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電子秤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那“缺斤少兩”想必也聽說過。買菜總有幾次上當受騙,損失或大或小,但心情總是一樣糟糕。
在以前一個秤砣一桿秤的時代,還能仔細地盯著刻度,防止小商小販“騙秤”。現在的電子秤時代,盯著屏幕示數恐怕已經無法防止斤兩出入。那么,電子秤可能做哪些手腳?又該怎么辦呢?
商品帶皮一起稱重
剛從水里撈出的海鮮不瀝凈水、蟹類產品總纏繞筷子粗的草繩就上秤,這些為產品“注水”的老方法大家都有所提防。在某些超市里為消費者稱重時,往往將包裝盒一起稱重,而不是單稱凈重。這時,如果沒有按“去皮”鍵,恐怕顧客不得不隱形損失一部分斤兩。還有,商販會在電子秤上放托盤,然后,稱重時同步操作秤背的按鍵,使顯示商品連同托盤重量。
利用電子秤進一法
在買菜時,一般的5元每500克,都會被商販們設置成50或其他數字,規范設置方法應該是設置500,因為電子秤的計費基本都是采用進一法,這樣商家每筆就會多賺幾角到幾分錢。
這種現象在水果、雞鴨魚肉等相對較貴的商品中較多見。這一手法看似隱蔽,神不知鬼不覺,其實道理很簡單。比如,10元/千克的魚,商家在電子秤上輸入的是0.1元/千克,稱起來一看是1.55千克,由于小數位后只能顯示兩位,又有四舍五入的法則得出的總價一欄就是0.16。于是,商家收16元。如果按正常計價,10元×1.55=15.5,相差5毛錢。
專業人士指出,這類手法比較隱蔽,不太好查。即使被顧客或市場管理方發現,攤主也會以“價格看錯了”或“算錯了”為由搪塞過去了即使有人去查,只需動一動手,便可蒙混過關。大多數消費者并不會仔細去留意電子秤上顯示的數字位數還有的市民即使發現了,覺得幾角錢無所謂,給就給了,懶得計較。
修改電子秤
當下流行兩種作弊方法:一是修改計量單位,將電子秤變成九兩秤、八兩秤甚至七兩秤。如今國際通用的電子秤都是靠密碼校準,只要在電子秤的鍵盤上輸入密碼,再按調整鍵就可以調整稱重。電子秤顯示以千克為單位,千克與斤的轉換系數應設為2.0,但一些商家故意將轉換系數設為2.1、2.2牟利。這樣通過調整,就可以將一斤秤改成九兩、八兩、七兩秤不等。攤販只需要從賣秤者處得知密碼,隨后對電子秤進行“設置”—諸如電子秤上的M1、M2、M3等按鍵,在稱重前,按M1即為九兩半秤,M2即為九兩秤,M3即為八兩半秤,以此類推。
二是私調電子秤,主要有:改主線路板、屏蔽單價小數點后的數字、在電子秤的放大器前秘密加一個開關,通過開關控制,在電子秤的線路板上多裝一塊芯片,通過無線遙控來改變總價。
無線遙控電子秤私自焊接加裝一塊芯片和一根長約2厘米的天線,就是這一裝置,形成對電子秤顯示屏的重新控制,其成本不過六七十元,但害人無窮。
拖個小尾巴
在前一位消費者購物離去后,商販會有意不將電子秤上的計數恢復到零位,而是留下一點尾巴,待后面的消費者接著前來購物時,便將這尾巴加到后面的計量之中。無形中,商品重量隱性提高,消費者也就默默被電子秤忽悠了一把。
如何杜絕被騙?
名貴物品,先看秤是否合規
對于金銀、藥材、茶葉等名貴高值的商品,秤的準確度等級要符合名貴高值商品貿易的要求:銷售單價高于100元/千克的食品,秤的準確度要不低于1克;銷售單價介于30元/千克~100元/千克的食品,秤的準確度要不低于2克;像黃金或金飾品的銷售,就需配置0.01克的高精度的天平才能滿足貿易的要求;銀飾品的銷售,需配置精度為0.1克的天平。
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請不要在使用沒有強檢合格標識的商用秤的地方購物。
再看電子秤是否正規
觀察電子秤正面是否有貼一張由質監局頒發的合格證,再觀察電子秤側邊是否有一個防改裝機器的鉛封及生產許可證。現在市場上的作弊電子秤有很多牌子,但多數是“三無”產品,消費者看到此類電子秤時應當小心上當受騙。
找一個參照物,建議對象手機
清楚自己手機的重量,稱重時先把自己的手機稱一稱,看是否與此前稱過的準確重量一樣。但對于很多遙控的電子秤來說,直接稱手機已經起不到核準重量的作用了。自帶彈簧秤固然是最穩妥方便,但萬一外沒帶彈簧秤怎么辦呢?
筆者自創一個妙方與大家分享,一開始稱商品時就放入自己的手機,記下斤數,然后拿起手機,再次記下此時斤數,用前者減去后者,如果手機重了那么必是遇見了問題秤,如此操作即使是遙控電子秤也能輕易發現。
要求重新開機,檢驗電子秤
作弊電子秤是輸入密碼才具有作弊功能,如果消費者懷疑商家作弊,可以要求關機后重新開機稱重,把托盤等承載物放上秤后把讀數調回零,并防止商家輸入作弊密碼。
每個作弊電子秤上都有諸如M1鍵至M8鍵,正常情況下代表不同物種單價。而在目前發現的作弊電子秤上,這些數字則代表了不同的計量結果,M8鍵往往是正常的結果。消費者如懷疑商家作弊,不妨按一下M8鍵核實。
向管理部門求助
消費者如對所購商品計量方面有異議時,在保持原狀的情況下,經集貿市場設置的公平秤復核,證實短斤缺兩的,可以向經營者或集市主辦者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