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范永同 武金陵
(1.重慶科技學院 重慶 401331;2.重慶化工職業學院 重慶 400000)
人類成長進步的歷史就是一部和疾病抗爭的歷史,正是因為戰勝了病魔才有今天倔壯成長的健康人群;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就是一部和腐敗抗爭的歷史,正是因為戰勝了腐敗才有今天豐碩成果的人類文明。縱觀古今中外,一個國家的衰敗或滅亡,一個王朝的更迭或轉換,無不肇始于腐敗,無不和腐敗有關。縱觀人類歷史長河,腐敗現象從人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一直存在,只要人性自私的一面依然存在,腐敗存在的土壤就難以根除,腐敗現象難以自動消亡。反腐任重道遠,既需要大量監察專業人才,更需要培養監察專業人才的機制與制度。
1.反腐斗爭成效明顯,但是形勢嚴峻任重道遠。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4.3萬余件,結案63.9萬余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6.8萬余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24584人。中紀委監察部嚴肅查處了薄熙來、劉志軍、許宗衡等一批大案要案。全國各級檢察機關2003-2009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案件24萬多件;2010年、2011年立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均達到3.2萬多件4.4萬多人,立案人數同比持續增加。[1]2012年1月,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指出:“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呈現出成效明顯和問題突出并存……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2]
2.十八大報告強調“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性。一方面,報告指出“反對腐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把腐敗問題提高到“亡黨亡國”的高度,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報告要求“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在此前的官方表述中一向被置于最后一項。把反腐倡廉建設在黨建五個組成部分的位次提前,也是前所未有。[3]
3.反腐倡廉建設所需要監察專業人才缺乏保障。中央和國務院40多個部、委、局,如公安部、審計署、稅務總局等大部分部、委、局都有公安、審計、稅務等專業甚至專業院校,唯有中紀委、監察部、預防腐敗局沒有對應的專業。中國紀檢監察學院雖然于2010年10月11日正式掛牌成立,但是主要任務是對紀檢監察系統干部進行培訓,并沒有開展監察專業本科招生。全國1909所普通高校和295所民辦高校,除部分院校有諸如“環境監察”、“網絡安全監察”等之類帶有“監察”二字的“大監察”專業之外,都沒有設置紀檢監察專業類別的“監察專業”。
4.諸多社會問題十分嚴峻,亟待加強專業監督。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舉目共睹。然而,中國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社會問題依然十分嚴峻:諸如食品藥品安全、網絡安全、礦難事故、環保、工程、城管暴力執法等各種社會問題,仍然困擾著我們。釋放、鼓勵社會對權力的監督,提高公眾參與監督的建設性成果遠遠大過它有可能帶來的新問題。這是中國改革的真正難點之一,也應是未來中國改革的精彩、傳神之處。
成就中國夢想,實現科學發展,加強社會監察在所難免。但是,無論是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還是加強對社會問題嚴重領域的監管,都需要大量監察專業人才。高校設置監察專業,這是一個需要著力解決的關鍵問題。
1.中央精神要求反腐工作要常抓不懈。我國反腐經過了運動反腐、權力反腐和制度反腐,取得了明顯效果。但是腐敗現象仍然存在,反腐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反腐斗爭仍然任重道遠。之所以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不是反腐措施不完備,不是反腐人士不得力,主要原因是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腐敗現象存在的長期性和反腐敗任重道遠。這是思路和視角的局限,不是反腐不力的局限。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4]可謂一語中的。如何搞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經常抓和長期抓?首要是紀檢監察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這就不得不提到監察專業的設置和建設。這是反腐倡廉必須經常抓和長期抓的前提條件。
2.學科建設適應現實需求的必然選擇。高等院校的專業是根據社會職業分工的需要,依托學科并分門別類進行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專業的劃分以學科分類為基礎,同時與社會職業分工相適應。換言之,專業可以視為學科及其分類與社會職業需求的結合點或交叉點。歐美等高校學科專業設置的經驗值得借鑒:美國以“統計、歸納”模式為主,尊重高校辦學自主權,為新興、交叉學科發展預留空間;英國從現實管理需要出發,對工業化市場需求依賴度高;俄羅斯以“計劃、演繹”模式為主,計劃統籌性強,但分類詳細,體系龐雜;德國具有針對性、綜合性特點。各國各有優劣,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有效結合點,科學、合理地考慮專業的設置,是高等院校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中國大陸高校專業設置計劃色彩強、專業設置不盡合理[5]。就中國高校“監察專業”來看,目前近乎空白。中國紀檢監察學院于2010年10月11日正式掛牌成立,但是培訓對象主要是紀檢監察系統內的干部,并沒有開展監察專業本科招生。部分高校設有諸如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專業、環境監察、城市管理與監察專業、勞動保障監察專業等“大監察專業”,但有“監察”之名,無“監察”之實,對“監察”各有各的理解,沒有系統的標準。根據國家和社會需要,結合學校辦學實際,在高校設置監察專業應該是我國新階段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一種理性選擇。
3.古代設立的醫學專業可提供借鑒思路。古代記錄疾病的文獻很早,公元前4500年印度的阿育吠陀(梵文為Ayurveda)就記錄有醫學文獻,這是世界上最早醫學系統,印度人至今仍沿用這一醫學系統;中國3500年前的甲骨文有我國最早的疾病文字檔案。公元624年唐朝在長安設立“太醫署”,類似現在醫學院(校),是中國最早官辦醫學學校。[6]現在全國本科醫學院146所,醫藥護理高職高專81所[7]。古代醫學院和他培養的醫生,對人類治療病痛甚至繁衍興盛功不可沒。古代反腐舉措也很早,堯舜時設立“官刑”和夏禹時設立“昏、墨、賊、殺”刑罰均為懲貪治腐的刑律。可見人類腐敗出現不比人類疾病晚,只是文字記錄稍晚。出土青銅器記錄的2800年前西周晚期琱(diāo)生向官員召伯虎行賄一事,是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腐敗記錄[8]。春秋時晉國代理司寇羊舌鰍是史籍記載最早的因貪腐被處死的貪官[9]。遺憾的是,醫學院和醫學專業已有1400年歷史,但是直到今天,我們國家乃至世界其他國家仍然都沒有培養反腐專業人材的專門院校和專業。
1.微觀上“小監察建設”思路——單純的監察專業培訓。
(1)注重培訓機構建設。一是首先加強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建設,并在可能的條件下,在中國西南、西北、華東、華南和東北分五個片區建設中國紀檢監察干部培訓中心,加強紀檢監察干部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培訓;二是發揮政法大學(如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安大學(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警學院)和審計學院(如南京審計學院)等專業院校特長和區位優勢,加強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機構建設和業務培訓。這些院校可以作為前面提到的中國紀檢監察干部培訓中心五個片區候選單位。
(2)注重培訓人員選拔。一是紀檢監察系統內部正直廉潔的優秀干部和業務骨干,進行經常性的有關知識的訓練,如有關部門的商務活動步驟、工程立約及采辦程序、本部門監督技巧等。二是紀檢監察系統外部,一方面主要是選調新進人員,注重從司法系統選調檢察官、法官和高級律師,從軍警系統選拔優秀的退役或轉業軍官、警官,從財稅金融審計系統選拔高級會計、審計、金融人員,他們大多具有監督調查的豐富經驗。另一方面是招考的新進人員,主要是從法律、偵查、金融、財會、審計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當中招考優秀學生。
(3)注重培訓內容設置。一方面專門培訓內容涉及組織管理、刑法、審計、工業、經濟學及監察業務基本知識等;另一方面監察官員還要學會掌握各種必要的現代偵破器械的操作技術、駕駛技術和其他工作技能,如熟練應用照像錄像、監聽監測、無線電等技術;甚至根據需要舉辦各類強化培訓班。另外,經過紀檢監察干部培訓中心培訓,經考察合格才被錄用或者提拔;除非工作特別需要或者到一定級別,只準他們在本系統內調動,不準外調;紀檢監察工作為終身職業。
2.中觀上“中監察建設”思路——設監察專業院校招生。從地域、人口和經濟規模看,中國的某些省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相當,治理這些省相當于治理一個國家。中國需要紀檢監察加強監督的任務要比歐美等國家要繁重。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以及歷史任務,要求關注監察專業建設和監察專業人才培養的戰略規劃。
(1)加強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建設,開設全日制監察專業本科招生。從反腐敗角度和監察工作需要的角度,設立側重于監察工作的“司法監察專業”、“金融監察專業”、“財經監察專業”、“反腐偵查專業”等。
(2)依托政法、公安和審計等專業院校的特長設立特色監察專業。如政法大學設立“司法監察專業”,以《行政監察法》、《刑法》等為主體,突出反腐敗立法、量刑和審判等方面的法律專業知識的教育;公安大學設立“反腐偵查專業”,以刑事偵查和經濟偵查為主體,突出針對腐敗案件特點的偵查專業知識的教育;審計學院設立“審計監察專業”、“財經監察專業”,以《審計法》、《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為主體,突出針對涉及經濟問題腐敗案件的金融財經專業知識和審計專業知識的教育。
(3)在某些特定領域如建筑等腐敗高發的領域設立特定監察專業。如腐敗高發的工程建設領域,可以設立“工程監察專業”,從工程建設涉及的不同環節和不同的專業加強對工程建設的研究,探索工程監察監督規律,遏制其腐敗高發勢頭。該專業不僅開設“工程監理專業”相關內容,還要增設招投標涉及的工程立約和采辦程序等組織管理、招投標法律、合同法等相關業務法律的內容。其他腐敗高發領域也可以照此辦理。
3.宏觀上“大監察建設”思路——全面建設大監察專業。當今時代,社會改革成績斐然,但是負面事件也層出不窮。從根本上說,只有不斷加強社會監察監管,促進社會秩序的公平與公正,這些負面事件才能轉化為社會不斷發展前行的正能量。根據國家和社會需要設置“大監察專業”,既是我國新階段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一種理性選擇,也是加強社會負面事件監管的一種理性選擇。
(1)改造現存“某些監察專業”,突出他們監察內涵。目前,部分高校設有的信息網絡安全監察、環境監察、城市管理與監察、勞動保障監察等“大監察專業”,但有“監察”之名,無“監察”之實,基本上是以本專業的學習為主,所謂的“監察”各有各的理解,沒有系統的標準。這里需要有個對“監察專業”一個統一的界定,從行政執法和司法監察角度強化專業建設,逐步劃歸監察部統一規劃管理。
(2)細化現存“工程監理專業”,強化工程差別監理。樓房、道路、橋梁、港口等各類不同建筑工程對監理要求不同。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工程的差別對監理專業進行細分:公路工程監察專業、鐵路工程監察專業、橋梁工程監察專業、港口工程監察專業等等。“豆腐渣工程”的大量存在表明,單純局限于工程質量監督的“監理”已不能滿足于建筑工程的需求。可以把“工程監理”改造成“工程監察”,克服工程監理目前流于形式的過多、監理整體水平不高的弊病,突出監理的“司法監察”職能,強化其“工程質量監督”職能。
(3)現存監督管理機構但是沒有專門監察專業的可以考慮增設。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有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機構,但沒有食品安全監察和藥品安全監察相關的專業,這需要根據食品和藥品專業特點重新設置。此外,像金融安全、礦業安全、交通安全等具體領域的安全,甚至涉及全國的國家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等宏觀領域的安全,都可以從監察角度研究并考慮設置相關安全監察專業。
上述“大監察專業”包含的任何一個分監察專業,無不涉及到執法監督監察和本學科專業內容,均是一門涉及領域寬、范圍廣、基礎性強的跨學科新興交叉專業。這些專業不僅突出以本專業的知識構成為主體(如網絡安全監察專業以計算機的有關學科的知識為主體),而且還要注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甚至偵查工作的原則規范),工作實際需要出發,對這些學科知識和法律法規進行有機交叉整合,達到有機協調統一。
疾病既伴隨著人類的文明進程而來,又對人類文明產生深刻和全面的影響。疾病特別是傳染病對人類的影響比戰爭和災害來的還要劇烈。因為它直接打擊人類文明的核心——即人類肉體本身。腐敗是社會的疾病,它不僅直接打擊人類文明存在的物質載體——社會,而且還打擊人類精神文明的核心——人類價值取向本身。人類的疾病并不會因為醫生和醫學專業的存在就必然消失,但是醫生的存在必定能夠增強人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必定能夠給人帶來戰勝疾病的希望。腐敗作為社會的疾病并沒有因為打擊腐敗和反腐機構的存在而有所收斂,但是設立“監察專業”完善反腐專業人材培養機制,總會克服反腐后繼無人的莫名恐慌,給人最終遏制腐敗希望。
如何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如何才能實現長治久安?一方面,需要加強正面建設,擴大正能量;另一方面,需要打擊負面積累,遏制負能量。高校設置監察專業,加強監察專業人才培養,既是做好反腐倡廉“經常抓”和“長期抓”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也是擴大正能量和遏制負能量的重要途徑。本文在對高校設置監察專業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分析的同時,就如何加強監察專業建設提出了一點看法,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創新監察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思考和關注。
[1]王治國.反腐倡廉:十七大以來40個關鍵詞[N].檢察日報,2012-11-6-06.
[2]十七屆中紀委七次全會公報指出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1-11-01.
[3]胡錦濤同志代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12-11-09-02.
[4]徐京躍,周英峰.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N].新華網,2013-01-2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22/c_114461056.htm).
[5]賈萬剛.大學專業設置與大學生就業相協調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8(4).
[6]甄雪燕,梁永宣.最早的醫學文字檔案——甲骨文[J].中國衛生人才,2012(10).
[7]根據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http://gkcx.eol.cn/school-InfoSearch/yike/yike_1.htm)醫科類高校名單整理.
[8]謝正罡.扶風出土罕見大口尊 刻西周貴族行賄丑事[N].華商報,2006-11-14.
[9]彭長順,閔文慶.我國最早被法律判定的貪官羊舌鮒[J].山東人大工作,2000(08).