化工專業中高職課程有效銜接[J].教育與職業,2013,(32):143-144.
[7]郁惠珍.基于工學結合制定高職課程標準的研究與實踐——以化工技術類專業相關課程為例[J].職業時空,2011,(07):21-22.
G322
B
1007-6344(2015)11-0104-01
課題項目是《基于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的職業教育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研究》,項目登記碼:2012B40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