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河 杜向紅 于廣平 趙玉峰
摘要:玉米壟側保墑栽培技術是針對連年春旱、山地和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點總結推廣的針對山地、坡耕地的玉米栽培技術,易于操作。本文主要介紹了該技術在松原市寧江區推廣實施情況。
關鍵詞:玉米機械化;免耕保墑壟側栽培;推廣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09
玉米機械化免耕保墑壟側栽培技術,主要是在上年壟作栽培后,第二年播種前不經過滅茬,改均勻壟為寬窄行,直接利用2BMZF系列免耕播種機在壟臺一側播種,一次性地完成壟側深施肥,清理田間秸稈,單粒播種,覆土、重鎮壓等工序。該項技術在寧江區伯都鄉楊家村已進行了兩年小區試驗,均取得較好效果,在實驗區內連續兩年平均畝產玉米820公斤左右。為了更好地推廣此項技術,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1實施步驟
2013年11月~2014年2月,在大洼、善友、伯都三個鄉(鎮)確定0.5萬公頃推廣示范區(其中大洼0.24萬公頃,善友0.13萬公頃,伯都0.13萬公頃)。并在每個示范區內分別確定大面積連片玉米核心展示田15公頃。
2014年1月~2月,由推廣中心組織專家對示范區農戶進行了集中培訓,印發玉米機械化免耕保墑壟側栽培技術書籍。培訓內容包括,播種技術、施肥技術、田間管理技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等。項目區同時還要求采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機械精量播種技術、生物防螟技術、玉米高茬還田防風技術、化控技術等。
在此期間,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對示范區農戶的耕地土壤進行采樣化驗,并把化驗結果及時發放到示范戶手中。
2014年3月,推廣中心配合政府采購中心進行儀器設備考察及購置。主要包括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2BMZF型新型免耕播種機1臺;1SF-130型偏柱式深松作業機1臺。由寧江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統一管理使用。同時對示范區內農民選用良種、用藥、用肥進行一定的補償。
2014年4月~5月,按照原定的計劃指導示范區農民整地、按照測土配方結果合理施肥,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播種。推廣中心派專家隨時關注苗情,督促示范區農民查田補種,確保全苗。
在作物生長季節,組織農業技術人員隨時觀察試驗田長勢,加強田間管理,指導農民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及時防治病蟲草鼠害、根據作物長勢噴施植物調節劑。
2014年10月中旬~12月,組織專家及技術人員進行室內考種,根據產量結果,做好經驗總結,編制典型材料。
2效益分析
2.1經濟效益
實行玉米機械化免耕保墑壟側栽培技術同農民常規栽培技術相比,每公頃玉米增產750公斤,增產7%~10%,同時每公頃可減少整地投入300元,按照玉米2元/公斤計算,每公頃玉米可節本增效1800元, 0.5萬公頃項目區耕地可使當地農民增加收入900萬元左右。
2.2社會效益
在項目區推廣玉米機械化免耕保墑壟側栽培技術,會對全區玉米種植模式的改變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可進一步提高玉米產量,實現玉米農田系統整體生產能力的提高。
3保障措施
3.1加強組織領導與工作協調
為了保證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成立以主管農業副區長任組長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的領導與協調,并制定、審查項目技術設計、實施方案、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竣工驗收,定期監督、檢查和指導。領導小組下設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由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擔任主任,具體負責項目申報、實施、質量監管、資金管理等日常工作。
3.2強化資金使用監督
建立一套完整的資金管理制度,由區財政部門和區農業局進行項目資金統一管理(財政部門提前審計),并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分期分批撥付款項,建設單位負責按項目資金到位組織施工。并實行按施工進度報賬制,搞好項目資金記賬,原始憑證等管理。做到“四專”,即專款、專人、專賬、專戶,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擠占、挪用、截留項目建設資金。支出項目符合項目實施規定,并有合法的票據、憑證及審批程序。對技術指導員的補貼按照工作執行情況和績效,根據評定結果發放,不搞平均主義。支出憑證中需本人簽字。
3.3成立專家組,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
為了加強技術指導,成立寧江區農技推廣專家組,負責制定技術實施方案,篩選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開展技術培訓工作。組長由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擔任,成員由本區內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組成,輔助做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設。
3.4加強宣傳與示范引導
充分發揮電視、網絡、報紙和廣播等媒體的作用, 大力宣傳玉米機械化免耕保墑壟側栽培技術的增產效果。在農時季節,組織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示范農戶、種植大戶和農民群眾到示范田學習觀摩,充分發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3.5加大典型試驗的推廣與普及
充分發掘、及時宣傳項目實施中的典型經驗。大力宣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改革與建設的成果;大力宣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扎根農村、艱苦奮斗、服務農民的先進事跡;大力宣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勵廣大基層農技人員建功立業。
作者簡介:王長河,大專學歷,扶余市永平鄉農業站,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